一般来说,合同金额和发票金额必须是一致的。合同金额高出发票金额,涉嫌偷税漏税合同金额低于发票金额,涉嫌虚开发票。若发生在民事诉讼中,一般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来确定。合同金额与发票金额不一致,应以实际金额为准。
租赁合同金额可以手写吗
合同的生效的条件与书写合同的形式是无关的,手写的合同、打印的合同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都具有法律效力。同样的,只要其有无效的情形,其便是无效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第五百零九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九百二十九条有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过错造成委托人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请求赔偿损失。无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委托人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请求赔偿损失。
受托人超越权限造成委托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第九百三十条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时,因不可归责于自己的事由受到损失的,可以向委托人请求赔偿损失。
-
如何处理发票金额与支票金额不一致
469人看过
-
租房发票上的金额与租房合同一致吗?
447人看过
-
开票金额与收入金额不一致的处理
424人看过
-
施工合同与备案合同金额不一致怎么确定结算金额?
267人看过
-
发票金额与支票金额不一致时是否可作财务费用
375人看过
-
营业执照经营异常应对措施
258人看过
营业执照是企业或组织合法经营权的凭证。《营业执照》的登记事项为:名称、地址、负责人、资金数额、经济成分、经营范围、经营方式、从业人数、经营期限等。营业执照分正本和副本,二者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正本应当置于公司住所或营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营业执... 更多>
-
契税发票金额与购房合同不一致澳门在线咨询 2023-04-02根据规定,以现行契税政策,个人购买住房实行差别化税率。契税发票所列金额与购房合同不一致,为什么不能办理。契税征收标准: 1.当个人购买普通住房,且该住房为家庭唯一住房的,所购普通商品住宅户型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契税按照1%执行; 2.户型面积在90平方米到144平方米的,税率减半征收,即实际税率为2%; 3.所购住宅户型面积在144平方米以上的,契税税率按照4%征收; 4.购买非普通住房、二套
-
合同金额与增值税发票数目不一致河北在线咨询 2021-11-17一般来说,合同金额和发票金额必须一致。合同金额高于发票金额,涉嫌偷税漏税;合同金额低于发票金额,涉嫌虚开发票。如果发生在民事诉讼中,一般根据实际金额确定。合同金额与发票金额不一致的,以实际金额为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十九条,销售商品、提供服务和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收款人应当向付款人开具发票;特殊情况下,收款人应向付款人开具发票。第二十条规定,所有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
契税发票和合同金额不一致四川在线咨询 2023-07-16根据限定,以现行契税政策,个人买下住房实行差别化税率。契税征收准则: 1、当个人买下普通住房,且该住房为家庭唯一住房的,所购普通商品住宅户型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契税按照1%执行 2、户型面积在90平方米到144平方米的,税率减半征收,即事实上税率为2% 3、所购住宅户型面积在144平方米以上的,契税税率按照4%征收; 4、买下非普通住房、二套及以上住房,以及商业投资性房屋,均按照4%的税率征税
-
与购房发票金额不一致能么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05购房合同与购房票据金额不一致能办理房产证。合同价格是意向价格,不作数,以你购房取得不动产统一销售票据上标注金额为计税基数。来计算税费,凭完税证明,可以办理房产证。
-
合同金额与结算金额不一致处理办法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241、合同金额与结算金额不一致的,合同当事人可以协商或调解解决; 2、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协商、调解或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3、如果当事人未达成仲裁协议或者不愿意仲裁的,也可以直接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