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工资在工伤鉴定后发放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7 16:44:24 444 人看过

工伤认定后是否发放一年工资

工伤期间原工资待遇不变。停业留薪期满后不需要继续休养的,应当复工,不复工的,不发工资;需要继续治疗休养的,应当提交《医疗机构工伤救治证明》,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不低于病假工资标准的生活补助,工伤职工应当及时报告工伤医疗机构发给本单位的诊断证明或者休假证明。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工伤医疗机构诊断证明和《停工留薪期限目录》(见附件),确定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限,并书面通知工伤职工

第十条停工留薪期满,对受伤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暂停停工留薪。需要继续治疗的,必须持有工伤医疗机构的休假证明,并报销工伤医疗费用,但不得享受带薪工伤待遇。生活补助标准不得低于病假工资

职工在工伤医疗期间痊愈或者伤势相对稳定,或者医疗期满后仍不能工作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评估伤残程度,定期复查伤残情况。劳动鉴定程序如下:

1工伤职工所在单位应当填写《劳动鉴定申请表》,申请劳动鉴定。特殊情况下,员工可直接申请提供以前在医院治疗疾病、受伤和残疾的原始病历。因工致残的,应当提供工伤事故调查报告和有关材料;属于职业病的,应当取得卫生部门授权的职业病防治机构(医院)提供的诊断资料;有精神疾病的,应当取得精神病院的诊断资料;在其他情况下,应向劳动鉴定委员会提交令人信服的证明劳动鉴定委员会应当认真审查批准申请书和附件材料,对资料不全、情况不明的不予受理对符合条件的,统一安排考核,提前将考核时间、地点、人员通知企业及有关人员劳动鉴定委员会应当委托有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或者聘请有资质的医生组成专家组,对残疾人进行医学诊断专家组对伤残职工的伤残状况提出定性和定量诊断意见,由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伤残等级并出具等级证书。劳动鉴定委员会应当及时将鉴定结果通知被鉴定的企业和职工对劳动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当地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申请复审;对复审结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复审。工伤职工及其家属与用人单位因申报工伤发生争议的,按照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与劳动行政部门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发生争议的,依照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3月29日 19:2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工资相关文章
  • 在工伤鉴定之前的工资待遇该怎样进行发放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工伤保险条例第第二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第三十一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
    2023-04-28
    350人看过
  • 工伤一般在工伤发生多久后进行鉴定
    工伤鉴定在六十日内完成鉴定,并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一、工伤评级需要多久时间工伤鉴定结果应在员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之后的60日内下达,如遇到专家组出现争议的情况可延迟30日下达。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二、发生工伤怎样处理发生工伤处理方法如下:1、工伤鉴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被诊断为职业病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鉴定。特殊情况下,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可适当延长申请期限,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2、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职工所在
    2023-03-23
    443人看过
  • 放弃工伤鉴定一年多了还能再申请工伤鉴定吗?
    一、放弃工伤鉴定一年多了还能再申请工伤鉴定吗?能申请工伤鉴定,工伤鉴定的有效期是受伤后的一年内,用人单位不配合的话,劳动者应当收集证据,如:目击者证言并签字按手印,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等等。如果需要甚至劳动争议仲裁仲裁劳动关系的,这个在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也必须在一年内,超过一年就无法被受理,所以应当抓紧时间。《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
    2023-06-04
    64人看过
  • 一年后才能鉴定工伤吗
    只要达到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条件,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受理鉴定,那么就不应该存在争议,而且如果单位对鉴定结果不服可以申请再次鉴定,也不存在问题。主要问题是,员工在工伤出院之后,是否可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工伤鉴定时需满足最低的医疗期1-2个月:头皮裂伤、血肿;3个月:颅骨,颅底骨折,头面部骨折,上肢骨折,肋骨骨折,横突、棘突、椎板骨折,截肢(指、趾),软组织挫伤,脑震荡,脏器挫伤保守治疗,烧伤(小面积、浅度),眼科一般性疾病(除外伤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球内异物外),耳鼻咽喉一般性疾病(除鼻及鼻窦良性肿瘤),口腔一般性疾病(除口腔额面部严重软组织挫伤);6个月:骨盆骨折,下肢骨折,椎体骨折,脑挫裂伤,脏器破裂手术,烧伤(大面积、深度),眼科(伤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球内异物),鼻及鼻窦良性肿瘤,口腔额面部严重软组织挫伤;1年:气管外伤,股骨颈骨折,脑出血1.5年: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申报劳动
    2023-03-17
    340人看过
  • 工伤鉴定后一年工资吗?具体的标准是什么?
    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要掌握一定的解决工伤鉴定后一年工资吗问题技巧,就可以简单的解决了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
    2023-02-04
    139人看过
  • 工伤鉴定期间工资未发放的应对策略
    工伤鉴定期间公司不发工资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法律规定职工受工伤后,在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间,停工留薪,在此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但是如果在工伤鉴定期间已经不需要治疗了,已经超过了停工留薪期限的,则单位是可以不发工资的。辞职了公司不发工资怎么办呢?解决辞职公司不发工资的办法有:1、劳动者辞职后,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举报。2、可以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
    2023-08-12
    467人看过
  • 合资公司法人的工资能在一年内一并发放吗
    合凯公司的法人工资能否在一年内一并发放,取决于公司的具体规定。公司法人(即老板)的一般工资支付方式如下:1.公司法人在公司有特定工作岗位的,可按当时约定的工资支付,一般工资税前扣除2,总公司的工资是以银行转账的形式支付给职工本人的,工资是税后支付的。以上是合凯公司法人工资一年内可一并发放的答案企业法人是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在资本主义国家,又称商业公司,是依照商法或有关法律设立的营利性企业组织,包括无限公司、有限公司、股份公司、股份公司、股份公司等。英美法上的公司法人不同于大陆法上的公司法人,既有营利性的,也有非营利性的,只是指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我国的公司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集资型和非集资型两种。集资公司与西方国家类似。它们由股东投资,是合资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非集资公司是单一企业,如鞍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在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包括普通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
    2023-05-07
    351人看过
  • 放弃工伤鉴定的后果
    法律综合知识
    一、放弃工伤鉴定的后果如果放弃鉴定,那么可能导致败诉或无法提供足够证据等对您权益不利的结果。从司法鉴定所具备的几项基本特性来看,其在司法证明过程中有重要作用:首先,可以直接用来证明案件事实;其次,作为调查证据的手段,可以鉴别其他证据的真实性和证明力;最后,还可作为整合相关证据的平台,构建完整的证据链条。《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第二十二条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二、放弃工伤赔偿承诺书有效吗一般而言,劳动者所签署的“自愿放弃进行工伤申请”的承诺书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
    2024-07-26
    320人看过
  • 已有一年未发放的工资
    1、劳动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就上述事项申请劳动仲裁,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2、在企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下,劳动者除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之外,还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向当地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3、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拖欠工资的规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
    2023-07-08
    350人看过
  • 工资发放与工伤鉴定间隔时间研究
    工伤鉴定期间有工资:1、职工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或者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原工资福利待遇在停工留薪期内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2、经设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伤情严重或者特殊的,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止原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3、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需要护理的,由本单位负责。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工伤职工在治疗和康复期间属于停工留薪期,一般在一年内。经有权部门批准,最长不超过两年。工伤鉴定期间能不能辞退员工工伤鉴定期间不能辞退员工,依据《劳动法》第2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26条、第27条的规定解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
    2023-07-07
    139人看过
  • 工伤鉴定一年后做可以吗?
    如果受伤之日起一年内,有申请工伤认定的,过了一年多之后是可以去申请伤残鉴定,伤残鉴定目前没有具体的时限规定的,但是工伤认定就要求在一年内完成的。伤残鉴定需要的材料如下:《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八条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一)《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二)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三)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四)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伤残鉴定是为了科学量化受害人因遭受各种形式的损害造成身体器官缺损、功能障碍和心理障碍,进而导致受害人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的丧失程度,为了解决社会生活实践中的不同需求,由有鉴定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依据相关的规定对受害人的伤残程度做的鉴定结论。一、当事人身份的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明确
    2023-04-28
    331人看过
  • 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怎么发放?申请工伤鉴定一般多少钱
    一、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怎么发放?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要按照原工资待遇发放,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之规定,停工留薪期的工资标准按照原工资标准计算。(一)、发生工伤前在本单位工作已满12个月的,按工伤前12个月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含基本工资、奖金和津补贴以及加班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二)、发生工伤前在本单位工作未满12个月的,按工伤前实际工作月数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三)、发生工伤前工作未满1个月的,按合同约定的月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尚未约定或无法确定原工资额度的,按不低于本市职工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其原工资标准。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具体根据伤情来确定。多数省份颁布《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对应具体伤情,确定停工留薪期长短。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二、工伤认定程序(一)调查事故发生经过,作相关的证据固定工作,
    2023-12-10
    169人看过
  • 工伤认定后工资的发放方式有哪些?
    工伤认定后工资按原工资待遇发放,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这个月工资按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工资计算。一般最长支付十二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支付期限,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认定后的待遇工伤认定后的待遇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享受条件因工受伤或确诊为职业病,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级至十级的工伤职工,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伤人员旧伤复发的以及因公、因战致残的军人复员转业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的,不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待遇标准一工伤认定后的待遇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享受条件因工受伤或确诊为职业病,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级至十级的工伤职工,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伤人员旧伤复发的以及因公、因战致残的军人复员转业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的,不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待遇标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相当于本人受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月缴
    2023-07-11
    68人看过
  • 一次性发放一年工资可以吗
    全年只发一次工资原则上是违法的,工资应当每月发放。即使是年薪制的也应当每月发放部分工资,年终再发放剩余工资。全年工资一次性发,可以按照年终奖的政策交个税。一、春节公司发年终奖,怎么交个人所得税呢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1、发放年终奖的当月工资高于5000元时,年终奖扣税方式为:年终奖*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2、当月工资低于5000元时,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年终奖-(5000-月工资))*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5000-月工资)除以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由于单位发放给员工的年终奖形式不同,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也不尽相同:1、员工当月的工资薪金超过5000元,再发放的年终奖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计算时,除以12找税率,但计算税额时,速算扣除数只允许扣除一次。2、员工当月的工资薪金
    2023-03-26
    471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工资
    词条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工资
    相关咨询
    • 工伤鉴定后一年工资是否会发放,有哪些规定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8-07
      工伤鉴定后一年处于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应当按照原待遇发放。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停工留薪期评定伤残等级后,享受伤残待遇。
    • 员工工伤不做鉴定,要一直发放工资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10
      职工伤情稳定后,用人单位可以自行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申请时应当提交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完整的医疗材料、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原件和复印件。若劳动者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应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 工伤伤残鉴定结果后怎么发放工资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29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实践中,一般奖金、绩效工资等浮动部分就没有了,因为这些是按工作的实际情况来计发的;没有工作,自然就没有这部分钱了。但各地都有自己的做法,不尽相同。
    • 工伤鉴定后发放工资有没有法律规定
      广东在线咨询 2023-12-07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 员工在工伤后,工资的发放方式有何规定?
      新疆在线咨询 2025-01-13
      许多人对于员工在遭受工伤后如何获得工资发放存在疑虑。在此,我想要就这一问题给出统一的答复。请明确的是,员工在工伤期间的工资待遇将不会受到影响,如有减少部分,员工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