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选举罪中贿选行为如何认定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11 08:20:27 138 人看过

第一,行贿主体是被选举人或其他人。

第二,受贿主体是选举人或对选举有影响的其他人。选举人毫无疑问可能成为受贿主体,而对选举有影响的其他人则是指受贿对选举人施加影响的人,例如选举人的亲朋好友或者黑社会组织成员或者地痞流氓,也包括选举单位的上级领导干部。

第三,行贿的目的是促成被选举人竞选成功。

第四,行贿受贿所损害的客体是公平公正的选举制度。

第五,行贿受贿的标的是可支配财产。

第六,转移财产的行为不属于被选举人竞选成功后的职务行为。

贿选行为的治理机制

既然贿选产生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场域,那么独立依靠一个外在的制度规范来消除或减弱贿选行为是十分乏力的,所以,必须运用多元手段和方式来减弱和约束贿选行为。主要有:完善现行法律制度;建构村庄典章;强化村级集体资产和财务监管;加强农村公共精神教育。

1、完善现行法律制度。首先是明确界定贿选,加大惩罚力度。一是通过立法解释或司法解释的形式取代没有法律效力的民政部的通知,对贿选的行为构成进行详尽的规定(胡建,2005)[13],采用列举法把诸如送钱送物、宴请、私下口头许诺等等定性为贿选。二是在刑法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章中增设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罪,即在村民选举过程中,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侮辱、诽谤、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故意损坏选举设施、扰乱选举秩序等手段破坏选举或妨碍村民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剥夺政治权利;情节较轻的,可以单处剥夺政治权利。将贿选行为纳入刑法的打击范围,对打击破坏村委会选举的行为可以做到有法可依,同时也为将村委会选举纳入诉讼渠道铺平道路(胡建,2005)[14]。三是在乡镇人大组织内部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明确其监管职权,强化其对村委会选举的监管职责。

其次,强化秘密写票环节管理。卢梭指出,当人民腐化而可以进行贿选的时候,那就适宜于采用秘密的投票方式,为的是可以用不信任来制止贿选者(卢梭,2003)[15],因为秘密写票可以增大贿选者信任风险和贿选成本,由此减少贿选社会基础因素对法律规范影响。所以,在设立秘密写票处时,要求进出口分离,同时分别设立进出口监督员,投票者凭身份证或符合要求的书面委托书在进口领取选票进入秘密写票处写票,然后在出口处票箱公开投票。由此强化中心投票站和流动票箱的写票投票管理,阻断班子成员盯梢行为。

其三,要严格监管委托投票。目前委托投票的主要问题在于委托书造假、无委托书投票或者委托人数超过法定数等,贿选者往往利用这些漏洞对其中少数人实施贿选,买通多张选票。所以,要严格执行无委托书不能投票和委托数不得超过三个的规定,同时强化书面委托的电话联系确认工作,以此防范书面造假(方立明,2007)[16]。

2、建立《村庄典章》,强化村庄的内部监督。《村庄典庄》是全体村民根据一定的民主形式而制定的治村规范,制定规范的主体是全体村民,规范的对象也是全体村民,其权威来源于全体村民的普遍契约,村两委作为全体村民委托的代理主体,拥有执行《村庄典章》的执行权力,能够依据《村庄典章》来仲裁村庄发生的相关事件,调整相关行为。所以,可以把村委会选举的贿选监督纳入其中,形成一种内在的监督机制。由于农村社会是熟人社会,代理主体与村民打开大门可能相见,用他们的话说,今年在位,明年可能下来,为了公事而私下与人结仇不合算;同时由于体制外其他派系精英独立性强,对代理主体没有经济或其它的依附性,即使违反了《村庄典章》,根本不惧怕代理主体执行《村庄典章》,所以《村庄典章》往往难以执行而缺乏威性,其约束力十分有限,甚至于形同虚设。针对这一问题,必须系统地进行制度建构。一是完善村庄典章的有关内容,比如执行主体的界定、执行权力来源和督察组织等等。二是加强组织建设,主要是建立多元的执行主体的组织机构,主要由村两委成员,各小组长和部分党员组成,其中村两委成员起着核心领导作用,同时应该设立监督委员会,主要对执行主体执行典章的活动进行监督。监督委会员成员由各村民小组集体推荐,他们应该是小组中作风正派,有影响力的村民。三是基层政府应该支持村庄典章的执行,必要时派出工作人员参与协同工作,增强执行主体的执行力和权威性。

3、强化村级集体资产和财务监管。一是健全和完善监督考评制度。按照公开承诺,全程监督,群众考评的原则,完善村委会干部公开承诺监督考评制度。二是创新村务民主决策机制。按照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还权于民的原则,制定重大村务民主决策机制,同时建立《质询评议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三是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凡工程项目资金筹集、招投标方案、对外签订合同、土地征用及补偿等重大开支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议民主决策;使民知情,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基层民主听证制度;请民监管,建立村务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财务收据需经民主理财小组核对、会签后才可报销入账。四是健全和完善村干部考核激励制度。结合落实三真、关爱基层活动,对表现突出、政绩明显的村干部予以表彰和奖励,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和带动作用(徐延山,2006)[17]

4、加强农村公共精神教育。贿选的产生和蔓延不单与制度、文化和竞选者的利益行为有关,而且与农村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共精神有关。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农村经济和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并未改变历史传承下来的小农意识,特别是狭隘的个人利益本位主义排斥了公共利益,使得一点小利能够交换其权利,形成集体行动的困境。我们调查中经常听到一些村民的反映现在人们很现实,你坚持公道,别人不坚持公道,最终你会得罪人,吃亏的还是你,即使在村级集体经济发达的村庄里,一些村民知道选出不好的人可能会侵蚀大家的利益,但是这些村民无法形成一致的行动,来抵抗个人主义的利益行为。这些问题充分暴露了农村社会公共精神的衰落,进而影响了个体之间的合作,反过来弱化他们的共同价值。所以,加强农村社会的道德教育和启蒙,增强他们的共同价值和公共精神是治理贿选行为是有效途径。首先要从农村精英教育着手,国家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把农村体制内外精英组织起来,定期学习政治、法律知识和道德规范,通过讨论、交流和团体活动等等方式培养他们相互之间的讨价还价和宽容能力,进而促进同共价值取向的形成和公共精神。其次要通过电视、宣传栏和其它媒体形式传播国家的政治、法律知识和基本道德规范,从而提高广大村民的权利意识和基本素质,逐步转变他们的小农思想。特别是在选举时,更要加大宣传工作,启蒙他们自觉地抵抗贿选行为,由此减小贿选生存和蔓延的空间。

【作者简介】

吴思红,男,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杭州行政学院副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注释】

[1]党国英:《以政治运作程序阻止贿选》,www.sina.com.cn。

[2][16]方立明:《科学规范村委会换届选举程序的探》,《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3][13[14]胡建:《遏制贿选:法律规制与社会治理》,《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4]黄宝久:《贿选频发与治理的制度分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

期。

[5][17]徐延山:《村委会直选中的贿选现象与遏制对策》,《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

[6]孙琼欢、卢福营:《中国农村基层政治生活中的派系竞争》,《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3期。

[7]吴思红:《富村派系演变与村庄权力结构的稳定性》,《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浙江省党校系统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7月。

[8](德)马克斯.韦伯,王容芳译:《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89页。

[9]贺雪峰:《人际关系理性化中的资源因素》,《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10](美)詹姆斯.科尔曼,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47页。

[11]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12]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15]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54页。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7日 11: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选举制度相关文章
  • 如何认定破坏选举罪
    一、如何认定破坏选举罪破坏选举罪,是指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行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11章对破坏选举的制裁中规定:为保障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破坏选举,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以金钱或者其他财物贿赂选民或者代表,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二)以暴力、威胁、欺骗或者其他非法手段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三)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四)对于控告、检举选举中违法行为的人,或者对于提出要求罢免代表的人进行压制、报复的。二、破坏选举罪构成要件(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选
    2023-06-11
    493人看过
  • 如何认定“破坏选举罪”
    破坏选举罪是指通过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碍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行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十一章对破坏选举的制裁规定:第五十七条为保障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破坏选举,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以金钱或者其他财物贿赂选民或者代表,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二)以暴力、威胁、欺骗或者其他非法手段妨碍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三)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对控告、检举选举中违法行为的人,或对提出罢免代表的人进行压制、报复。如何判断是否构成破坏选举罪一、如何判断是否构成破坏选举罪1、判断是否构成破坏选举罪,需要看行为
    2023-08-08
    146人看过
  • 如何认定破坏选举罪?
    破坏选举罪的认定要符合的条件:1、侵犯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国家对选举工作的监管权力;2、通过各种手段破坏选举;3、主体既可以是有选举权的人,也可以是无选举权的人,既可以是选举工作人员,也可以是选民或代表;4、要有直接故意,以破坏选举工作、妨碍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为目的。一、破坏选举罪的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客体是公民的选举权利和国家的选举制度;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采用各种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行为;3、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可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二、破坏选举秩序的处罚:1、对破坏选举秩序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2、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3、聚众实施破坏选举秩序对首要分子处十日以上
    2023-07-01
    131人看过
  • 如何认定破坏选举罪
    破坏选举罪,是指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行为。一、户口在哪里选举权就在哪里吗选举权是随着你的户口,你是哪个社区或者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你的选举权就在这个社区,或者是在这个村。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2.选民登记按选区举行,无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精神病患者,不列入选民名单.选民名单在选举日前三十天公布.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选举委员会应在三日内作出处理决定.申诉人如果对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向人民,人民的判决为最后决定。3.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人.任何选民或者代表,有三人以上附议,也可以推荐为代表候选人.推荐时,应向选举委员会介绍候选人的情况。4.选举
    2023-03-06
    385人看过
  • 如何区分破坏选举秩序行为与破坏选举罪
    破坏选举秩序行为与破坏选举罪的区分:破坏选举秩序,是指对选举的程序性工作造成破坏的行为,而破坏选举罪是指违反选举法的规定,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等非法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为。什么是破坏选举秩序应当如何处罚破坏选举秩序,是指通过各种手段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活动,使得选举无法正常进行或者影响正常的选举结果的行为。破坏选举的违法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票、虚报选举票数等不正当手段。1、对破坏选举秩序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2、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刑法》第二百五十六条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
    2023-07-28
    320人看过
  • 如何区分破坏选举秩序行为与破坏选举罪
    刑法第二百五十六条规定的破坏选举罪,是指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的规定,构成破坏选举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破坏选举罪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破坏选举秩序行为相比,二者都是对选举制度的破坏,行为主体都既可以是有选举权的公民,也可以是无选举权的公民,既可以是一般公民,也可以是负责选举的工作人员,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选举的范围不同。二者都是对选举制度的破坏,但在具体的侵害对象上还是有所不同的。破坏选举罪所破坏的选举活动必须是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选举活动。具体是指依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的
    2023-06-03
    111人看过
换一批
#国家制度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选举制度,是指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或其他公职人员的制度的总称。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一般由宪法和选举法规定,有些国家的刑法或诉讼法也有关于选举制度内容的规定,有的国家包括历史上形成的一些习惯。 其主要内容包括选举制度的原则、选举权、被选... 更多>

    #选举制度
    相关咨询
    • 破坏选举选举罪如何认定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10
      1、两罪的主观方面不同。两罪都为故意犯罪,但行为人认知的内容不同。寻衅滋事罪的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后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其目的往往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破坏选举罪则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妨害选举活动的进行及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其目的往往是出于个人政治上的野心或者是发泄
    • 什么是破坏选举罪,如何认定破坏选举罪
      重庆在线咨询 2021-11-17
      破坏选举罪是指通过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碍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2015年修订)》第十一章对破坏选举的制裁规定:第五十七条为保障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破坏选举,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依
    • 如何区分破坏选举秩序行为与破坏选举罪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3-11
      1、破坏选举秩序,是指对选举的程序性工作造成破坏的行为,如扰乱会场造成选举工作无法进行的行为等。 2、破坏选举罪,是指违反选举法的规定,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等非法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为。中国刑法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一种。
    • 破坏选举罪如何认定?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5-29
      1、必须具有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为。 2、破坏选举的行为必须是发生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活动中。 3、破坏选举的行为还必须属于情节严重才能构成破坏选举罪。
    • 如何认定破坏选举罪?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5-15
      1、破坏选举罪,是指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行为。 2、破坏选举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采用各种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行为。 (1)必须具有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