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原状排除妨害是什么法律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1-29 15:20:03 278 人看过

一、恢复原状排除妨害是什么法律规定?

排除妨碍,恢复原状是《民法典》中规定的一种侵权责任的承担形式。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排除妨碍是指权利人行使其权利受到不法阻碍或妨害时,有权请求加害人或排除或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排除;以保障权利正常行使的措施。

恢复原状是指恢复权利被侵害前的原有状态。

广义的恢复原状是指恢复权利被侵害前的原有状态。例如通过消除影响使被侵害的名誉权得到恢复。狭义的恢复原状是指将损害的财产修复,即通过修理恢复财产原有的状态。恢复原状的适用以须有修复的可能与必要为前提,如玉碎即不能适用此种责任形式。

二、排除妨害纠纷法律依据是什么?

排除妨害纠纷的法律依据是《民法典》对物权保护的规定:

1、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2、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

3、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4、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

5、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

6、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7、本章规定的物权保护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根据权利被侵害的情形合并适用。

侵害物权,除承担民事责任外,违反行政管理规定的,依法承担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排除妨害、恢复原状是《民法典》中物权保护的方式,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排除妨害纠纷,主要应用于对物权的保护,当物权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问题,因物权的归属问题发生争议时,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物权。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1日 15:4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确认强拆违法恢复原状有什么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二条:“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法院对拆迁户要求将被强拆房屋“恢复原状”的诉讼请求支持与否,主要是权衡两个利益,一个是将短期内必然被拆除的房屋重建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个则是判决恢复原装对非法强拆的预防作用。利弊权衡,还是支持将拆迁户的房屋恢复原状的判决对社会更有益,虽然短期内会造成许多社会资源浪费,但这本身就是对强拆机关的惩罚,同时拆迁部门如果知道了强拆的话还要重建,那么今后强拆案件必然大大减少,长远角度来看,判决恢复原状,更是对社会资源的保护。一、自己土地建房被强拆怎么办自己土地建房被强拆的话,可以先到公安局进行报案。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厂房遭受到非法强拆的,被拆迁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维护自己的利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八条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
    2023-02-06
    200人看过
  • 如何写排除妨害答辩状
    一、排除妨害答辩状答辩人:王**,女,19**年*月*日出生,汉族,住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因上诉人余**不服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2014)管民初字第922号民事判决书提出上诉一案,现提出答辩如下:被上诉人要求上诉人搬出诉争房屋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应当支持;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二审人民法院应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1、由被上诉人原审提交的两份证明与两份缴款单可以证实,本案涉案房屋为被上诉人所在单位的自管房,已经分配给被上诉人,被上诉人已支付房款,因此,该涉案房屋虽然没有房管部门颁发的所有权证,但被上诉人确系房屋的合法占有、使用权人,所以被上诉人的主体资格并无不当,其有权要求上诉人搬出涉案房屋。2、上诉人与案外人张**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第三段约定:该房屋八十平方米,属郑州铁路局郑州东站劳动服务公司的房改房。暂时未有取得该房屋的房屋所有权证书该约定
    2023-06-08
    204人看过
  • 排除妨害司法解释是什么?
    一、排除妨害司法解释是什么?排除妨害司法解释是因为物权受到他人的妨害而引发的纠纷,是可以通过诉讼协商等相关的方式来解决。《民法典》第二百三十六条【排除妨害请求权】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排除妨害纠纷,是指因为物权受到他人的现实妨害而引发以排除这种妨害为目的的纠纷。排除妨害请求权,是对物权的享有和行使受到占有以外的方式侵害时物权人对妨害人享有请求排除妨害,使自己的物权恢复到圆满状态的权利。妨碍的行为必须是一种现实的妨害,而不是一种将来发生的危险。消除危险是指物权人对有可能造成自己之物损害的设施的物权人请求其消除自己的危险。消除危险请求权与排除妨害请求权之间,既有关联性又有区别,从关联性的角度讲,消除危险是从排除妨害中派生出来的,二者都是因为相对人妨害物权的行为导致的。二、排除妨害纠纷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我们通常认为,排除妨害纠纷的构成要件一般包含:1、被
    2023-04-13
    324人看过
  • 民法典排除妨碍的规定是什么
    1.排除妨害纠纷特别针对的是因物品权受到第三方实际的阻碍而引发的,该类纠纷的核心诉求即在于消除这类阻碍工具。2.排除妨害请求权,即是在物权享有的过程中,遇到了非占有形式的干扰或侵犯时,物权持有人有权请求干扰者停止损害,使其财产恢复至原有状态下的权益。3.排除了妨害纠纷通常需满足以下几个前提条件:首先,受害者所受侵扰的标的物仍须维持实体存在并继续掌握在所有者手中;其次,干扰方须采取非占有方式对受害者造成了事实性的侵害,而且此种行为必须是持续发生和延续的;最后,干扰行为必须是非合法、不合规、不道德的。《民法典》第二百三十六条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
    2024-05-10
    345人看过
  • 排除妨碍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条【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第二百三十六条【排除妨害请求权】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一、排除妨碍的构成要件有哪些?1、存在妨碍他人民事权益的状态排除妨碍的主要构成要件是存在妨碍他人行使民事权利或者享有民事权益的状态。与停止侵害的主要构成要件不同之处在于:一为动态,一为静态。妨碍状态多为行为造成的,例如,堆放影响通行;违章建筑物妨碍相邻一方通风、采光;在他人建筑物上设置广告;将有害液体泄漏在他人使用的土地上等。妨碍状态也有自然原因形成的,例如树根蔓延至相邻一方的土地。2、妨碍状态具有不正当性妨碍状态具有不正当性是指没有法律根据,没有合同约定,缺乏合理性。二、排除妨碍请求权的诉讼流程是什么?1、原告起诉。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3、被告在
    2023-02-15
    180人看过
  • 行使排除妨害的条件是什么,排除妨害喝消除危险的区别是什么?
    一、行使排除妨害的条件是什么性质排除妨害的条件为:1.权利主体是所有权人或者依法律规定行使所有权权能的人以及他物权人。所有权人包括共有人、财产管理人及所有人的代理人。他物权人参照本条规定也可行使妨害排除请求权和妨害防止请求权。2.权利行使具有可能性。被妨害的物仍然存在,倘若特定物已经毁损或者灭失,则妨害排除请求权和妨害防止请求权就失去意义和可能性,权利人只能提起损害赔偿等其他请求权。同时,妨害具有被排除的可能性,如果妨害在客观上无法被排除,则妨害排除请求权无适用的余地。3.存在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事实。排除妨害请求权,须有他人以占有以外的方式妨害权利人的物权。如果以占有侵害物权,权利人应主张原物返还请求权。4.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行为导致了权利人不能正常行使其权利。此为妨害排除请求权和妨害防止请求权行使的后果要件。换言之,必须以妨害具有违法性为前提。二、排除妨害和消除危险区别是
    2023-06-29
    222人看过
  • 停止侵害;恢复原状,消除危险该谁管?
    市信访局:红土乡红土居委会一组村民周位民的房屋旁边有一条通往红土九岭坡的人蓄公共走道,是千百年历史留下来的人蓄公共通行走道。该九岭坡上有十多户人家的责任田、山林、自留地。十多户人家的种植及人蓄过往均从该公共走道通行。但是,周位民不顾十多户人家的人蓄通行,不顾十多户人家责任田的种植和行走;擅自动工开挖毁灭人蓄公共通行走道建住宅。周位民,不经相邻同意,不在城建、土管部门审批手续;不听居委会,乡政府劝告,擅自动工开挖平地,非法霸占人蓄公共走道建住宅,变为己有财产。周位民的违法行为,严重的侵害了共同享有公共走道通行权人的切身利益,给过往的人蓄通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危险;侵害了公共财产,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但是,该问题就发生在红土管所大门口,红土管所看到后却置若罔闻,不闻不问,不制止。该问题我们已多次找过红土乡、红土居委会,该乡、居委会多次劝告,制止。他根本不听,他现仍在继续施工,已挖了十几米高的
    2022-04-25
    441人看过
  • 恢复原状的司法解释有什么?
    一、恢复原状的司法解释有什么?恢复原状,是指要求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国采取措施使受到其不法行为损害的有关事物或局势恢复到该不法行为实施以前的状态的责任形式。这种责任形式一般适用于一国的国际不法行为给他国造成物质损害的情形,其具体措施按照损害的情况有所不同,通常包括归还被掠夺或非法没收的财产、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修复被非法损坏的使等。在广义的恢复原状是指恢复权利被侵害前的原有状态。例如通过消除影响使被侵害的名誉权得到恢复。狭义的恢复原状是指将损害的财产修复,即通过修理恢复财产原有的状态。恢复原状的适用以须有修复的可能与必要为前提,如玉碎即不能适用此种责任形式。恢复原状在不同的场合适用具有不同的内涵。二、物权取得登记怎么办理?(1)如果以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建设用地使用权。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这四种财产设定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权
    2023-04-13
    238人看过
  • 返还原物和排除妨害案由区别是什么
    一、返还原物和排除妨害案由区别是什么?返还原物和排除妨害案由区别是,两者的适用条件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五条【返还原物请求权】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第二百三十六条【排除妨害请求权】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二、案由有什么作用?(一)准确确定民事案件案由即是给案件一个确定的名称。人民法院在立案阶段就要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诉讼材料,为该起案件确定一个准确的民事案件案由,这相当于给案件一个确定的名称,这个名称从立案到结案一直跟随并指导着这起案件的审理。准确的案由,无论是对当事人审理该案的法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案由准确,可以使当事人对案件的争议焦点一目了然,便于当事人针对争议点举证、质证,进行诉讼。准确的案由,同时也有利于承办法官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准确适用法律,作出公正的判决。(二
    2023-08-01
    369人看过
  • 恢复原状的适用条件是怎么规定的
    一、恢复原状的适用条件是怎么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七条【物权复原请求权】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依法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二、恢复原状纠纷立案后申请撤诉的条件是什么?1、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但不得影响原告和被告之间的诉讼正常进行。2、申请撤诉必须自愿。除自己有明确的意思表示外,任何人不得以任何胁迫的方式,迫使原告撤诉,审判人员也不得以任何借口动员原告申请撤诉。3、撤诉必须合法。撤诉在程序上必须是由有权撤诉人提出,必须是在法院宣告判决之前提出,在实体上不得有规避法律的行为,不得有损于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4、撤诉必须撤销全部诉讼请求。如果只是撤销部分诉讼请求,或者原告在撤销了全部诉讼请求的同时,又提出了新的诉讼请求,或请求人民法院批准和执行当事
    2023-08-02
    364人看过
  • 财产侵权恢复原状如何规定?
    如今人们对产权意识有所提高。在互联网上,有运营商侵犯了我们的合法权益,造成财产侵权的话,要依法进行赔偿的。其中,在虚拟网络的财产侵权中就有恢复原状这一项。那么,对于财产侵权恢复原状是如何规定的呢?还有其他形式吗?一起来看看。一、财产侵权恢复原状如何规定这种责任广泛使用于财产受到侵害的场合。在虚拟财产纠纷中称之为“回档”,即通过技术操作对相关的物品进行回档,这种方式也是目前虚拟财产案件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在案中,法院认为,虚拟装备无法获得现实生活中同类产品的价值参照,亦无法衡量不同装备之间的价值差别,为避免不适当的价值确定可能对某一方造成有失公平,丢失物品可由运营商通过技术操作对已查实的物品进行回档。因此,恢复原状的形式是目前最好的一种方式,避免了因虚拟财产价值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难题。《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七条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依法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二、赔偿
    2023-07-18
    220人看过
  • 关于消除危险排除妨害的规定
    一、关于消除危险排除妨害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妨害排除、妨害防止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妨害排除请求权和妨害防止请求权为物权请求权,旨在保护物权的完满。《民法典》第196条第1项对此也有也明确规定。妨害或者可能的妨害产生的原因与相对人有一定联系。换言之,相对人对妨害或可能妨害有无主观上之故意或重大过失,不影响权利人对其提出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的请求,但是妨害或可能妨害须和相对人有事实上的牵连。二、排除妨害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民法典》第二百三十六条【排除妨害请求权】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等。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一)请求停止侵害、排
    2023-05-03
    385人看过
  • 合同解除后是否必须恢复原状
    合同解除不一定要恢复原状。合同解除后,已经履行的部分可以根据合同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由当事人选择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恢复原状并非合同解除后的必然效果,同时恢复原状与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是并列且二选其一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2024-04-30
    175人看过
  • 2022年最新排除妨害和排除妨碍有什么区别
    排除妨碍和排除妨害两者只有一字之差,很多人会将两者混为一谈,但事实上,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一、定义1、排除妨碍指妨碍他人行使民事权利或者享有民事权益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排除妨碍。是指权利人行使其权利受到不法阻碍或妨害时,有权请求加害人或排除或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排除;以保障权利正常行使的措施。2、排除妨害是公民生活中一条重要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妨害是指以非法的、不正当的行为,或者以无权施加的设施对权利人的物或物权造成侵害或妨碍,现实地阻碍了特定物的权利人行使权利。排除妨害请求的目的是消除对物权的障碍或侵害,使物权恢复圆满状态。危险是指相对人对已知物将来必然造成妨害或损害的行为或者设施状态。危险是可以合理预见而不是主观臆测的。二、排除妨碍和排除妨害的主要区别妨害是指有不利后果的,而妨碍不具备。
    2022-04-11
    33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恢复原状排除妨害刑事上诉状指那些?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6-29
      恢复原状是指行为人导致他人财产损害后,应当进行修补,使财产恢复原有的状态。物权请求权中的恢复原状,主要是指对物的恢复原状而非对人格利益遭受损害的恢复,它不同于恢复名誉,亦不同于合同被宣告无效以后的恢复原状,后者是指通过返还财产,使当事人达到订立合同前的状态。在所有人的物受到他人侵害的情况下要充分保障所有人的利益,仅仅通过损害赔偿的方法并不能满足受害人的利益要求。金钱赔偿毕竟不是万能的,不能完全代替
    • 恢复原状,排除妨碍应觉多少诉讼费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07
      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法条链接:《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二)非财产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2.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以及其他人格权的案件,每件交纳100元至500元。涉及损害赔偿,赔偿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5万元至10万元
    • 土地恢复原状的法律规定
      福建在线咨询 2021-12-18
      土地恢复原状的法律规定: 1、当事人履行“责令退还土地”处罚时,应当消除违法占用土地的状态,恢复权利人使用土地的条件; 2、国土部门应在当事人执行到位后提请权利人出具接收土地的书面证明材料,方可结案。当事人虽未自行履行“责令退还土地”,但财政或国资部门已出具接收地上罚没物相关材料的,可认为“责令退还土地”已执行到位,并可结案。
    • 2022年房子恢复原状法律规定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23
      排除妨碍,恢复原状,是民法中规定的一种侵权责任的承担形式。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赔偿损失 (七)赔礼道歉 (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 排除妨碍和排除妨害的区别是什么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4-11
      排除妨碍和排除妨害的区别是什么 一、定义 1、排除妨碍 指妨碍他人行使民事权利或者享有民事权益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排除妨碍。 是指权利人行使其权利受到不法阻碍或妨害时,有权请求加害人或排除或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排除;以保障权利正常行使的措施。 2、排除妨害 是公民生活中一条重要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妨害是指以非法的、不正当的行为,或者以无权施加的设施对权利人的物或物权造成侵害或妨碍,现实地阻碍了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