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不包括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09 10:32:07 448 人看过

垄断行为包括:

1、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2、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3、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除以上行为皆为非垄断行为。

垄断协议的类型有:

1、横向垄断协议,包括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等;

2、纵向垄断协议,包括维持转售价格协议、独家销售协议、独家购买协议等。

垄断竞争的利:

1、由于垄断厂商的规模可以很大,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其研究和开发的能力也可能使得垄断厂商具有更低的成本。

2、虽然垄断厂商在产品市场没有竞争者,但是在资本市场上却会面临竞争。

垄断竞争的弊:

1、在均衡状态中垄断市场价格要高于完全竞争。

2、垄断竞争时,不但产品价格高于最低平均成本、产量低于最低平均成本所对应的产量,而且厂商为了形成产品差别,在提高产品质量、进行广告促销等方面有着额外支出,使产品成本上升,造成资源的浪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犯垄断法》第十三条

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下列垄断协议:

(一)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

(二)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

(三)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

(四)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五)联合抵制交易;

(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本法所称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

反垄断法中的消费者诉权

(一)消费者的诉讼资格

各国在立法上对消费者在反垄断法损害赔偿中的地位不尽相同。主要可分为两类:

1.直接购买者原则

这种做法以美国为典型。美国适用的直接购买者原则是从法院对转嫁抗辩的禁止态度上导出的。美国最高法院认为,根据《克莱顿法》第4条的规定,直接的购买商因托拉斯违法行为而遭致支付超高价格的损失时,有资格提起三倍损害赔偿诉讼,这一权利不因被告提出转嫁抗辩而有所改变。[10]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以直接购买者已将超高价格转嫁给自己为由提起三倍损害赔偿诉讼,自然不会受到法院的支持,否则,违法者会因同一行为支付两次损害赔偿。

2.肯定型

在肯定消费者享有充分的反垄断法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国家当中,日本的做法最为典型。这种态度是通过法院的审判案例表明的。1977年东京高等法院在鹤冈灯油诉讼案的判决中,承认消费者也是《禁止私人垄断及确保公正交易法》第25条规定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人。该判决认为:在因不公正的交易方法导致商品零售价格被不当地抬高的情况下,以此抬高的价格购买了商品的消费者应该是受害者,因为如果不是由于这种不公正的交易方法,他们就不会蒙受支付超出自由竞争价格的那部分价格的损失;不能因为此种损害只不过是因不公正的交易方法而形成的事实上的反射性损害,而否认其获得损害赔偿的权利。[11]

笔者认为,我国应该授予消费者充分的反垄断法损害赔偿请求权,其理由主要有:

1.反垄断法设置民事救济制度的必要性

反垄断法的执行体制,目前可大致分为两种方法:设置专门的行政执行机构和直接授予包括受害人在内的利害关系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即使在以行政规制为主的国家,也肯定私人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损害赔偿和禁止的民事性救济制度的作用。[12]

如果将执行主体限定在行政机构上,很可能会出现过小执行的情况。由于受行政机构的财政制约,只能按重大案件、恶性案件的这种排序法提出诉讼,其结果只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同时也无法否认有败诉的担心,因此对疑难案件、新型案件的提起往往显得有些消极。有学者认为,在公共实施和私人实施之间进行最优的选择,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获得与实施有关的信息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如果潜在的或者现实的受害者或第三人能够轻易地确定对谁适用法律的话,由这些人主动地实施法律要比国家在实施法律方面兴师动众更好。[13]笔者同意这种观点,因为那些拥有信息的人也拥有提起诉讼的动力,通过诉讼,既可以在经济上得益,也可以避免承受进一步的损害。

因此,在反垄断法中设置民事救济制度是必要的,作为提起私人诉讼的重要力量,消费者应获得足够的诉权。

2.鼓励消费者诉讼是我国的现实需要

行政执法的不足,在我国实践中有诸多表现。这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执法实践中可见端倪。而《反垄断法》的执行部门,无论将来如何确定,对其作用和功能都不应做过于乐观的估计,在这种情况下,鼓励消费者诉讼是维护深受垄断行为之害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有力手段,也是促进《反垄断法》实施的重要力量。

(二)消费者团体诉讼

在我国,消费者行使诉权,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分散的消费者重复诉讼,耗时费力并可能引起法院裁判的矛盾;二是直接受害个体因种种原因而放弃诉讼。三是一般个体原告的力量难以与垄断行为人相抗衡。四是个案的解决不能导致普遍受惠的效果,判决结果不能使其它消费者直接受益。相比而言,由消费者组织行使诉权,具有经济性和普遍性的优点,由于其往往比普通的个体消费者具备较多的鉴别商品或服务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在诉讼方面具有较多的优势,更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因而是一种具有可行性的选择。然而,目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民事诉讼法》都没有规定消费者协会代表消费者进行公益性诉讼的资格。而在这一方面,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律都规定,对于垄断等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任何公民、社团都有资格进行公益性诉讼。我国台湾《消费者保护法》第28条第7项明确规定,消费者保护团体的其中一项任务是处理消费争议,提起消费诉讼。

但是在我国传统的诉讼理论中,民事诉讼以当事人必须具有直接利害关系为提起的前提条件。当然,这一理论已在民事诉讼法学界遭到诸多质疑,许多学者提出应扩大原告资格的适用范围。因此,在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赋予消费者协会代表消费者起诉的权利,并无理论上的障碍。

注释:

[1]王长河、周永胜、刘风景:《日本禁止垄断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2]孔祥俊:《反垄断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70页。

[3]《美国律师公会反托拉斯法部、知识产权部和国际法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拟议的反垄断法的共同建议》

[4]徐孟洲、谢增毅:《论消费者及消费者保护在经济法中的地位》,载吴志攀主编:《经济法学家》(200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3页。

[5]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载《政法论坛》2006年第1、2期。

[6]郑鹏程:《论本身违法与合理原则》,载王艳林主编:《竞争法评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7]廖振中、梁远航:《论知识经济时代反垄断法的制度设计和价值取向》,载《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1期,第73页。

[8]王晓晔:《欧共体竞争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页。

[9]文学国:《滥用与规制一反垄断法对企业滥用市场优势地位行为之规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页。

[10]李国海:《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比较研究》,载《法商研究》2004年第6期,第26—27页。

[11](日)田中诚二等:《独占禁止法》,日本劲草书房1981年版,第951页。

[12](日)栗田诚:《反垄断法的民事救济制度》,载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丛》(第6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13](荷兰)伍特威尔斯:《欧洲共同体竞争法中的罚款处罚一以威慑论为中心的考察》,李国海译,载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丛》(第5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第281页。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18日 15:5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垄断行为相关文章
  • 反垄断法规定了三种垄断行为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30日表决通过的反垄断法规定了三种垄断行为,即: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根据法律规定,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法律所称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经营者集中是指以下三种情形:经营者合并;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据介绍,国际上反垄断法通常包括三大制度,即:禁止垄断协议、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控制经营者集中,我国在制定反垄断法时充分借鉴了国际经验。
    2023-06-07
    86人看过
  • 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是怎样的
    一、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是怎样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主席令第六十八号)第三条规定: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二、垄断行为的豁免情形如果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定正当性,这些协协则不受反垄断法禁止。所谓法定正当性,是指符合法律规定的豁免情形。根据我国《反垄断法》规定,具有法定正当性的情形有:(1)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2)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3)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4)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5)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6)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7)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上述(1)~(
    2023-06-07
    50人看过
  • 我国《反垄断法》对横向垄断协议的规定
    作为反垄断法规制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反垄断法》在第十三条和十五条对横向垄断协议作了规定。《反垄断法》第十三条规定:禁止具有竞争关系得经营者达成下列垄断协议(一)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二)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三)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四)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五)联合抵制交易(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它垄断协议。本法所称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它协同行为。第十五条规定: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再适用本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的规定:(一)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二)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注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的;(三)为提供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的;(四)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益的;(五)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
    2023-06-07
    210人看过
  • 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一)垄断协议;(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四)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垄断协议,也称为卡特尔,是指经营者之间达成或者采取的旨在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和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垄断协议垄断协议分为横向垄断协议和纵向垄断协议。横向垄断协议是指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形成的垄断协议。纵向垄断协议是指经营者与下游交易相对人达成的垄断协议。根据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下列垄断协议:(1)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2)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3)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4)限制购买新技术、新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5)联合抵制交易。(6)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根据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下列垄断协议:(1)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
    2023-06-12
    160人看过
  • 《反垄断法》中规定的垄断行为有哪些
    一、我国《反垄断法》中规定的垄断行为有哪些(一)垄断协议;(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四)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垄断协议,也称为卡特尔,是指经营者之间达成或者采取的旨在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和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垄断协议分为横向垄断协议和纵向垄断协议。横向垄断协议是指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形成的垄断协议。纵向垄断协议是指经营者与下游交易相对人达成的垄断协议。二、垄断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一)行政垄断,即政府职能部门利用权力搞地区封锁或强制交易,让消费者买其指定的商品,这是目前最受争议的垄断。(二)行业垄断,即公用企业和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实施的强制交易或限制竞争行为,这种垄断在铁路、邮政、水电、石油、电信、航空和金融等服务性领域广泛存在。(三)经济性垄断,指自由竞争企业出现的垄断行为,此类垄断在一些竞争性的产业中比如彩电等领域
    2023-06-01
    283人看过
  • 我国反垄断法对涉嫌垄断行为的调查做了怎样的规定?
    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第三条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第四条国家制定和实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规则,完善宏观调控,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第五条经营者可以通过公平竞争、自愿联合,依法实施集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第六条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第七条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并对
    2023-06-07
    101人看过
换一批
#反垄断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垄断行为是一种违反竞争法规定的行为,其目的在于扩张自己的经济规模或形成对自己有利的经济地位。 垄断行为包括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更多>

    #垄断行为
    相关咨询
    • 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2-22
      垄断行为包括: 1、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2、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3、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 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有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12
      参考反垄断法,第三条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本法所称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本法所称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经营者集中是指下列情形:(一)经营者
    • 反垄断法的垄断行为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8-05
      垄断行为包括: 1、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2、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3、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 我国反垄断法规制的垄断行为有几种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7-20
      我国反垄断法规制的垄断行为有4种: 1.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2.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3.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4.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 我国反垄断法规制的垄断行为有哪几种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7-13
      我国反垄断法规制的垄断行为有4种: 1.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2.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3.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4.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