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适用及其相联系问题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5:53:04 286 人看过

一、怎样对刑法中“以上”、“以下”的含义进行补正解释

刑法第九十九条明文规定:“本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应当注意对此立法解释作出补正解释:一是刑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关于减轻处罚的规定,此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不应包括本数,是指低于法定刑幅度中的最低刑处罚。否则,减轻处罚与从轻处罚就会交叉重合,从而有违立法精神;二是刑法第六十九条关于数罪并罚的规定,即对于有期自由刑的并罚,应采用限制加重原则,“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其中的“以上”、“以下”也不应包括本数。举例而言,某犯因三罪分别被判处三年、五年、八年有期徒刑,如果这里的总和刑期“以下”包括本数,则对于该犯可以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六年。这一处刑结果等于适用并科原则;如果这里的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包括本数,则该犯可能仅被判处八年有期徒刑,从而与采用吸收原则无异。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吸收原则只适用于死刑、无期徒刑与有期自由刑的并罚;并科原则主要适用于主刑与附加刑以及不同种附加刑的并罚。如果对于举例中的多个有期徒刑采用并科原则,就没有体现法定的“限制”精神;而采用吸收原则,又无法体现“加重”的立法原意。故在适用限制加重原则予以并罚时,“以上”、“以下”也不应包括本数。

二、前罪受外国刑罚处罚的人再犯罪是否构成累犯

根据刑法第十条的规定,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实际上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二是依照我国刑法不应负刑事责任的。对于前者,可以将前罪刑罚执行完毕视为具备成立累犯的前提条件。对于后者,尽管在我国领域外犯罪并已经刑罚执行完毕,但由于这种行为在我国刑法中并未规定成罪,即不应负刑事责任,且我国对外国法院的刑事判决原则上是不予承认的,故其后在我国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不构成累犯。

三、如何掌握刑期起止日期的表述及折抵计算

(一)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案件的刑期计算与表述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案件,其刑期的起止时间,应当区分以下三种情况分别表述:

1.对于判决执行之日前已被先行羁押,且羁押期间没有间断的,应以被告人实际被羁押之日作为其刑期的起算日,然后根据所判刑期确定其刑期的终止日。

2.对于判决执行之日前未被先行羁押的,应以判决宣告之日作为其刑期的起算日,然后根据所判刑期确定其刑期的终止日。因为,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被告人,如果未被先行羁押的,判决宣告时必须对其予以收押,故收押之日就是被告人在刑期执行之日前被先行羁押的日期。

3.对于判决执行之日前已被先行羁押,但羁押期间有间断?即俗称抓了放、放了又抓?的,或者被先行羁押后又取保候审的,应以最后一次被羁押之日?取保候审的,即为宣判之日?作为其刑期的起算日,在此之前先行被实际羁押的期间应依法予以折抵,然后确定其刑期的终止日。

(二)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宣告缓刑案件的刑期计算与表述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宣告缓刑的案件,应当在判决主文中写明缓刑考验期的起算日,即应当在判决的刑罚之后,用括号注明:“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即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

(三)判处管制案件的刑期计算与表述

对于判处管制的案件,一般是在判决宣告之日将被告人交付执行,故判决宣告之日就是刑期的起算日,在此以前被先行羁押的期间应依法折抵,然后确定刑期的终止日。

(四)判处无期徒刑后减刑案件的刑期计算与表述

刑法明文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后依法减刑的案件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年,其起算日应当为无期徒刑判决的确定之日。判决确定之日,即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具体包括两种情况:

1.一审判决后被告人不上诉、检察院不抗诉的,法定十日上诉期满后的第一日即为判决确定之日。

2.一审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或检察院提出抗诉的,二审法院作出终审判决或裁定之日,即为判决确定之日。

(五)被采取强制措施前行政拘留等时间折抵刑期的问题

被判处刑罚的犯罪分子在被拘留或逮捕以前,因同一犯罪行为被有关组织行政拘留、扣留、留置盘问或者劳动教养的,应将其被实际剥夺人身自由的期间依法折抵刑期。原未折抵,现罪犯仍在服刑的,可补行折抵;已服刑期满的,则不必再作变动。

四、如何理解、掌握刑法中的有关范畴

(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认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要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对此,我国宪法已经作了明文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以下几种人员也应认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是受国家机关聘用、委托,实际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即从事公务的非在编人员;二是在乡级以上中国共产党机关或者人民政协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三是在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国有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如证监会、保监会、各级工、青、妇机关等?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二)准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

准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中,“委派”是指受上述国有单位的派遣,代表国有单位在非国有单位中行使一定的组织、领导、监督或管理职责。委派的形式是多样的,如任命、指派、推荐、提名等。非国有单位将所接受的“委派人员”安排到下属单位从事一定的管理职责,其劳动人事关系仍由国有单位管理或予以保留的,不影响对其国有单位委派人员的认定。

在具体认定中,有必要注意两点:1无论被委派的人是否具有干部身份,也不论是委派单位的原有职工,还是为了委派而从社会上招聘的人员,都可以成为国有单位委派人员。2应注意把国有单位委派人员与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区别开来。“委派”实际上是派遣某人作为代表到另一单位履行职责,被委派者担任一定的职务,在授权范围内独立从事公务,由此使委派与接收两个单位间发生固定的联系:“委托”则是一个单位将一定的事务交给某人管理,被委托者往往要以委托者的名义在委托的权限内进行活动,而且其活动结果一般由委托者承担责任。

(三)从事公务的人员的认定

从事公务是刑法上国家工作人员的本质特征,指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中,以及被上述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履行一定的组织、领导、监督和管理的职责。单从国有公司、企业层面看,从事公务的人员具体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在上述单位中担负组织、领导、监督和管理职责的人员。如厂长、经理、董事、监事等;二是具体负责某项工作,具有管理职责的人员,以对单位财物的合理使用、保值、增值具有一定的管理支配权限为特征。如上述单位中的会计员、保管员、采购员等。对于上述单位中仅仅对单位财物具有临时性保管义务的收银员、售货员等,因其属于从事劳务或服务性劳务的人员,应与从事公务的人员相区别。

在司法实践中,有些单位人员的职责分工不尽明确,如一人身兼会计、出纳等多项职责;有些人员的职务相同,但权限大小有别。在认定是否从事公务时,这些复杂情况不可一概而论,而需具体斟酌,即根据从事公务的基本特性,以所担负的职责是否具有管理性质为标准,实事求是地认定是从事公务的人员还是从事劳务的人员。对于有些公务与劳务性质确实难以分清的岗位或职责,宜按照刑法上的谦抑原则,作出对被告人有利的认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7日 21:1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会计员相关文章
  • 股权如何转让及其相关问题
    股权的转让:股东之间转让股权的,不需经过股东会表决同意,只要通知公司及其他股东即可,股权转让,是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东权益有偿转让给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权的民事法律行为。一、股权转让需不需要验资股权转让不需要验资。股权转让是公司股东依法将股东权益有偿转让给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权的民事法律行为。股权转让是一种物权变更行为。股权转让后,股东基于股东地位同时将公司的全部权利义务转让给受让人,使受让人成为公司的股东,取得股东权利。因此,股权转让合同自成立以来生效,无需验资。二、股权转让审批要多少时间股权转让符合条件的,一般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审批。股权转让是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东权益有偿转让给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权的民事法律行为。提交材料未体现和保护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的不能办理股权变更登记。三、大股东股权拍卖需要停牌吗?大股东股权拍卖不需要停牌。股权转让是公司股东依法将股东权益有偿转让给他人
    2023-04-05
    371人看过
  •  信息网络犯罪刑罚及其适用
    该罪行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需承担罚金责任。量刑标准包括实施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五万元以上、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二年内曾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受过行政处罚,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犯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还需要承担罚金的责任。量刑标准为:实施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的;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元以上的;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五万元以上的;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二年内曾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受过行政处罚,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帮 助 信 息 网 络 犯 罪 活
    2023-09-13
    300人看过
  • 略论自首的类型、相互关系及其法律适用
    自首是刑罚适用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这一刑事政策在刑法中的体现。正确地适用自首制度,对于鼓励和引导犯罪分子自动投案,改过自新,对于争取、挽救、改造犯罪分子中的多数,孤立、打击少数,分化、瓦解顽固的犯罪分子,从而有效地实施刑罚预防犯罪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自首的类型我国现行刑法对自首制度的规定属于总则分则双重立法例,即混合式立法设置,自首制度在刑法总则和分则中作了双重规定。一般情况下,刑法总则对自首制度的规定属于概括性规定,而刑法分则对自首制度的规定属于具体性规定,但分则规定适用于个别犯罪又不是对总则规定的简单性重复,它有着独特的功能作用。我国刑法将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准自首和特别自首。在刑法总则第67条第一款规定了一般自首?熁虺频湫妥允祝牎5、诙?款规定了准自首?熡殖品堑湫妥允住(8)厥庾允住?“余罪自首”?牐煌?时,在分则第164条第三款、第390条第二款、第392
    2023-06-11
    123人看过
  • 刑罚和民罚的区别及其适用范围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刑事处罚和民事处罚的区别在于:1、刑事处罚是国家在追究犯罪分子的责任,民事处罚是受害人在追究加害人的责任;2、刑事处罚具有惩罚性,民事处罚具有损害补偿性;3、刑事处罚的原因是行为人做出了犯罪行为,违反了刑法,民事处罚的原因是,受害人被侵犯了合法的民事权益。民事和商事的区别第一,民事和商事活动在主体方面存在一定区别。民事法律主要是调整公民之间关系的规范,因此所有公民都可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但商法则不然,它是调整作为商人的那一部分公民之间或那一部分公民与公司以及公司之间的规范,因此,并非所有公民都可成为商法关系的主体。这就意味着,民一庭的法官与民二庭的法官有可能面临的是性质不同的当事人。第二,商事和民事活动在客体方面也存在一定区别。商法所调整的对象显然与民法不同。具体说,前者调整的对象主要是象买卖这样的贸易活动,权利义务标的一般是商品;而后者则是所有涉及人身关
    2023-07-01
    177人看过
  • 探究复婚的内涵及其相关问题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复婚指的是在夫妻离婚后,双方又自愿恢复夫妻关系,复婚是一种法律行为,如果男女双方离婚后又自愿要求恢复夫妻关系的,说明双方的感情并未完全破裂,或造成离婚的原因已被消除,因此法律允许双方重新确立婚姻关系。因此对于复婚的认定,一般是根据上述的法律规定进行认定和处理的复婚程序是怎样的复婚,也是一种法律行为,是指离婚后的男女双方又自愿恢复夫妻关系。复婚也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结婚条件,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登记,其程序基本适用结婚登记程序。同时,离婚后,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复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按照登记程序办理登记,发给《结婚证》,收回《离婚证》。只有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夫妻关系才算合法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三条离婚后,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婚姻关系的,应当到婚姻登记机关重新进行结婚登记。
    2023-07-11
    156人看过
  • 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其他相关问题
    (一)如何认识我国《公司法》第20条和第64条的关系?我国《公司法》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确认并不仅仅表现为《公司法》的第20条,第64条也是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规定。《公司法》第64条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的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对于这两条的适用范围及相互关系,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第20条的规定不适用于一人公司,对一人公司的法人人格否认只能适用第64条的专门规定;有的则认为第64条规定只适用于一人公司,而不能适用于非一人公司。对此,我的理解是:第20条作为公司法总则部分的规定,可以适用于一切公司,当然包括对一人公司的适用。这也就是说,一人公司除因违反第64条的规定被否认公司人格外,违反第20条的规定(即一人公司股东有其他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行为)亦可被否认公司人格,这一效力不仅取决于第20条在《公司法》总则中的地位
    2023-06-15
    264人看过
  • 党员权利与义务的本质及其相互联系
    1、党员的义务包括:认真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2、党员的权利包括:参加党的有关会议。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论述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义务,反之亦然。法是以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运作的行为规范。法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个人、组织(法人)及国家(作为普通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还包括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在依法执行公务时的职权和责任。它明确地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必须怎样做;禁止怎样做。必须做的未做,禁止做的做了,就要追究法律责任。所以,立法机关代表人民做这样的规定时,要力求符合客观规律,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1、法律关系中的对应关系
    2023-07-17
    381人看过
  •  论伪劣农药罪的刑罚及其适用
    这段内容讨论了销售伪劣农药罪的刑罚问题。根据销售额的不同情况,刑罚也会有所不同。如果销售额在50%至2倍之间,则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或单处销售额50%至2倍的罚金。如果销售额导致的生产损失重大,则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或单处销售额50%至2倍的罚金。如果销售额导致的生产损失特别重大,则处以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以或单处销售额50%至2倍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果行为人已经构成了销售伪劣农药罪既遂,那么应该根据情况来决定刑罚。如果销售额在50%至2倍之间,那么应该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或单处销售额50%至2倍的罚金。如果销售额导致的生产损失重大,那么应该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或单处销售额50%至2倍的罚金。如果销售额导致的生产损失特别重大,那么应该处以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以或单处销售额50%至2倍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3-09-11
    115人看过
  • 窝藏、包庇罪的相关问题及其认定
    一、行为对象是“犯罪的人”。首先,“犯罪的人”应从一般意义上理解,而不能从“无罪推定”的角度做出解释。易言之,虽然包括严格意义上的“罪犯”,但不是仅指已经被法院做出有罪判决的人。其次,已被公安、司法机关依法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成为侦查、起诉对象的人,即使事后被法院认定无罪的,也属于“犯罪的人”。再次,即使暂时没有被司法机关作为犯罪嫌疑人,但确实实施了犯罪行为,因而将被公安、司法机关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成为侦查、起诉对象的人,同样属于“犯罪的人”。最后,实施了符合客观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但没有达到法定年龄、不具有责任能力的人,原则上属于“犯罪的人”。但如果行为人确定、案件事实清楚,公安、司法机关不可能介人刑事司法活动,对这类“犯罪的人”实施所谓窝藏、包庇的行为,不成立犯罪。例如,12周岁的甲杀害乙,案件事实清楚,公安机关不可能立案侦查:窝藏甲的行为,不成立窝藏罪。概言之,对于本条中的“犯
    2023-04-15
    214人看过
  • 猥亵罪的相关法律问题及刑罚程度
    犯猥亵罪怎样判刑要依据犯罪情节而定,依据刑法的规定,猥亵罪情节严重最高可判处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所谓猥亵,是指以刺激或满足性欲为目的,用性交以外的方法实施的淫秽行为。猥亵罪只指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违背男性女性或者儿童的意志,强制猥亵男性女性或者儿童,并且情节严重构成犯罪。什么才算猥亵罪?1、与一般猥亵的界限首先,要将强制猥亵、侮辱妇女行为与非强制性猥亵、侮辱妇女行为区分开来,本法只惩罚以强制方法猥亵、侮辱妇女的行为,对于非强制性的猥亵、侮辱妇女行为不能视作犯罪。其次,并非任何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的行为都构成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本条对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构成虽然未规定“情节严重”之要件,但不能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强制猥亵、侮辱妇女行为亦视作为犯罪。2、“无法抗拒”的状态定性强制猥亵妇女一般都是利用暴力手段使妇女不能抗拒,或者对妇女采取胁迫,即精神上的强制,使妇女不敢抗拒的手段来
    2023-07-03
    266人看过
  • 罚金刑适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一、司法机关认识不到位,不注重对犯罪嫌疑人财产状况的调查人民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大量适用刑,不过情况却并不理想。其中的原因,除法律规定原则性较强、操作性不够,犯罪人自身的经济条件和人身的特殊性等外部因素,司法机关在适用罚金刑时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司法机关对罚金刑执行的重要性的认识是否到位,决定了罚金刑能否最终得到有效地执行。首先,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财产状况的了解掌握上更具优势,在侦查阶段即可对可能适用罚金刑的犯罪嫌疑人的财产进行深入调查,并依法采取扣押、冻结等措施。因此,侦查机关对罚金刑认识是否到位,对罚金刑的执行起到关键的作用。目前,侦查机关对此工作未给予足够重视,在认识上普遍存在着重视侦查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轻查处犯罪分子财产状况的现象,缺乏将查处犯罪事实与查明财产情况结合起来的办案思维,并错误地认为罚金刑只是法院的事情,而将这一工作交给了法院,以至于在犯罪分子被侦查部门抓获以后,经常发生
    2023-05-05
    425人看过
  • 民事权利的概念及其它相关问题
    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和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某种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民事权利可以分为两类:1、人身权又称非财产权,是指不直接拥有财产的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割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2、财产权是指直接反映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和知识产权。民事主体民事权利的分类1、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人身权,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2、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支配权,是指主体对权利客体可直接加以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都属于支配权。请求权,是指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抗辩权,广义上是指抗
    2023-07-16
    243人看过
  • 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及法律适用问题
    (一)事实劳动关系界定及其表现形式实践中,事实劳动关系实际上是相对于劳动法中劳动合同所调整的劳动关系而言的,界定事实劳动关系必须把握劳动合同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实质。因此,事实劳动关系应当是指相对于劳动合同所调整的劳动关系而言,双方当事人在建立劳动关系(一)事实劳动关系界定及其表现形式实践中,事实劳动关系实际上是相对于劳动法中劳动合同所调整的劳动关系而言的,界定事实劳动关系必须把握劳动合同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实质。因此,事实劳动关系应当是指相对于劳动合同所调整的劳动关系而言,双方当事人在建立劳动关系或变更劳动关系时,不符合劳动合同成立的形式要件(一般表现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双方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形成隶属性的劳动关系状态。事实劳动关系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无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二是双重劳动关系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三是无效劳动合同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但实际上,对无效劳动合同
    2023-06-10
    490人看过
  • 运输毒品罪的刑罚适用问题
    对于运输毒品犯罪,要注意重点打击指使、雇佣他人运输毒品的犯罪分子和接应、接货的毒品所有者、买家或者卖家。对于运输毒品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组织、指使、雇佣他人运输毒品的主犯或者毒枭、职业毒犯、毒品再犯,以及具有武装掩护、暴力抗拒检查、拘留或者逮捕、参与有组织的国际毒品犯罪、以运输毒品为业、多次运输毒品或者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按照刑法、有关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实际掌握的数量标准,从严惩处,依法应判处死刑的必须坚决判处死刑。毒品犯罪中,单纯的运输毒品行为具有从属性、辅助性特点,且情况复杂多样。部分涉案人员系受指使、雇佣的贫民、边民或者无业人员,只是为了赚取少量运费而为他人运输毒品,他们不是毒品的所有者、买家或者卖家,与幕后的组织、指使、雇佣者相比,在整个毒品犯罪环节中处于从属、辅助和被支配地位,所起作用和主观恶性相对较小,社会危害性也相对较小。因此,对于运输毒品犯罪中的这部分人员,在量刑标准的把握上
    2023-06-25
    456人看过
换一批
#会计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会计员
    相关咨询
    • 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及其适用问题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09
      诉讼时效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时开始计算。分为三种情况:一般诉讼时效为二年;下列的诉讼时效为一年(身体受到伤害;延付或拒付租金;寄有财物被丢失或损坏的;法律对时效有特别规定:(如产品质量法中规定的二年;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的三年)
    • 股权如何转让及其相关问题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16
      股权的转让:股东之间转让股权的,不需经过股东会表决同意,只要通知公司及其他股东即可,股权转让,是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东权益有偿转让给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权的民事法律行为。
    • 引起了一系列其他相关问题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23
      先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公司。
    • 罚金减刑与获得减刑的关系以及罚金相关的问题是什么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15
      对于缴纳罚金与获得减刑的关系,刑法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2014年6月1日生效)第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减刑、假释案件,除应当审查罪犯在执行期间的一贯表现外,还应当综合考虑犯罪的具体情节、原判刑罚情况、财产刑执行情况、附带民事裁判履行情况、罪犯退赃退赔等情况。”据此,财产刑(罚金是财产刑的一种)执行情况将会影响到减刑。
    • 的继承涉及哪些适用问题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07
      一、涉外结婚的法律适用原则我国《民法通则》第14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外国人结婚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由此可见,我国对于不同国籍的当事人之间的结婚问题,采用行为地法的原则。不论是结婚的实质要件还是形式要件,均以婚姻缔结地所在国家(地区)的法律作为准据法。具体说来,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在我国境内结婚的,适用我国法律的规定;在我国境外结婚的,适用当地国家(地区)法律的规定。在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