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权是宪法第41条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的政治权利。妇女的监督权是指作为我国公民的妇女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由于国家机关或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其权利而受到损失的,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具体地说,我国妇女依法享有的监督权可分为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和取得赔偿权六项基本权利。
批评权是指妇女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有提出不同意见并予以批评的权利。
建议权是指妇女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建议性意见的权利。
申诉权是指妇女依法享有在遭受到国家机关的不当处分或者罚款,以及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要求减轻处分或者处罚,重新处理或者平反,纠正对其不公正待遇的权利。
控告权是指妇女依法有权对在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或因工作中的疏忽和其他不正当行为损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时,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控诉和告发,要求制裁有关的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保护自身和其他人的合法权益,或者要求取得赔偿的权利。
检举权是指妇女依法有权对国家机关和国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机关检举揭发的权利。
为了保障妇女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我国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刑法等法律都作了特别规定。根据宪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有关国家机关对妇女的批评和合理建议应当听取和采纳;对于妇女的申诉、控告和检举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压制或者打击报复,否则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或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
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我国妇女享有哪些权益
72人看过
-
我国关于怀孕期间妇女权益的保障
71人看过
-
我国宪法的监督权属于
107人看过
-
保障妇女权利的法律及措施
279人看过
-
我国妇女的法律权利有哪些
444人看过
-
妇女权益保障法哺乳期是如何规定的
154人看过
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一)被处五十元以下罚款,被处人对罚款无异议的。 (二)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照本法的... 更多>
-
国家规定的法律对妇女是如何保障劳动权利的西藏在线咨询 2023-06-12《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妇女的劳动权益作了如下规定:第二十一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第二十二条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作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禁止招收未满十六周岁的女工。第二十三条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在分配住房和享受福利待遇方面男女平等。第二十四条在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应当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不得歧视妇女。第二十五条任
-
我国制定了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17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分清个人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共同财产,坚持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照顾无过错方,尊重当事人意愿,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合情合理地予以解决。”
-
我国法律保护妇女的人身权利如何规定?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12《妇女权益保障法》对于妇女的人身权利作了如下规定:第三十三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人身权利。第三十四条妇女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非法手段剥夺或者限制妇女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妇女的身体。第三十五条妇女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禁止溺、弃、残害女婴;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妇女;禁止用迷信、暴力手段残害妇女;禁止虐待、遗弃老年妇女。第三十六条禁止拐卖、绑架妇女;禁止收
-
妇女权益保障法律制度如何为妇女提供保护?青海在线咨询 2024-12-01妇女的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荣誉权、人格尊严等各项权利都受到保护。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如果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被侵害人可以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被侵害人可以向妇女组织投诉,妇女组织应当要求有关部门或单位查处,保护被侵害妇女的合法权益。妇女的人身权是指妇女依法享有的,与妇女自身不可分离
-
如何保障妇女劳动者的就业权利,保障妇女就业权利的途径和法律依据澳门在线咨询 2022-02-141、强调男女就业平等。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是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权利的一个主要方面,包括妇女同男子一样享有相同的就业机会的权利,享有相同的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 2、强调对妇女就业权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凡是适合妇女从事劳动的岗位或工种,用人单位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这是侧重于从劳动岗位上保护妇女就业; (2)凡是适合妇女从事劳动的岗位或工种,用人单位在招收职工时,不得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