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独资企业的拆迁赔偿款在搬迁过程中不会计入当时期应纳的税所得额中,即搬迁期间内不缴纳企业所得税,但当完成企业搬迁之后,在完成搬迁的年度内,开始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没有固定资产置换、改良、技术改造或者购置其他固定资产的计划或者项目报告的,搬迁收入加上变卖被拆迁的各类固定资产收入,五年内搬迁完成的,企业搬迁收入按上述规定处理。根据搬迁进度,可在计划搬迁的下一年起五年内确认收入。
个人独资企业所得税怎么征收
个人独资企业所得税征收标准有以下几点:
1、个人独资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是缴纳个人所得税;
2、采用查账征收方法的,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根据个人所得税确定的税率表中对应的税率计算应纳税款;
3、采用核定征收方法的,采用按企业销售收入乘上应税所得率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根据个人所得税确定的税率表中对应的税率计算应纳税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对因政府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性原因,企业需要整体搬迁处置相关资产而按规定标准从政府取得的搬迁补偿收入或处置相关资产而取得的收入,以及通过市场(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应按以下方式进行企业所得税处理:
(一)企业根据搬迁规划,异地重建后恢复原有或转换新的生产经营业务,用企业搬迁或处置收入购置或建造与搬迁前相同或类似性质、用途或者新的固定资产和土地使用权(以下简称重置固定资产),或对其他固定资产进行改良,或进行技术改造,或安置职工的,准予其搬迁或处置收入扣除固定资产重置或改良支出、技术改造支出和职工安置支出后的余额,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二)企业没有重置或改良固定资产、技术改造或购置其他固定资产的计划或立项报告,应将搬迁收入加上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变卖收入、减除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和处置费用后的余额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企业利用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购置或改良的固定资产,可以按照现行税收规定计算折旧或摊销,并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四)企业从规划搬迁次年起的五年内,其取得的搬迁收入或处置收入暂不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在五年期内完成搬迁的,企业搬迁收入按上述规定处理。
-
企业所得税的损失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274人看过
-
所得税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
221人看过
-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福建外资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189人看过
-
企业所得税调整对企业影响分析
240人看过
-
企业拆迁对原房产税的影响?
163人看过
-
企业所得税税率对小微企业有何影响?
224人看过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范围比公司所得税大。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即所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内资企业或其他组织,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 更多>
-
个人所得税税率下调对企业的影响河南在线咨询 2022-12-14从经济理论来看,减税并不必然导致税收减少。据“拉弗曲线”理论,税收收入与税率变动的关系是一条抛物线,在抛物线顶点的左边,税率提高,税收收入增加,在顶点的右边,税率继续提高,税收收入却下降,其中的奥秘在于税率高达一定数值时会侵蚀到税源,市场中的厂商考虑到纳税严重影响利润时,就会退出生产领域,这样纳税人数量减少,自然税收收入会下降。相反,税率降低可以吸引厂商进入市场,从而扩大税基,纳税人数量增加,税收
-
-
企业所得税征收私营独资企业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09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主体只要求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因为不具有法人资格,只要求投资人缴纳个人所得税。其中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
企业拆迁对企业的影响有哪些河北在线咨询 2021-10-19拆迁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一般有两个方面。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规模小,证明书不完整,没有完整的纳税记录,评价的补偿结果可能低,最后得到的补偿可能不合理。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征收者对于大型企业的撤除,有可能给予货币补偿和土地重建两种配置方式,但中小企业一般只采用货币补偿方式,不提供配置地重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无法继续生产经营,只能自己另找土地重建,成本更高,影响企业未来的经营,延误企业的长期发展。中小企业遇
-
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区别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08简单来说个人独资企业是依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设立的经营实体;而个体户是依据《个体工商户条例》经工商部门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个人或家庭。两者均要根据个人资产对其承担无限责任。但个独在企业形态上更接近有限责任公司,而个体户更加注重于自然人参与商业活动行为。就两者的出身而言,个独依据的是“法”,而个体户是“条例”,因此有些企业在两者之间选择合作时,会更倾向于个人独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