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2)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3)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4)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5)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宣判)。
一、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的合同无效。
(二)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的合同无效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四)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
(五)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
二、请求法院确认合同无效的起诉书中应载明哪些内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三、请求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应准备哪些材料?
1、起诉书;
2、证据材料;
3、原告身份证以及证明被告的资料;
4、如委托他人诉讼,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
5、如委托律师诉讼的,则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律师事务所接收委托的证明、函件和律师证复印件。
四、合同生效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何时能确认合同无效,购销合同无效法院会如何处理
406人看过
-
合同无效该如何确认无效合同确认中要注意什么
449人看过
-
法院是否有权审理此案件?如何确认合同的有效性?
173人看过
-
如何确认无效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怎么处理
78人看过
-
施工合同被法院判定无效,如何确认工程价款?
376人看过
-
合同被法院确认为无效,责任归属何方?
356人看过
确认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从而损害国家利益的;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是第三人利益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 更多>
-
合同被确认无效了,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标的是如何去法院确认的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20标的指的是标的物,也就是指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物品、金钱、义务、均可以成为合同的标的物。标的额也就是案件中物品的价值,金钱的数目。 二、标的额怎么计算 在当事人双方或一方全部没有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下,发生纠纷起诉至法院的,如当事人在诉讼请求中明确要求全部履行合同的,应以合同总金额加上其他请求额作为诉讼标的额,如当事人在诉讼请求中要求解除合同的,应以其具体的诉讼请求数额来确定诉讼标的额。
-
合同无效如何确认, 哪些情况下可以确认合同无效, 如何确认合同无效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14一、如何确认合同无效有以下五种情况可以确认合同无效: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订立合同,双方当事人应以平等主体身份,协商约定,其合同中约定的每一条款,都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一方以欺诈的方式,在对方当事人不明其具体情况下和受一方当事人胁迫,在无奈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不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其合法权益肯定会因此而受到损害,这种合同不受法律保护,是无效的。2、恶意串通
-
合同确认无效法院会受理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3-08-10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法院会受理。 合同当事人对合同效力有争议的,可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确认合同效力。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起诉条件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
如何区分法院确认合同无效或者第三人无效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25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附范文一则:起诉状原告:XX,男,XX年月日出生,现住某市甲区某街道号.被告:XX,男,年月日出生,现住某市乙区某街道号.诉讼请求:1、2、事实与理由:此致XX人民法院起诉人:年月日
-
合同无效如何确认无效合同确认时要注意什么广东在线咨询 2023-11-20要注意: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