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人诽谤能否起诉诽谤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0 19:10:39 266 人看过

遭人诽谤情节轻微的,按照民事侵权处理;情节严重的,应按照侮辱罪提起诉讼。

一、网络暴力致死怎么判

目前还没有关于网络暴力的相关刑事立法。网络暴力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网络暴力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要承担侵权责任,构成犯罪的,按诽谤罪、侮辱罪追究刑事责任。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遭遇侮辱诽谤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应对

遭遇侮辱诽谤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处理:

一、与侵权人协商,要求其停止侮辱诽谤行为,并为自己恢复名誉,向自己赔礼道歉,并赔偿自己因此受到的损失。

二、如果无法协商解决的,则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三、被侵权人也可以直接报警处理。

四、如果对方的侮辱诽谤行为情节严重已经构成犯罪的,则被侵权人可以直接提起刑事自诉。

三、抖音骂人能立案吗

在抖音上辱骂他人的,一般情节轻微,不予立案。若清洁严重,构成侮辱罪的,公安机关则可以予以立案。《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21:3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诽谤罪要诽谤几次才能定罪
    诽谤罪要如何定罪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
    2023-06-03
    441人看过
  • 诽谤和诽谤罪的区别
    诬陷罪即诬告陷害罪和侮辱诽谤罪的区别主要表现为:1、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2、侮辱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一、污蔑罪是什么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污蔑罪名,侮辱诽谤情况比较严重,可能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应当立案。诽谤罪是情节犯,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诽谤罪,予以立案追究。犯诽谤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二、如何认定
    2023-03-08
    297人看过
  • 诽谤罪多少句算诽谤
    法律综合知识
    在评断诽谤罪是否成立时,并不仅仅依据发表的言论的数量,而应该将其内容、传播途径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等多种因素进行全面且深入的考虑与评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相关条款规定,诽谤罪得以认定的基本条件如下所示:首先,实施了用暴力或其他不当手段对他人进行公开侮辱或者恶意捏造虚假信息诋毁其信誉的行为;其次,情节严重。这里所指的“情节严重”,不仅包括诽谤言论本身的恶劣程度,还包括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使用的手段是否恶劣等多方面因素。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通过言论数量来确定是否构成诽谤罪。若需对特定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则必须充分掌握案件的详细情况及其相关证据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
    2024-08-20
    257人看过
  • 诽谤罪到底能不能起诉别人
    诽谤罪是一种能够赋予受害者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该权利通常针对蓄意捏造并且扩散虚假陈述之人士。若这些虚假陈述明显有意图影响您的个人声誉和自我评价,并且情节相当严重,那么您便享有向司法系统起诉相关责任人的权利。然而,在此过程中,控告方必须提供充足且有力的证据,以证实被告的确进行了诽谤行为并导致了不可逆转的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7-31
    353人看过
  • 诽谤一定是诽谤罪吗
    法律综合知识
    一、诽谤一定是诽谤罪吗谣言并并非等同于诽谤罪行。实际上,诽谤行为可以归类为民事侵权或者刑事犯罪,具体的区分将取决于其恶劣程度以及产生的负面影响力。当诽谤行为导致受害人声誉受损时,受害方有权发起民事诉讼,以寻求相应的经济赔偿。然而,仅有在诽谤行为达到严重程度,足以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认定为刑法中所规定的诽谤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诽谤一个人强奸构成诽谤罪吗确实如此,诽谤他人的行为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犯罪行为,其特点在于行为人故意
    2024-07-13
    133人看过
  • 遭遇匿名诽谤
    前两天,局长夫人找到我说有人发匿名短信,内容是局长生活作风不好,和我开房间。据悉这条短信已发给很多人,我们都很气愤,因为这是莫须有,然后也怀疑了一些人,但是没有证据。现在只查到这个发信息的电话号码的人名,其他没有什么线索,请问我该怎么办?据局长夫人说,以前也受到过这样的短息,只是单说M局长不好,未提及我的名字,查过,未果。会不会是同一人所为?而且我是一个刚刚工作3年的女生,还没有结婚,工作中和人际都很好,尤其和局长夫人及女儿、侄女(也在我们单位上班),局长年前也找我谈话,说因为我的工作表现好能力强要提拔我,是不是因为这个有的人想陷害,请各位律师帮帮忙,我该怎么办,我认为名声就是我的生命,我该怎么保护自己,怎么回复我的名誉,讨回我的清白?顺便说一下我工作环境的大致情况:我单位是##院,隶属于##局,局设有局长1人,副局长3人,其中一个副局长主管我们院,暫以M局长代替,M局长也是近年提拔,也是
    2023-06-08
    403人看过
  • 如何告学生诽谤他人诽谤罪
    一、如何告学生诽谤他人诽谤罪若欲指控学生犯下诽谤他人之罪,首要之务在于满足诽谤罪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即行为人实施了捏造事实并予以散布从而诽谤他人的行为,而此外行为人的行为亦需达到“情节严重”这一特定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明确规定,倘若学生的行为符合上述所有条件,则受害者有权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以期追究学生的刑事责任。然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受害者必须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实学生的行为确实构成了诽谤罪。若受害者在提供证据方面存在困难,人民法院可依法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必要的协助。若学生的行为对社会秩序及国家利益造成严重威胁,即便受害者并未提起诉讼,司法机关仍有权主动介入调查处理。然而,若学生的行为尚未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或者受害者并未提起诉讼,根据该法律条款的具体规定,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此类案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
    2024-07-09
    211人看过
  • 公司被诽谤是否可算诽谤罪
    作为具有法律人格的企业实体,通常情况下,它们并不被视为可成为诽谤犯罪的实施主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如此,公司仍然可能因为他人的恶意诋毁而承受经济上的重大损失或出现其它严重侵害其利益的状况。若情节恶劣到一定程度,甚至可能触及“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这一严重刑事责任。具体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此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任何自然人若通过编制以及传播虚假事实、言论来侵犯他人的商誉以及产品名誉,给他人带来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者,将面临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罚,同时还需承担罚金的民事赔偿责任。在进行相关法律判断时,我们必须全面考量行为人的主观意图、所传播的虚假信息的性质与严重性、以及由此引发的实际损害结果等诸多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
    2024-08-08
    356人看过
  • 什么情况下能告人诽谤,诽谤起诉书怎么写
    什么情况下能告人诽谤诽谤属于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当事人可以报警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2023-12-08
    165人看过
  • 诽谤别人偷东西是诽谤罪吗
    诽谤别人偷东西是否是诽谤罪是诽谤罪。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构成要件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客观方面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
    2023-06-03
    202人看过
  • 诽谤个人名誉是不是诽谤罪
    若已确凿证实针对个体声誉实施了涉嫌诽谤的行为,那么便有可能构成诽谤罪,然而,这需满足一系列特定条件方可成立。所谓诽谤罪,乃是行为人成心编造并大肆传播虚假信息,这些信息足以贬低他人的人格尊严,损害其名誉,且情节严重者方能构成此罪。在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构成诽谤罪时,我们必须全面考量该诽谤行为所采用的手段、所包含的内容、传播的广度以及对受害人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倘若仅仅是轻微的、偶尔发生的一般性诋毁,或许尚不足以构成诽谤罪,但却依然可能触及到民事侵权的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17
    294人看过
  • 什么样算是诽谤他人诽谤罪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恶意捏造并肆意扩散有关虚假的事实以至于严重削弱受害者的个人形象和信誉度的行为,将被判定为诽谤罪。这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这种行为往往是在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支撑的情况下盲目编造出对方的负面消息,然后进行大规模、大范围地宣传,从而使对方的整体社会声誉遭受严重损害。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所有的诽谤行为都会被认定为犯罪,若其情节较为轻微,则有可能仅涉及到民事侵权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02
    76人看过
  • 可以告诽谤的人诽谤
    法律综合知识
    依据我国现行《民法典》民事诉讼部分第一百二十二章之规定,倘若当事人遭受任何形式的诽谤指控,则该当事人将具有作为原告与相关纠纷案件存在直接利害关系的法律地位。当此类诽谤行径对其声誉产生负面影响时,便具备作为原告向法庭提起诉讼的资格。此外,还必须成立明确的被告一方,亦即实际实施诽谤行为之人;并需明确提出具体的诉讼请求及事实验证、实体理由,阐述所受诽谤及其对自身在公众中的名誉所产生的实际损害;而对于审理案件的司法机关而言,该类案情尚属法院民事诉讼受理职责范畴之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024-08-21
    79人看过
  • 遭人诽谤如何取证
    法律综合知识
    具体可以通过收集遭人诽谤时的录音录像,在场的其他人的证言,诽谤的短信、聊天文字记录等证据来予以证明。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应当判处相应的刑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4-13
    15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受她人诽谤诽谤起诉费用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3
      诉讼费:(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
    • 诽谤他人诽谤他人罪
      湖南在线咨询 2021-12-05
      诽谤罪,即故意捏造和散布虚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这种犯罪的构成,客观要件有三:(1)必须有捏造某一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2)必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3)诽谤行为必须针对特定人群,但不必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中知道受害者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的,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
    • 遭到朋友恶意诽谤,可以判诽谤罪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17
      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2、客观要件 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
    • 被别人说诽谤,诽谤可以定为诽谤罪吗?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10
      诽谤罪说别人坏话不一定都构成诽谤。诽谤罪概念及其构成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主要构成特征如下: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2、客观要件。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
    • 诽谤罪如何起诉,诽谤罪起诉是到法院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15
      首先很同情你朋友的遭遇,希望她能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诽谤罪起诉程序如下: 提起自诉,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他们的诉讼代理人在法定的起诉时效期限内,可以用书面或口头的方式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自诉一般用书面的形式,即应当制作并向法院呈递刑事自诉状。但是,自诉人书写自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告诉,由人民法院工作人员作出告诉笔录,向自诉人宣读,自诉人确认无误后,应当签名或盖章。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