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段内容讲述了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处理方式。如果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裁决。如果末成年人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则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愿意承担监护责任且经同意的其他亲属、朋友担任监护人。
如果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应该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进行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末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指 定 监 护 人 的 法 律 规 定 是 什 么 ?
指定监护人的法律规定在《民法典》中有着明确的规定。根据第一千零二十七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需要经过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此外,《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八条规定了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配偶父母;(三)其他近亲属;(四)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需要经过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综上所述,指定监护人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民法典》中,明确了不同情况下监护人的担任顺序和需要经过的同意程序。
监护人的指定主要依据《民法典》规定,若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裁决。若未成年人的父母已故或无监护能力,则由近亲属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若仍无法确定,则由相关部门指定监护人。监护人应按照顺序担任,且需要经过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末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同意。
-
离婚后如何申请获得监护人资格?
198人看过
-
监护人监护资格被撤销谁来抚养孩子
185人看过
-
监护人资格有哪些,不得作为监护人的人
449人看过
-
监护人打孩子到底要不要撤销监护人资格
233人看过
-
艾滋病人能否获得孩子的抚养和监护权?
282人看过
-
怎样才有资格做监护人
444人看过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
怎样判孩子是否获得父母监护权湖北在线咨询 2023-07-26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怎样才能获得监外执行的资格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10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于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或者妇女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的婴儿,不适宜在监狱或其他劳动改造场所执行刑罚,可暂由罪犯原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执行,并由罪犯原属的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协助监督的一种特殊刑罚执行方法。
-
奶奶能获得孩子的监护权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2-09-13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
2022年如何获得孩子监护权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141.承继取得:生父母离婚后又各自再婚,取得孩子抚养权的生父母的第二任配偶,即孩子的继父母通过婚姻关系取得孩子的监护权。 2.通过双方协商获得孩子的监护权,协商不成,可以由法院进行判决。法院根据孩子实际支出、当地的生活水平及双方经济状况综合认定监护权的归属。 《民法典》第二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
离婚的话如何获得孩子的监护权河南在线咨询 2023-06-04可以拿出自己更有利于争取孩子监护权的证据,对于对孩子监护权的归属,是以未成年孩子的最佳利益做考虑,不能想当然判给父亲或者母亲,法官在衡量未成年孩子监护权归属,主要是根据孩子的年龄、性别、健康情况、孩子意愿与人格发展需要,以及父母的年龄、品行、经济能力、职业、父母保护教养孩子的意愿及态度、对孩子的教养计划、与孩子的互动与感情状况等种种因素,作为判断孩子监护权的依据。 当然如果父母都不适合行使监护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