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是小问题,二审法院如此认定,说明这个案件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是有问题的。二审法院依法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是有法律依据的。发回原审法院后,原审法院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一审法院重审后做出的判决依法仍可以上诉。
根据法律规定,原审人民法院对于上级人民法院按照上诉程序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是否改判,根据案件查明的证据和事实确定。
二审的方式有哪些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其它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对事实清楚的,可以不开庭审理。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
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者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
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冻结被告人的财产。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或者检察院可以申请法院采取保全措施。法院采取保全措施,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
在刑事诉讼中,一般情况下二审就意味着审判的终结,意味着判决的生效。但是,如果一审和二审的案件确实有错误而影响公正的判决时,当事人可以申请提起审判监督程序。这也是司法公正在程序方面的不更换。
发回重审的案件更换合议庭的逻辑是既然原合议庭作出了错误的判决,那么再由这个合议庭或者法官来审理,难免还会再犯第二次同样的错误。
原合议庭成员可能因为各种理由坚持之前的观点,会导致发回重审失去意义,因此予以整体更换。
但是检察院不同。
根据检察一体原则,起诉的主体是检察院,检察机关具体指派某个检察官或者检察办案组承担具体的检察起诉工作。
无论指派哪个检察官,也无论检察官个人是什么立场,起诉书上面的内容都是不能变的,检察官都得按照起诉书的内容来发表指控意见。所以,检察官是不用换的。
-
二审法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重审一审法院是否能够以其它罪审判
135人看过
-
法院刑事一审判决时间
387人看过
-
一审刑事案件是不是在二审法院先宣判
54人看过
-
刑事案件法院重审的情况
175人看过
-
嫌疑人上诉后刑事二审会改判吗
379人看过
-
一审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上诉后,二审法院怎样处理
493人看过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由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或人民检察院所提起的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引起的物质损失的赔偿而进行的诉讼。 这种诉讼旨在保护被害人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物质损失,并为其提供... 更多>
-
民事案件二审判决后,原审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后,还能向上一级申诉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30可以申诉。 《民诉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上述条款是对当事人上诉权的规定。按照上述规定,从接到判决书当天计算,如果当事人不服判决,在十五天内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
-
一审法院判决事实清楚,二审法院会维持原判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2-091、在一审中不存在所谓的”维持原判“的判决,只有在二审中才存在维持原判的情况。2、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如果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就会以判决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也就是说二审法院判决维持原判的条件是:原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
起诉后法院为什么一审判决书无法事实不清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13【1】《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 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2】“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是当事人上诉到二审法院后,二审法院经过审理,认定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裁定撤去原判决。可以
-
刑事案件二审被法院重审后法院还能再开庭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07不可以,应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的规定,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刑事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而不可以由胡合议庭继续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八条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对于重新审判后的判决,依照本法第二百一十六条、第二百一十七条、第二百一十八条的规定可以上诉、抗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