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发生的诉讼关系。
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或者说,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得各种关系的总和。
诉讼参与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等。
二、民事诉讼会因为送达而停止吗
1、法律规定的送达顺位与社会发展不适应。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首先应当采用直接送达与留置送达,在上述两种方式送达有困难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委托送达或邮寄送达。然而目前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突出,案件承办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单独为案件直接送达,因此,法院多以邮寄送达作为第一送达方式。
2、法律规定不完善。
(1)送达地点单一。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以当事人住所地为送达地,受送达人的经营场所等地不是受送达地。
(2)签收人范围过窄。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送达签收人限于同住的成年家属或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对于有相当识别能力的同居人或受雇人员则不属送达签收人之列。
(3)法律没有对躲避送达行为规定必要的制裁措施。
3、留置送达的条件过于严格。留置送达的条件是:受送达人拒绝签收诉讼文书,必须有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见证。由于基层组织界限难以把握,对于农民工、外来暂住人口等人员的基层组织难以确定。同时,是否到场见证,完全取决于基层人民组织人员的自觉,对于不愿或不配合法院送达的情况下,法院无能为力。
-
民事诉讼中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吗
328人看过
-
民事诉讼公告期满15日视为送达吗
62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止送达部门必须要通知当事人吗?
198人看过
-
民事诉讼送达需要原告
209人看过
-
抵押权是否会因为诉讼时效而终止?
350人看过
-
民事诉讼证据应送达给被告吗
82人看过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主要负责人(如公司的董事长、企业的厂长、经理等)。法定代表人的地位是由法律赋予的,其代表企业法人参加民事活动,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更多>
-
民事诉讼中止送达必须要通知当事人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08-05中止执行法院必须通知当事人,将中止裁定书送达给当事人。《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中止的情形
-
民事案件诉讼时效因为哪些案件而中止,中断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05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四条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一)不可抗力;(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第
-
民事诉讼文书如何送达?民事诉讼文书送达时,应当由谁来负责送达?天津在线咨询 2022-05-06关于民事诉讼文书送达的问题,民诉法有明确规定。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的,交给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签收的,法院可以把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法院送达,或者邮寄送达。邮寄送达以回证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受送达人
-
离婚诉讼因令而止澳门在线咨询 2021-01-19章凤诉称,她与苑虎2009年登记结婚。二人均系再婚,婚后无子女,婚后感情一般。苑虎常于酒后吵闹并殴打她,不给她花钱、看病。 “我不同意离婚!”被告苑虎一肚子委屈。苑虎说,章凤所述除结婚时间属实,其余诉称都不属实。 庭审中,章凤出示了一份旬邑县土桥镇派出所出警登记表。章凤与前夫之女出庭作证,证明被告对原告实施家庭暴力。 “那天是我不对……”苑虎低下头,终于说出一句软话。 鉴于被告苑虎
-
民事诉讼法只有发送达的书向法院送达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2-04-281、找不到被告,可以依法公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开庭传票等法律文书。 2、公告送达,是指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人民法院通过公告将诉讼文书有关内容告知受送达人的一种特殊的送达方式。 3、《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4、《最高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