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职权犯罪主体具体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06 10:41:39 114 人看过

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具有特定身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罪的犯罪主体为特定主体,是具有特定身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上述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一、国家机构按照行使权力的性质可以分为

根据现行宪法,我国国家机构按照行使权力的属性可分为: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元首和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军事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宪法规定的国家机关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为国家元首,国务院为国家行政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属于国家军事机关,人民法院为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属于检察机关。

二、保安玩忽职守能构成玩忽职守罪

保安不能构成玩忽职守罪。

玩忽职守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和各级司法机关;

因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根据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护林员可以构成玩忽职守罪的主体吗

护林员不能构成玩忽职守罪的主体,玩忽职守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国家机关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和各级司法机关,因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12日 09: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徇私枉法罪具有哪些犯罪主体
    徇私枉法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人员。本罪的主体主要是司法工作人员中从事侦查、检察、审判工作的人员。一、私放在押人员罪既遂一般判几年?私放在押人员罪既遂的一般判刑为: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本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主要是负有监管职责的司法工作人员。二、刑讯逼供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呢刑讯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其特征如下:1、特殊主体,限于司法工作人员,即具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2、主观上且具有逼取口供的目的;3、客观上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三、民事枉法裁判罪既遂判刑标准多少年行为人构成民事枉法裁判罪的,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
    2023-06-19
    485人看过
  • 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什么是玩忽职守罪玩忽职守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二、玩忽职守罪和滥用职权罪区别是什么(一)犯罪客体的区别滥用职权罪的直接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正当性,玩忽职守罪的直接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勤政性。(二)犯罪客观方面的区别1、行为性质的区别。滥用职权罪在客观方面的本质属性是对职权的“滥用”。这种“滥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超越职权的滥用,即行为人超越法定权力范围,违法决定无权决定的事项、擅自处理无权处理的事务;二是违法行使职权的滥用,即行为人违反法定办事程序,胡作非为,随心所欲地违法处理公务。玩忽职守罪在客观方面的本质属性是对职守的“玩忽”。这种“玩忽”行为,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不履行职责,即行为人严重不负责任,对法定职责义务,该为而不为,放弃职守、擅离岗位;二是不认真履行职
    2023-06-03
    389人看过
  • 滥用职权罪的主体认定是怎样的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之规定,滥用职权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宪法亦作了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也就是说非上述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不是滥用职权罪的主体。但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有一些原来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内设部门被分离出来,且不再是国家机关,但仍然行使原国家机关的行政管理部门职权。故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会议于2002年12月28日就渎职罪主体范围做出解释,即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据此解释,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外,在行使国家权力时,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
    2023-02-16
    292人看过
  • 徇私枉法罪和滥用职权罪具体区别
    滥用职权罪与徇私枉法罪的区别滥用职权罪与徇私枉法罪的主观方面都表现为故意,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主体上的区别。滥用职权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枉法罪的主体主要是司法工作人员中从事侦查、检察、审判工作的人员。2、客体上的区别。滥用职权罪的直接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正当性,玩忽职守罪的直接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勤政性。3、客观方面的不同。滥用职权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徇私枉法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徇私、徇情枉法的行为。(1)行为性质的区别。滥用职权罪在客观方面的本质属性是对职权的“滥用”。这种“滥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超越职权的滥用,即行为人超越法定权力范围,违法决定无权决定的事项、擅自处理无权处理的事务;二是违法行使职权的滥用,即行为人违反法定办事程序,胡作非为,随心所欲地违法处理公务
    2023-03-15
    187人看过
  • 村干部可以是滥用职权罪主体吗
    1、村委会成员可以成为滥用职权罪的共犯;2、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解释,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下列行政管理工作,属于《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一)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二)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的管理;(三)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四)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的管理;(五)代征、代缴税款;(六)有关计划生育、户籍、征兵工作;(七)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从事前款规定的公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挪用公款、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构成犯罪的,适用《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和第三百八十三条贪污罪、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第三百八十五条和第三百八十六条受贿罪的规定。根据以上解释,村委会成员可以成为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由于渎职类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
    2023-06-11
    315人看过
  • 滥用职权罪的主体是否包括村官
    村委会的成员如果从事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的管理等的情形时,可以认定为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村干部也是可以构成滥用职权罪的。如果村干部,将国家发放的一些资金,或者出台的一些政策利用自己的职权进行利用或者收为己用的话,就可能会构成滥用职权罪。一、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做生意公务员经商的行为,也就是说,根据法律法规原则,公职人员如果只是单纯从事营利活动,并没有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不侵犯公职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是不构成犯罪的。但这种行为构成违纪甚至违法,应受到党纪或者政务处分。二、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区别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1、两罪侵犯的直接客体不同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均属于渎职罪,当然其同类客体也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2、两罪在客观上有三方面区别(1)行为性质上的区别。滥用职权罪在客观方面的本质属性是对职权的“滥用”。玩忽职守罪在客观方面的本质属性是对职守的“玩忽”。
    2023-04-10
    412人看过
  • 滥用职权罪构成要件具体是怎样的
    滥用职权犯罪有如下四个构成要件:(一)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三)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正常有序的活动;(四)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一、渎职构成要件渎职罪构成要件包括:1、主体要件渎职罪的犯罪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客体要件渎职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3、主观要件渎职罪的主观方面大多数出于故意,少数出于过失。故意与过失的具体内容因具体犯罪不同而不同。4、客观要件渎职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二、应该怎样认定报复陷害罪认定报复陷害罪可以对其犯罪构成要件进行认定,且犯罪构成要件如下: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侵犯的客体是公民
    2023-04-06
    132人看过
  • 职权滥用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滥用职权是指非法行使职务权限的行为,即形式上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般职务权限的事项,以不当目的或者非法手段实施违反职务目的的活动。法律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滥用职权是犯罪吗滥用职权是犯罪。滥用职权要看什么原因,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会构成不同的罪名。也有滥用职权罪。相关法律知识《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
    2023-07-04
    362人看过
  • 自然人成为犯罪主体的条件具体有哪些
    自然人成为犯罪主体的条件:1、主体应当满足行为人具有相应的完全刑事责任能力。2、在主观上行为人持有有故意或者过失的心态。3、在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相应的犯罪行为。4、在客体是行为人侵犯了刑法保护的法益。公司法自然人独资企业的成立条件有哪些(1)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自然人应当是中国公民,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有合法的企业名称。个人独资企业的名称应当符合国家关于企业名称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企业名称应与其责任形式及从事的业务相符合,个人独资企业的名称中不得使用“有限”“有限责任”或者“公司”字样,个人独资企业的名称可以叫厂、店、部、中心、工作室等。(3)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个人独资企业法》对设立个人独资企业的出资数额未作限制。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贯彻实施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或者其他财产
    2023-08-14
    97人看过
  • 新刑法滥用职权罪立案主体是什么?
    玩忽职守罪的主体是什么?本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和各级司法机关,因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相关知识:玩忽职守罪的刑法处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根据本条第2款规定,徇私舞弊犯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玩忽职守罪的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
    2023-06-03
    343人看过
  • 村长能成为滥用职权主体吗
    可以。村委会成员可以成为滥用职权罪的共犯;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解释,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下列行政管理工作,属于“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相关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一)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二)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的管理;(三)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四)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的管理;(五)代征、代缴税款;(六)有关计划生育、户籍、征兵工作;(七)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2023-06-11
    362人看过
  • 村委会主任是滥用职权的主体吗
    1、村委会成员可以成为滥用职权罪的共犯;2、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解释,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下列行政管理工作,属于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一)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二)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的管理;(三)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四)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的管理;(五)代征、代缴税款;(六)有关计划生育、户籍、征兵工作;(七)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从事前款规定的公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挪用公款、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构成犯罪的,适用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和第三百八十三条贪污罪、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第三百八十五条和第三百八十六条受贿罪的规定。根据以上解释,村委会成员可以成为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由于渎职类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从
    2023-06-11
    496人看过
  • 罚金具体主要适用哪些犯罪类型
    罚金型主要适用于涉嫌犯经济犯罪和财产犯罪的犯罪分子。罚金是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一、去法院交罚金需要什么罚金是指强制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作为一种财产刑,是以剥夺犯罪人金钱为内容的,这是罚金与其他刑罚方法显著区别之所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罚金的缴纳分为五种情况:1.限期一次缴纳,主要适用于罚金数额不多或者数额虽然较多,但缴纳并不困难的情况。2.限期分期缴纳,主要适用于罚金数额较多,罪犯无力一次缴纳的情况。3.强制缴纳。判决缴纳罚金,指定的期限届满,罪犯有缴纳能力而拒不缴纳,人民法院强制期缴纳,强制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等。二、判刑后实在交不出处罚金怎么办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所谓罚金,指的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也就是说,罚金和刑期,都是对犯
    2023-03-31
    421人看过
  • 职务侵占具体有哪些犯罪类型
    职务侵占属于侵犯财产权利的犯罪,是结果犯。1、如果行为人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涉嫌侵占的财产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职务侵占具体证据都有哪些职务侵占罪的认定应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侦、控、审三部门搜集、采信的证据除必须具备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等三个条件特征,职务侵占罪的证据必须与本罪构成要件紧密关联外。认定职务侵占罪的证据体系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1)调取有关被害单位的企业注册登记资料和劳动合同,证实犯罪嫌疑人的职务、身份的证据材料,以确定犯罪主体。(2)犯罪嫌疑人所占有的财物是否为利用职务上便利的证据材料。(3)调取财物账目等有关犯罪对象和数额的证据,并由司法会计审计部门作出审计鉴定报告。(4)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收集相关的物证,
    2023-08-13
    20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滥用职权罪具体犯罪范围哪个单位管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5-05
      权力滥用归人民检察院管。权力滥用的立案侦查机关是人民检察院,在我国,能够对刑事案件立案侦查的机关主要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国安部门。但针对不同的刑事案件,是由不同的机关来侦查的。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
    • 严重失职罪和滥用职权罪都有哪些具体标准?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4-09
      失职罪滥用职权罪怎么处理在我国法律中有明确规定。《刑法》第397条限定的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体要件)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招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到重大损失的,(客观做法和追诉准则)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警察滥用职权判几年,具体规定有哪些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8-19
      警察滥用职权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不按或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侵吞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财产损失等行为。
    • 滥用职权的特征有什么,具体规定有哪些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8-15
      滥用职权的特征如下: 1、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侵犯的对象可以是公共财产或者公民的人身及其财产。 2、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犯罪主体本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犯罪主观方面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滥用职权的行为会发生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
    • 警察滥用职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6-10
      警察滥用职权主要体现在: 1、违背法定宗旨。违背法定宗旨是指行政主体因受不当动机和目的支配致使行政行为背离法定目的和利益。它有两个构成要件:主观上,行政主体有不正当的动机和目的,或虽无恶意,但因疏忽、过于自信等导致行为目的与法定目的不一致;客观上,造成了背离法定目的和利益的结果。 2、不一致的解释和反复无常。不一致的解释是指行政主体对不确定法律概念的解释不符合该项立法的精神和价值目的,不符合社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