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与民事关系的界定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16 22:24:20 225 人看过

劳动关系与民事关系的界定

劳动关系从广义上讲包括了人事关系,狭义上仅指由劳动法规政策调整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计划经济中的劳动关系最大的特点是行政审批和国家统配,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关系最大的特点是双向选择和自由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的所有制形式呈多样化,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双向选择竞争上岗,还可以在履行合同的中途相互选择;职工的身份、地域概念逐步打破,基本上与国际接轨,大致可分为两类人员,由此而带来两种关系:一类是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由财政供给人事关系,受公务员条例调整;另一类是生产经营或服务型的企业或非企业单位,由单位自给或从相关经费中提取管理费供给狭义的劳动关系,受劳动法调整。笔者下面主要就狭义的劳动关系进行论述。

(一)当前劳动关系的主要特征

1、主体:一方是劳动者,是年满16周岁(特殊行业文艺体育类的除外)具有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另一方是法人或个体经济组织,包括机关、事业、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法人及个体工商户(统称用人单位)。

2、内容(权利、义务):劳动者有义务在用人单位的统一管理下,为其提供工作、生产、经营劳动,或与单位工作、生产、经营劳动紧密相关的后勤服务(主要是指生产工作设备、场地的维修保养和为本单位职工在工作期间提供衣、食、住、行、医、文化娱乐服务)。劳动者通过劳动有权获取报酬及享受保险福利待遇。

用人单位有义务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支付劳动报酬及福利、做好安全生产等工作。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劳动过程有管理权,对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有占有、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3、客体(标的):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其中劳动过程以用人单位愿意管理并提出要求为前提。

笔者认为双方之间只要符合以上三个特征(除去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就应当认定为劳动关系。这种表述与劳动法的立法目的是一致的,也与劳部发[1995]39号文件第2点规定相统一,即: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之间,只要形成劳动关系,即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适用劳动法。

(二)劳动关系与民事关系的主要联系

总体上讲,我国是一个大民法体系的国家,劳动关系在真正法律意义上的独立,还是在1994年《劳动法》颁布实施后,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劳动关系与民事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从法律意义上看,劳动关系双方是平等的主体,他们之间的人身、财产关系应是民法调整的范围。因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绝大部分争议都是财产关系,其余不是财产关系的劳动关系也可以转化为财产关系。这就使得所有劳动关系从一开始就具有了民事关系的法律特征。

2、在司法实践中,劳动关系双方发生争议经仲裁后,由法院民事审判庭按民事诉讼程序进行诉讼活动。解决争议的方式、方法在经过劳动仲裁后,又殊途同归。

(三)劳动关系与民事关系的主要区别

1、不平等性。笔者称之为决定性的因素,这是因为所有劳动关系与民事关系的不同,主要由其决定,由其产生。一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劳动者是相对过剩的社会弱势群体,用人单位是相对经济(包括科技等无形资产)实力较强具有承担工作、生产、经营风险的法人单位。双方总体上处于社会经济地位强弱悬殊的不平等的地位。二是劳动关系双方在实际生产工作中有明显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三是从劳动成果分配上看,劳动者获取的是工资报酬及福利待遇,用人单位则追求高额回报(除了投资成本回收,还无偿占有了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民事关系的建立则不是以经济实力和社会经济地位来决定,也没有明确的管理与被管理、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如果有成果分配,也是平等、合理的。

2、社会法律义务与风险责任不同。劳动关系中社会法律义务和风险责任主要由用人单位承担,劳动者由于自身没有能力或不愿去承担这种义务和风险,只能以个人名义加入到用人单位。主要有生产过程中安全责任,劳动者的工作、失业、养老、医疗、生育保险,以及经营不善的后果等。民事关系中双方的风险和责任以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而转移,没有明显的偏向性,一般也愿意并有能力各自承担。

3、行政干预不同。劳动关系中劳动行政部门主要规范的是用人单位的行为,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民事关系中行政部门很少干预,即使有,也不是针对某一方的。

(四)事实劳动关系

要考察双方到底是劳动关系还是民事关系,应当以双方是否完全符合劳动关系的特征为标准,但是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应当从宽掌握,在用人单位主体合法的条件下,如果劳动者的单方行为符合劳动关系的三个特征,便可以认定事实劳动关系成立。其理由有四:一是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责任相对较重,用人单位会尽力逃避劳动关系,主要是不订立劳动合同;二是劳动者是弱势群体,没有办法强制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三是劳动关系在法律意义上符合民事关系的特征,如果不加以保护,那么凡是没有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就很容易在用人单位的故意逃避下被操作成民事关系;四是从劳动法立法的目的来看,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法第九十八条对用人单位不及时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规定了处罚办法,所以劳动合同书面订立从根本上看主要是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

实践中,劳动关系经常与民事关系相互混杂,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承包(或租赁)经营中承包(或租赁)权转移。如在建筑装饰行业中,工程层层转包,有的有合法的承包资格,有的没有。国家建筑法明确规定必须是法人单位才能承包建筑工程,一些地方政府也规定装饰工程承包同样应具有法人资格。出现违法承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法人单位想逃避用工行为,即劳动关系带来的义务和责任。发生争议最多的是工伤和工资方面的。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国家劳动部历年来都有文件规定,但是这些规定没有明确非法承包后职工工伤的落实问题。山东省高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在《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1条中规定:用人单位作为发包方或出租方实行承包经营或租赁经营的,不论是否再转包、转租,如果与劳动者发生争议,均应以发包方或出租方为一方当事人,如承包或租赁经营方与劳动争议的标的有利害关系的,承包方或经营租赁方也应列为当事人。现实生活中如果允许法人单位为承包、转包形式逃避劳动关系的法律义务,或者将这种法律义务转移给没有能力承担的个人,那么,劳动者的劳动保险权利将会成为空话,这也是违反国家宪法、法理和社会主义公德的。

笔者认为,没有法人单位的行为,在劳动关系的确认上应当追溯到法人单位,在工伤等劳动待遇上应当确认法人单位与非法承包人承担连带责任。其理由是:一、劳动者的工资及劳动保险待遇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且是善意的第三人,不管是谁用工,在劳动者自身付出劳动义务后,都应当落实其权利;二、工伤保险待遇及工伤认定,不同于民事关系中的损害赔偿责任,不能让劳动过程中的工伤因为用人单位的非法承包、转包而消失;三、在非法承包中,承包人与发包人都有过错,故应当在工伤理赔上承担连带责任,但工伤事故统计按国务院75号令及相关规定应以用人单位为口径,并且劳动关系的建立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主体,故而在工伤上也应当以法人单位为另一方法事人;四、如果非法承包个人发生工伤的,首先应当确认其为法人单位的工伤,但其工伤待遇则应当按承包合同办,无约定的由其本人自负(劳办发[1995]11号),这也符合非法承包人本人有过错的原则。

二是劳务关系、雇用关系的法律含义。笔者认为,劳务关系和雇用关系是比劳动关系更为广泛的一种关系,也就是说,劳动关系包含在劳务关系与雇用关系之中,区分两者的主要法律特征便是主体资格,有人曾把劳务关系与雇用关系称为是民事关系,这是不正确的。首先,劳务关系作为劳动关系的代名词,经常使用,如劳务合同,劳务输出;雇用关系的说法则主要出自外国,如前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劳动行政管理公约》中就把劳动关系双方称为雇主组织和工人组织。其次,从字面上看,劳务是站在劳动者一方的叫法,雇用是站在用人单位一方的叫法,且没有明确的主体资格和法律概念,故应当作为一种广泛的理解。最后,劳务关系、雇用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概念,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民法的观念和我国的国情。

综上所述,劳动关系与民事关系有一定的从属性,在法律关系的认定上应当遵循劳动关系优先的原则,也就是在确实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再去确认民事关系更为合理合法。而劳动关系的确认应当以劳动关系的三个特征为标准,事实劳动关系的确认应当在充分考虑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事实上的不平等性后,考察劳动者的单方行为是否符合劳动关系的三个特征更为妥当。

工伤赔偿应否区分劳动关系与民事关系

某山庄在本单位院内搭建蒙古包,责成山庄主管基建的负责人通过承揽该项工程干铁活的领班找来木工王某。当时口头约定由王某自带工具负责做蒙古包工程的木工活,山庄每天给付40元劳动报酬。一天下着小雨,工程负责人指派王某去帮干铁活。王某在往蒙古包上铁板时,因下雨板滑砸致双脚后跟跟腱断裂。当地劳动行政部门依据王某申请,认定其为工伤。但该山庄不服,以王某并非其职工,伤是私自帮铁工干活时造成,而且王某伤后除支付其治疗费外已一次性给付5000元,不应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为由起诉至法院。一审法院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关于事实劳动关系的规定,认为王某与山庄没有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判决撤消劳动行政部门对其工伤认定结论。劳动行政部门不服,认为山庄虽然没有与王某签定劳动合同,但以日工资形式发放劳动报酬,有具体工作内容,王某服从于山庄的工作安排,属于临时用工,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在此期间发生伤害事故应认定工伤。据此理由劳动行政部门提起上诉。

本案反映出确认承担事故责任主体的问题,即是工伤事故责任还是民事伤害责任对受伤害者本人来说,根据工伤保险的无责任赔偿原则,他们都毫无疑问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因为他们都是在从事劳动过程中遭受的事故伤害,所以与他们存在劳动关系或建立了事实劳动关系的主体首先应当承担工伤保险责任。而如果不存在劳动关系,而是平等民事主体间的承揽关系,所以不应当认定为工伤。

法律规定用人单位用工应当建立劳动关系,签定劳动合同。但是,实践中不签定劳动合同的现象随处可见,特别是非公企业。或者以签定经济承包合同、承揽合同、劳务合同等等五花八门的形式否认劳动关系。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劳动行政部门规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情况同样适用《劳动法》。因此,只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伤害事故,即使没有劳动合同证明,用人单位同样应当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工伤保险制度是建立在劳动关系基础上的无责任赔偿,这与建立在平等主体关系上的民事责任赔偿有着本质的区别。很显然,在确定赔偿责任主体的问题上,认定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则非常重要。那么,究竟什么是劳动关系呢由于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法律法规界定什么是劳动关系,因此,在确定双方关系时,目前主要分歧就集中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的问题上。换言之,就是集中在用人单位和自然人之间因付出劳动或劳务和支付报酬而建立的法律关系是否必然为劳动关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4日 18:0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劳务输出相关文章
  • 民事确认劳动关系的界定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4.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的权利也是劳动者的义务,我国劳动法特别强调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用一句简单的话说就是“有劳动关系就应当有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承担的举证责任包括:1、报酬收入的凭证。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等。2、招聘用工的凭证。如,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等。3、日常管理的凭证。如,考勤记录等。确认劳动关系是否受时效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
    2023-06-02
    366人看过
  • 民事确认劳动关系的界定
    一、什么是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从广义上讲包括了人事关系,狭义上仅指由劳动法规政策调整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计划经济中的劳动关系最大的特点是行政审批和国家统配,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关系最大的特点是双向选择和自由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的所有制形式呈多样化,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双向选择竞争上岗,还可以在履行合同的中途相互选择;职工的身份、地域概念逐步打破,基本上与国际接轨,大致可分为两类人员,由此而带来两种关系:一类是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由财政供给人事关系,受公务员条例调整;另一类是生产经营或服务型的企业或非企业单位,由单位自给或从相关经费中提取管理费供给狭义的劳动关系,受劳动法调整。笔者下面主要就狭义的劳动关系进行论述。二、当前劳动关系的主要特征(一)主体:一方是劳动者,是年满16周岁(特殊行业文艺体育类的除外)具有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另一方是法人或个体经济组织,包括机关、事业、民办非企业单位
    2023-03-31
    151人看过
  • 劳动关系与民事关系有什么区别?
    劳动关系民事关系的区别:1.不平等性;2.社会法律义务与风险责任不同;3.行政干预不同。一、债券和股权有什么区别债券与股权有以下区别:1、风险不同。债券与股权相比,债券的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相对较低;2、持有者的权利和义务不同。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并承担一定法律义务;3、收益方式不同。债券是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股权是股东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二、劳务外包是劳动关系吗?在我国劳务外包并不是法律中的劳动关系,两者区别包括主体不同、关系不同、关系的稳定性不同和待遇不同。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法所确立的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务外包指把人事管理的部分或全部工作外包给一个服务机构来完成。三、劳务协议是劳务合同吗不是。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以提供劳务为内
    2023-03-12
    463人看过
  • 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探讨两者的界定
    劳务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区别如下:1、两者的法律性质不同,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属于劳动法的范畴;劳动合同是建立民事经济法律关系的依据;2、合同主体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3、合同主体的地位不同,劳动合同签订后,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从属性;4、法律干预程度不同,劳动合同支付的劳动报酬称为工资,具有按劳动分配的性质,工资应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5、确定报酬原则不同,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数量和国家的有关规定支付劳动报酬。劳动合同和编制区别具体有哪些方面一,劳动合同和编制区别具体有哪些方面1、招聘方式不同:合同工是通过人事部门发布招聘信息,通过面试流程后,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的是劳动关系;编制工则是通过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和部队军官转业安置等方式获得工作。2、工作权限不同:合同工只能是协助执法;而编制工则具有执法权,可
    2023-07-17
    353人看过
  • 劳动关系民事关系的区别是什么
    一、劳动关系民事关系的区别是什么?1、不平等性。这是决定性的因素,这是因为所有劳动关系与民事关系的不同,主要由其决定,由其产生。一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劳动者是相对过剩的社会弱势群体,用人单位是相对经济(包括科技等无形资产)实力较强具有承担工作、生产、经营风险的法人单位。双方总体上处于社会经济地位强弱悬殊的不平等的地位。二是劳动关系双方在实际生产工作中有明显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三是从劳动成果分配上看,劳动者获取的是工资报酬及福利待遇,用人单位则追求高额回报(除了投资成本回收,还无偿占有了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民事关系的建立则不是以经济实力和社会经济地位来决定,也没有明确的管理与被管理、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如果有成果分配,也是平等、合理的。2、社会法律义务与风险责任不同。劳动关系中社会法律义务和风险责任主要由用人单位承担,劳动者由于自身没有能力或不愿去承担这种义务和风险,只能以个人名义加入到用人
    2023-04-13
    144人看过
  • 劳动关系民事关系的区别是什么
    一、劳动关系民事关系的区别是什么?1、不平等性。这是决定性的因素,这是因为所有劳动关系与民事关系的不同,主要由其决定,由其产生。一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劳动者是相对过剩的社会弱势群体,用人单位是相对经济(包括科技等无形资产)实力较强具有承担工作、生产、经营风险的法人单位。双方总体上处于社会经济地位强弱悬殊的不平等的地位。二是劳动关系双方在实际生产工作中有明显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三是从劳动成果分配上看,劳动者获取的是工资报酬及福利待遇,用人单位则追求高额回报(除了投资成本回收,还无偿占有了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民事关系的建立则不是以经济实力和社会经济地位来决定,也没有明确的管理与被管理、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如果有成果分配,也是平等、合理的。2、社会法律义务与风险责任不同。劳动关系中社会法律义务和风险责任主要由用人单位承担,劳动者由于自身没有能力或不愿去承担这种义务和风险,只能以个人名义加入到用人
    2023-04-29
    197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务派遣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务输出亦称劳务出口。通常是指具有某种劳动能力或特长的劳动力人口,以活劳动的形式为外国或外国经济组织提供某种效用并获取相应报酬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大规模的劳务输出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50—60年代,西欧、北欧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 更多>

    #劳务输出
    相关咨询
    • 事实劳动关系的界定是什么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14
      事实劳动关系”是指没有书面合同形式的劳动关系或者说是一种通过订立口头合同而形成的劳动关系,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①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始至终未签订劳动合同;②原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予终止或续签,但用人单位实际使用劳动者为其支付劳动报酬(或是继续实际使用劳动者和为其继续实际支付劳动报酬)而劳动者实际为或继续实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而实际领取或继续领取劳动报酬的情况。
    • 什么是事实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与事实劳动关系区别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4-09
      事实劳动关系是相对于由劳动合同调整的劳动关系而言的,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建立劳动关系或变更劳动关系时,没有按照法律的要求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但符合确立劳动关系的其他构成要件,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双方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劳动关系的状态。事实劳动关系,是在劳动法调整范围内,但不符合法定模式的劳动关系。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劳动就业状况,我国劳动立法承认并保护事实劳动
    •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是什么, 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是什么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1-27
      劳动关系,系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而雇佣关系是指受雇人与雇佣人约定,由受雇人为雇佣人提供劳务,雇佣人支付报酬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区别在于:1、主体范围不同。凡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均可形成雇佣关系,而劳动关系主体具有单一性,即一方只能是劳动者个人,另一方面只能是企业、事业单位或是私人企业的用人单位。2、紧密程度不同。劳动关系中,劳动者隶属于用人单
    •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是什么,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是什么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18
      是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区别如下: 1、两者产生的依据不同。劳动关系是基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生产要素的结合而产生的关系;劳务关系产生的依据是双方的约定。 2、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务关系主要由民法、合同法、经济法调整,而劳动关系则由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范调整。 3、主体资格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组织,即用人单位,另一方则必须是劳动者个人,劳动关系的主体不能同时都是自然人,也不能同时
    • 与劳动关系是什么关系?
      河北在线咨询 2021-11-20
      劳动关系是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个人之间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成员,从用人单位领取报酬,受劳动保护。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经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