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确实不知情的,一般不构成诈骗罪,不会判刑。
因为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即法律上的明知,如果是不知情的,不能认定为犯罪,所以不会判刑。但是否知情,不仅要看本人如何供述及辩解,还要看其他犯罪嫌疑人如何说、证人如何证明、被害人如何指控等。
诈骗罪的处罚标准如下:
1、触犯诈骗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2、诈骗数额达到巨大标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诈骗数额达到特别巨大标准、情节特别严重的,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信用卡诈骗罪判多久,判多少年
捡到别人的信用卡自己用或是利用别人的信用卡来恶意透支等,都属于信用卡诈骗罪的范畴。一经发现会被司法机关惩处。信用卡诈骗罪判属于刑法,刑法在判刑上是会比较严重的。那么,信用卡诈骗罪判多久,判多少年很多人想要了解。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所谓情节严重,是指诈骗数额巨大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这里的数额巨大,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是指诈骗5万元以上者。至于其他严重情节,主要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伪造后又使用的;使用信用卡进行诈骗的犯罪。
相关案例介绍:
近日,福建省福鼎市人民法院审结一起信用卡诈骗案件,依法以信用卡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潘某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0元;追缴被告人潘某违法所得人民币230008.4元,分别返还中国工商银行某支行22414元、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某支行194247.4元、兴业银行某支行13347元。
经审理查明:被告人潘某于2009年7月14日向中国工商银行某支行申请办理两张信用卡,信用额度分别为25000元、10000元。至2012年6月1日止,该两张信用卡分别透支本金13970元、8444元,后经发卡行信函、电话催讨等形式催收,超过三个月仍拒不归还透支款项。
被告人潘某于2011年5月向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某支行申请办理四张信用卡,信用额度均为50000元。至2012年7月14日止,该四张信用卡分别透支本金48350元、49800元、48667.4元、47430元,后经发卡行信函、电话催讨等形式催收,超过三个月仍拒不归还透支款项。
被告人潘某于2010年1月28日向兴业银行某支行申请办理一张信用卡,信用额度为15000元。至2011年6月止,该张信用卡透支本金13347元,后经发卡行信函、电话催讨等形式催收,超过三个月仍拒不归还透支款项。
法院认为,被告人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恶意透支信用卡,数额达230008.4元,经发卡银行多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成立。但其归案后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属坦白,可从轻处罚。故依法作出以上判决。
-
诈骗案件:卖卡者不知情被判多少年
353人看过
-
诈骗利用他人不知情情况判多少年
70人看过
-
把信用卡借给诈骗团伙诈骗判多少年
411人看过
-
网络诈骗罪的判几年不知情
376人看过
-
借钱不还会构成诈骗罪么诈骗罪判多少年
389人看过
-
不知情的情况下卡被别人拿去诈骗判多久
293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不知情诈骗罪会判多久,不知情诈骗罪判多少年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26如果从犯不知情,那就不构成从犯。因为所谓主犯和从犯,属于共同犯罪的范畴,两者必须具备犯罪(诈骗罪)的共同故意。如果不具备该要件,则该从犯只是单纯被利用的人,不会判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它包括两种情况: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相对于主犯
-
诈骗一万元判刑多少年不知情香港在线咨询 2021-12-04网络诈骗罪应当是刑法上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物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诈骗罪
-
诈骗受害人不知情罪判刑多少年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25如果从犯不知情,那就不构成从犯。因为所谓主犯和从犯,属于共同犯罪的范畴,两者必须具备犯罪(诈骗罪)的共同故意。如果不具备该要件,则该从犯只是单纯被利用的人,不会判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它包括两种情况: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相对于主犯
-
被卷进诈骗案件,所以不知情介绍诈骗罪判多少年云南在线咨询 2023-07-20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
-
婚姻诈骗中媒人不知情,诈骗20万可以判多少年呢?上海在线咨询 2023-03-27诈骗20万元应当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