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第一、切实提高涉医事件现场处置能力
一是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涉医事件的早介入、早处理,积极做好前期处置工作。对威胁、恐吓、侮辱医务人员的,要坚决依法制止,并迅速报警;对“医闹”等聚众滋事的行为要采取果断措施,维护现场秩序,防止事态扩大;对故意伤害医务人员的,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有效制止犯罪活动,依法控制犯罪嫌疑人,及时移交公安机关。
二是完善警医联动机制,建立突发事件处理快速反应机制,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应当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迅速控制现场局势,防止事态激化,警力相对薄弱的基层公安机关应当边出警边向上级请求警力支援。
三是推动完善院内调解、人民调解相结合的医疗纠纷调解体系,及时做好医疗纠纷调处工作。患方明确拒绝调解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或医疗机构要积极、主动协助患方通过合法途径处理医疗纠纷。医疗纠纷责任未认定前,医疗机构不得赔钱息事。
第二、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管理
一是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医疗服务,加强医患沟通,深入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严格落实实名制预约挂号制度,加强号源、床位等医疗资源管理,维护公平就医秩序。
二是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体系,规范诊疗服务,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升患者安全管理水平。完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完善质控评价指标体系。医疗机构应当完善危重症患者诊疗预案和应对制度,强化产科、新生儿科等重点科室风险控制。
第三、及时做好信息发布及信息沟通工作
一是是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完善涉医案事件信息发布预案,对于恶意炒作、报道严重失实的,做好舆论应对,及时发声、澄清事实。对于恶意炒作引起社会不良影响的,医疗机构应当向有关部门反映,依法维权。
二是做好信息上报工作,发生涉医违法犯罪案件,医疗机构按照相关要求及时上报。医疗机构发生涉医违法犯罪案件,应当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属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并逐级上报至国家卫生计生委。其中,涉及死亡、重伤或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医疗机构应当立即报告属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当地综治组织,并在12小时内上报至国家卫生计生委。
-
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处置原则
243人看过
-
违法所得的处理原则
330人看过
-
处理涉及黄色违法犯罪的方法
112人看过
-
盗窃罪中从犯的处理原则
438人看过
-
违法取证的证据处理原则
414人看过
-
非法集资案中共同犯罪的处理原则
148人看过
医疗纠纷调解是指纠纷双方当事人,在第三方的协调、帮助、促进下,进行谈判、商量取得一致意见,消除争议,建立新的权利义务关系。 第三方在调解中不为独立的意思表示,在尊重双方当事人意思的前提下,以促成当事人形成一致意思表示为目的,组织调解、促进沟... 更多>
-
经济犯罪处理原则: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10一、管辖:经济犯罪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犯罪行为实施地、犯罪结果发生地和实际财产取得地。报案人可到犯罪地的公安局经侦支队/经侦大队报案。 二、为使公安机关能清楚地了解案件基本情况,及时立案侦查,报案时尽量提供以下资料: 1、本人的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单位报案的同时带齐营业执照原件及其复印件1份,并应在复印件上注明提供时间及写上“由本单位复印提供,与原件相同”,加盖单位
-
涉医犯罪怎么处理呢西藏在线咨询 2022-09-03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手术、假节育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或者摘取宫内节育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的该怎样处理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17构成交通肇事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非法集资案中共同犯罪的处理原则山东在线咨询 2023-03-05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刑法》对共同犯罪的处罚原则: 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二十六条
-
罪犯打架处理原则是怎样的安徽在线咨询 2022-06-13【减刑条件与限度】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