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异地转学需要的证件是怎样规定的2024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1-26 17:50:08 432 人看过

一、办理外地户口转学需要:

1.学生学籍号。

2.原学校的学校标识码

方法:可以到接收学校找学校的学籍管理员,登录网上的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办理转入学籍的手续申请。

因为现在学籍已经全国联网,且教育部学籍管理规定籍随人走,学生在哪个学校就读,学籍跟随就在哪个学校。

学生转学必须办理网上的学籍转学手续。

具体情况请咨询接收或原学校的学籍管理员。

二、转学流程

异地转学需要四方核办转入学校、转入学校学籍主管部门、转出学校、转出学校学籍主管部门。其流程依次是:

(一)转入学校发起跨省转学申请(需要正确输入学生姓名和学籍号,输入有错的,将无法办理而退回转入学校,需要重新发起);

(二)转入学校核办,转入学校学籍主管部门核办;

(三)转出学校核办;

(四)转出学校学籍主管部门核办;

(五)四方核办无误后,由转入学校调取学生档案。办理完成后,转入学校应告知家长.

整个过程均在网上进行,家长只要确认转入学校已经正确发起转学申请即可。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7日 19:4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2024成都市异地转学要什么材料
    一、办理外地户口转学需要:1.学生学籍号。2.原学校的学校标识码方法:可以到接收学校找学校的学籍管理员,登录网上的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办理转入学籍的手续申请。因为现在学籍已经全国联网,且教育部学籍管理规定籍随人走,学生在哪个学校就读,学籍跟随就在哪个学校。学生转学必须办理网上的学籍转学手续。具体情况请咨询接收或原学校的学籍管理员。二、转学流程异地转学需要四方核办转入学校、转入学校学籍主管部门、转出学校、转出学校学籍主管部门。其流程依次是:(一)转入学校发起跨省转学申请(需要正确输入学生姓名和学籍号,输入有错的,将无法办理而退回转入学校,需要重新发起);(二)转入学校核办,转入学校学籍主管部门核办;(三)转出学校核办;(四)转出学校学籍主管部门核办;(五)四方核办无误后,由转入学校调取学生档案。办理完成后,转入学校应告知家长.整个过程均在网上进行,家长只要确认转入学校已经正确发起转学申请即可。
    2023-12-13
    168人看过
  • 2024四川成都大学转专业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怎样规定的
    一、大学转专业的难易程度第一,要求高,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资格,各校转专业的门槛绩点,从前5%到前50%不等。第二,成功率低,有了转资格只是成功的第一步,辅导员会反复规劝,好专业接收名额少,想转的人多。能够转成功,首先,要成绩够突出,其次,笔、面试要通过,因此,最终转专业的成功率不到5%。第三,如果专业跨度大,需要再读一年大一,例如从机械转到金融,很多大学都会要求从大一读起。即使专业跨度不太大,不需要从大一读起,也要自学该大一的专业基础课。总之,转专业并不容易,尤其是转到热门专业就更不容易,千万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入校转专业上,因为绝大部分人都没能成功转专业。最令人担心的是,对转专业的期望太高,一旦转专业失败,在学专业又没兴趣没前途,最终,导致退学重考,只能来年选个自己喜欢的专业。二、大学转专业的条件要求第一,高考分数,很多大学规定大一新生可以转专业,只要自己的高考成绩超过了想转专业的本省最低分
    2023-11-29
    177人看过
  • 2024四川成都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需要的证件是怎样规定的
    一、贷款证明材料:1、入学的新生及已经开通生源地助学贷款省市内高校开通生源地助学贷款省市籍在校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工作已先期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完成,通过预申请的审核的学生,须由毕业中学或高校出具开通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省市证明材料。2、已经开通生源地助学贷款省市外高校开通生源地助学贷款省市籍在校生,须由所在高校出具贷款证明。二、身份证明材料:1、借款学生及共同借款人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监护人也可以军人证或武警证为有效证件)。2、录取通知书或学生证。新生凭录取通知书原件及复印件,在校生凭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三、扩展资料关于生源地贷款的注意事项:1、贷款合同签订频度:为了规范贷款管理,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开发银行规定生源地助学贷款合同一年一签。初次签订贷款合同时,借款学生和共同借款人必须同时到场。2、续贷签订合同时,借款学生或共同借款人任意一方持《授权委托书》即可办理。3、共同
    2023-12-02
    454人看过
  • 2024成都市社保异地报销需要满足的手续是怎样规定的
    一、成都异地就医医保报销流程异地就医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法律定义,在社会医疗保险范畴内,"异地"一般是指参保人参保的统筹地区以外的其他国内地区,"就医"则是参保人的就医行为,异地就医可以简单定义为参保人在其参保统筹地区以外发生的就医行为。《成都异地就医报销最新政策,医保报销比例及流程》由于新政策暂未出台,因此沿用往年政策,如有变动,请以官网发布为准。二、成都异地就医报销最新政策四川省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七大主要任务之一。注重通过制度安排做好民生工作,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突出办好19件民生实事,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最关心、受益最直接的民生难题。三、成都特殊门诊报销起付线标准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一级医院200元,二级医院400元,三级医院800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乡镇卫生院)160元。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023-12-08
    476人看过
  • 成都大学转专业需要什么条件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2024
    一、大学转专业的难易程度第一,要求高,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资格,各校转专业的门槛绩点,从前5%到前50%不等。第二,成功率低,有了转资格只是成功的第一步,辅导员会反复规劝,好专业接收名额少,想转的人多。能够转成功,首先,要成绩够突出,其次,笔、面试要通过,因此,最终转专业的成功率不到5%。第三,如果专业跨度大,需要再读一年大一,例如从机械转到金融,很多大学都会要求从大一读起。即使专业跨度不太大,不需要从大一读起,也要自学该大一的专业基础课。总之,转专业并不容易,尤其是转到热门专业就更不容易,千万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入校转专业上,因为绝大部分人都没能成功转专业。最令人担心的是,对转专业的期望太高,一旦转专业失败,在学专业又没兴趣没前途,最终,导致退学重考,只能来年选个自己喜欢的专业。二、大学转专业的条件要求第一,高考分数,很多大学规定大一新生可以转专业,只要自己的高考成绩超过了想转专业的本省最低分
    2023-12-11
    291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成都市产假规定2024
      河南在线咨询 2024-10-07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四川省女职工的产假天数是由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的基础产假及《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额外增加产假组成: 1、基础产假:根据国务院相关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
    • 成都异地公积金提取条件是怎样的?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6-17
      办理条件: 职工在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成都公积金中心)设立住房公积金账户并缴存住房公积金后,可向成都公积金中心申请将在外地缴存的住房公积金转移到本地。 办理流程: (一)申请受理 1.职工申请。 2.审核受理。 (二)信息与资金转出 1.核对职工身份信息; 2.依据当地规定审核是否符合转出条件。 审核通过的,外地公积金中心为职工生成《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账户信息表》(附表 4),上传
    • 成都公积金异地转入需要有怎样的办理法律政策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03
      第一步:需要到新公积金中心去开具开户通知书,证明现在已经在其他城市重新开户并进行这边的公积金缴纳了,一般简称为“开户通知书”,去的时候带上相应资料(本人身份和复印件),如果朋友帮忙的话带上双方身份证和复印件,夫妻的话带上结婚证。 第二步:在新公积金缴纳处提出申请,并填写“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申请书”,表明想将公积金余额转到其他城市这边的账户,一般情况下接纳你的工作人员会根据你身份证他就能查询到你现在
    • 2020年异地入学需要什么证件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01
      不知道您所问的是什么学生入学,这不属于法律问题,建议去教委咨询。因我的子女异地入学时也是去咨询的教育局和学校
    • 成都医保异地转入办理条件和线上查询是怎么规定的?
      山东在线咨询 2021-10-30
      办理条件:参加医疗保险跨统筹地区流动参保人员在线查询: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http://cdhrss.chengd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