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居住权的概念和相关规定。居住权是指非房屋所有权人享有在房屋内占有和使用权利的权利,如租赁户或公寓住户。在办理登记手续后,非房屋所有权人可以享有居住权,并且根据《民法典》规定,这一居住权是专属于非房屋所有权人的亲属的,除非双方另有约定,他不能把房子租给别人,也不能将其继承人作为居住权人。居住权人可以自由约定居住时间,但双方不能自由约定居住权可以延续到其死亡。
居住权是指非房屋所有权人(例如租户或公寓住户)在房屋内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比如,你有一套闲置的住房,为了帮助没有地方住的亲属,你可以到登记机构办理一个登记手续,为你的亲属设立居住权,此时房产证上依然是你的名字,房子依然归你所有,但你的亲属拥有居住在这个房屋里的法律权利。并且根据《民法典》第369、370条的规定,这一居住权是专属于你的亲属的,除非你们之间另有约定,他不能把房子租给别人,在他去世后居住权也不能被他的继承人继承,也就是说他的子女配偶等这些继承人不能继续居住在这里,居住权会随着权利人的去世而不复存在。
也就是说,婚前房子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由房子所有权人为另一方到登记机构办理登记手续后,另一方即享有对该房产的居住权,这个权利是专属另一方的,并且双方可以对居住多久自由约定,也就是说可以居住权人完全是有可能享有居住权一直到其死亡。
居 住 权 人 去 世 后 , 居 住 权 是 否 可 继 承 ?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369条规定,居住权人可以依法继承其居住权。因此,居住权在居住权人去世后可以得到继承。然而,继承的居住权是否有效,还需满足一定的条件。
首先,继承人需符合法律规定。根据《民法典》第368条规定,居住权人可以立遗嘱将其居住权转让或者继承。因此,继承人需在遗嘱中明确表示愿意继承居住权。
其次,继承的居住权需满足法定继承的条件。根据《民法典》第1125条规定,继承人需满足被继承人死亡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没有被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的时间限制以及没有其他障碍等条件。
综上所述,居住权在居住权人去世后可以得到继承。但是,继承的居住权是否有效,还需满足法定继承的条件。因此,居住权人在生前应充分考虑并明确表示意愿,以确保居住权的有效继承。
居住权是指非房屋所有权人(例如租户或公寓住户)在房屋内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为了帮助没有地方住的亲属,可以到登记机构办理登记手续,为亲属设立居住权。这一居住权是专属亲属的,除非另有约定,他不能把房子租给别人,也不能将其继承人作为继承人。因此,居住权在居住权人去世后可以得到继承,但继承的居住权是否有效,还需满足法定继承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
婚前住宅:配偶权是否具有永久性?
474人看过
-
婚前房子不让配偶居住
316人看过
-
离婚后能否与前配偶共同居住?
173人看过
-
居住权是否有时间限制,居住权的取得方式有哪些
365人看过
-
再婚一方去世配偶有居住权吗
189人看过
-
同住人死亡其配偶还有居住权吗
250人看过
居住权是《民法典》物权编新增的用益物权的种类。居住权是指权利人为了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或遗嘱,在他人享有所有权的住宅之上设立的占有、使用该住宅的权利。 居住权作为用益物权具有特殊性,即居住权人对于权利客体即住宅只享有占有和使用的... 更多>
-
同居人死亡其配偶是否有居住权福建在线咨询 2023-09-13同住人死亡其配偶不一定有居住权,居住权的设立要办理登记。 根据《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七条,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 以及第三百六十八条,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 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夫妻离婚后,父母仍享有居住权,新配偶是否享有居住权?辽宁在线咨询 2024-11-22在婚姻关系中,享有房屋居住权的一方选择再次步入婚姻殿堂后,仍将保留原有的居住权益,直到居住权规定的期限结束。 必须指出的是,这项权利只能由上述当事人单独行使,而其配偶不享有这一特殊待遇。从法律层面来看,享有房屋居住权的一方在再次结婚后仍可以在原来的住址中居住。 在实际生活中,尽管再次结婚的一方拥有无比重要的居住权,但他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他们自己只能滞留在前任丈夫(妻子)的家中。对于这些
-
配偶死亡后,配偶的父母是否享有房屋居住权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3配偶死亡后,配偶的父母是否享有房屋居住权0分A和B是兄弟,两人书面约定由A作为父母的第一赡养人,父母居住在A的家中,直至父母无法自理为止。B将父母原房产出售后所得的一部分给予A(在书面约定中注明),另一部分自己占有(未在书面约定中注明)。A的父母户口迁至A处,后又迁至B处。后A去世,A的配偶C以及A的父母均表示放弃遗产继承权,房屋产权过户给A的孩子D。至此,房屋产权所有人为D,而实际居住人为D、A
-
离婚后继续与前配偶居住是否违法?河北在线咨询 2024-11-26离婚者选择继续共同生活并不违反任何法律法规。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夫妇在离婚后仍然选择共同居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离婚但不离开家庭”现象。如果离婚当事人在领取离婚证书后仍继续居住在一起,他们之间的关系将转变为夫妻关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的相关条款指出,如果诉讼是请求解除伴侣关系而非离婚关系,那么该类案件将不会获得法院审理受理。但是,对于那些
-
公房再婚的配偶在居住权上是否也具有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14对于公房再婚的配偶不一定享受居住权,居住权的设立需要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 根据《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八条,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