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块宅基地拆迁,应该如何进行补偿
两块宅基地拆迁应该进行的补偿如下:
1.现金补助。主要包括宅基地所有权补偿价和集体住房补贴价,在一户两宅的情况下,房屋还是属个人所有的,可以按集体补偿价获得一定的现金补偿;
2.产权互调。在相同的宅基地面积下补助房屋,对多余的房屋也一并计算房屋面积,给予其房屋的补贴;
3.自愿退出宅基地。如果农户自愿退出多余的宅基地,国家会给予一定的补偿。
二、宅基地纠纷拆迁款如何解决
宅基地纠纷拆迁款解决方式如下:
1.行政裁决。
村民对拆迁行为有争议的,可以向当地政府部门申请行政裁决,当地政府部门收到裁决申请后,一般会在30天内作出裁决决定。
2.依法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若拆迁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以在接到裁决书之日60日内向做出裁决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做出裁决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的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裁决书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为了不影响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诉讼期间,拆迁人已对被拆迁人给予货币补偿或者提供了拆迁安置用房、周转用房的情况下,诉讼期间可以不停止拆迁的执行。
三、宅基地使用权如何转让才有效
宅基地使用权转让时符合以下条件时,是有效的:
1.受让方为同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2.集体经济组织同意转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二条的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第三百六十三条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的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四款规定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三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第四十四条 财产代管人不履行代管职责、侵害失踪人财产权益或者丧失代管能力的,失踪人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财产代管人。\n 财产代管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财产代管人。\n 人民法院变更财产代管人的,变更后的财产代管人有权请求原财产代管人及时移交有关财产并报告财产代管情况。
-
宅基地拆迁补偿过低,该如何应对政府部门?
443人看过
-
农村一户有两块宅基地拆怎么补偿
312人看过
-
如何在拆迁补偿中弥补宅基地
58人看过
-
空置的宅基地,如何补偿拆迁
144人看过
-
如何补偿拆迁过多的宅基地
97人看过
-
未过户宅基地拆迁补偿协议该如何签
329人看过
-
一户有两块宅基地拆如何进行补偿,法律是如何规定的西藏在线咨询 2023-09-11一户有两块宅基地的,如果宅基地是合法取得,并且面积没有超过规定标准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补偿,其补偿应当包括土地补偿费、住宅补偿费、因拆迁带来的搬迁、安置等的补偿费用。
-
在住宅楼拆迁改造过程中,如何对宅基地进行补偿?山西在线咨询 2024-11-27土地性质和房屋征收程序的不同导致房屋征收补偿标准有所差异。棚户区内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补偿标准,被拆迁的房屋价值由具有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根据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评估确定,同时可参考就近区位类似结构的商品房价格。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17条规定,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以及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
-
拆迁了两个儿子一处宅基地应该怎么补偿?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11下面为大家解答拆迁了两个儿子一处宅基地:补偿肯定是按照一块宅基地对应一个补偿的原则,政府应该考虑近些年没有发放宅基地导致缺少宅基地的家庭的居住情况,可以另行考虑安排
-
九江新区宅基地如何进行拆迁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6-30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出台关于宅基地拆迁补偿的法律法规,我们国家实行的是房地一体化原则,征收农村房屋,对房屋进行了补偿,也就是对房屋下边的宅基地使用权进行了补偿,因此不再单独对宅基地补偿。 但是一些地方农村房屋修建的层数较多,于是就出现了宅基地面积小,房屋面积大的情况,为降低拆迁成本,拆迁方将房屋评估一个较低价格,然后再对宅基地进行单独补偿,这种补偿方案,看起来房地都有补偿,实际上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
如何进行农村宅基地搬迁补偿工作河北在线咨询 2022-06-121、土地法修正草案明确单独补偿农村村民住宅。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安置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依照国务院制定的具体办法,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规定补偿安置的具体标准。 2、征地补偿内容增加了对宅基地的补偿和社会保障补偿。修正案草案规定,征地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补助与社会保障费用,农民村民住宅补偿,以及其他地上附着物补偿和青苗补偿。 3、在住房保障方面。将对城市规划区内的被征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