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为3个月,特殊情况需经院长批准适当延长。但从立案到开庭,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月。可以到立案庭咨询,是否因证据不全而未立案,法院收到的材料不等于同意立案。我国法律受理民事案件法院没有规定具体的开庭时间,但一般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申请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经我院院长批准,可延长六个月;需要延长的,报上级人民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根据我国民事诉讼相关法律的规定,立案后,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起诉状复印件发送给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后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然后,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的五天内发送原告,然后组成合议庭或者确定独任法官。与此同时,原被告还需商或者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一般在30天左右,举证期限最多可以延长两次。而且开庭前可能会安排证据交换。一起案件需要开几次庭,法律没有硬性规定,主要看案件的复杂程度,是否属于重大、疑难案件。以查明案件事实为准。
民事立案后多久通知开庭
法院立案后,送达被告法律文书,一般情况下会给被告一个月的举证期限。举证期满后,法院往往才会安排开庭。所以说从立案到开庭一般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但有的案件适用简易程序,举证期也相应变短,另外举证期也可以当事人约定,经法院同意后生效。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
立案多久能开庭二审立案后多久开庭
157人看过
-
刑事案件休庭的话,一般多久再开庭
95人看过
-
多久后能开庭审理刑事案件?
267人看过
-
一般递交诉状多久以后能立案开庭
492人看过
-
法院立案后一般在多久可以开庭审理案件
429人看过
-
市法院再审立案后,一般过多久能开庭
193人看过
-
立案后多久开庭民事案件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31先立案,再开庭审理。要有个人身份证明、起诉状(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证据材料。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你这种情况会适用普通程序。
-
刑事案件立案后的结案时间一般要多久啊?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20刑事案件立案后一般要二个月以内结案,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
那一般案件受理后多久立案开庭时间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22民事案件立案后,开庭时间跟送达和适用程序有密切关系,依据《民事诉讼法》相关关于审限的法条规定及原则,一审一般是立案后5日内移送至审判部门,之后就要看何时送达和适用程序了: 1、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审判部门应当在5日内向当事人送达,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 2、如果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则需要在30天之后安排开庭; 3、如果被告下落不明,则需要公告送达,公告送达的期限是60天,
-
刑事案件立案后, 一般在什么阶段开庭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29本案是否构成犯罪,要看当事人是否有犯罪事实,及是否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成立.量刑要结合当事人犯罪动机和本案对社会的危害性大小,以及当事人在本案中是否有从轻或减轻情节和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但最终要落实在证据上,建议及时委托律师,会见当事人,调取有利证据,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1、在侦查阶段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会见犯罪嫌疑人,了解涉嫌罪名和有关案件的情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为犯罪
-
交通事故立案案件后开庭的时间一般是多久?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21法律对立案后什么时候开庭没有规定,由法院根据本院的案件数量等情况自行安排。同时,当事人只需要耐心等待即可,法院在开庭前会依法通知当事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