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独资企业的个人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按年计算,每月或每季度预缴。投资者应在每月或每季度结束后7天内提前缴纳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并在年度结束后30天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年度会计决算报表和个人所得税预缴凭证。年底后3个月内结算清缴,多退少补。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2、劳务报酬所得;
3、稿酬所得;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5、经营所得;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7、财产租赁所得;
8、财产转让所得;
9、偶然所得。
个人独资企业法人变更如何申报个人所得税
根据相关规定,企业由法人转变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非法人组织,或将登记注册地转移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应视同企业进行清算、分配,股东重新投资成立新企业。企业的全部资产以及股东投资的计税基础均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企业由法人转变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非法人组织,或将登记注册地转移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应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清算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0号)规定进行清算。企业在报送《企业清算所得纳税申报表》时,应附送以下资料:
(一)企业改变法律形式的工商部门或其他政府部门的批准文件;
(二)企业全部资产的计税基础以及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
(三)企业债权、债务处理或归属情况说明;
(四)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证明。
根据上述规定,该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企业所得税清算,并报送有关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
个人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怎么征收,个人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税率是多少
405人看过
-
【个人独资企业所得税】如何确定个人独资企业
383人看过
-
自然人独资是交个人所得税还是企业所得税
182人看过
-
如何缴纳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
207人看过
-
如何计算个人独资企业所得税
459人看过
-
个人独资公司所得税和企业税哪个高
348人看过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 更多>
-
现在个人独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是怎么样的呢?北京在线咨询 2022-06-30对应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适用税率表来计算各合伙人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加总之后即可算出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总的应纳税额。
-
个人独资企业应税所得要扣除员工的工资么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28在计算所得税前应予扣除定率征收,其实他不看你成本费用,直接按你开票收入乘所定的利润率计算你的利润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工资,属于独资企业的必要费用
-
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吗,为什么?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25按现行规定,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虽然也冠以“企业”称谓,其实质与企业所得税中的企业根本不是就不是一回事。企业所得税所称的企业(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含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按照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压根就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而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属于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能够依法以自己
-
个人独资企业和为什么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呢??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26因为他们的投资人或合伙人均按个人所得税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理由是这样的企业规模较小,账务核算不规范,企业正常经营发生的成本费用和投资人(合伙人)的私人消费支出很难界定,如征收企业所得税,可能大量的私人消费被税前列支了。故对他们征收个税。
-
2024年个人独资企业所得税怎么缴纳的安徽在线咨询 2024-09-17一、个人独资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是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税务机关对个人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法有二种。 一种是查账征收适用于会计核算比较齐全的, 另一种是核定征收。具体采用哪种征收方法由主管税务机关确定。 三、只要企业有利润,不论采用哪种征收方法,也不论企业利润是否分配,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四、采用查账征收方法的。 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