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
注应当意区分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
1、在客观上都表现为使用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但前者必须发生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构成犯罪;后者只要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犯罪。
2、在主观上,前者由过失构成;后者则出于故意。在实践中,对间接故意实施的与出于过于自信过失构成的上述犯罪比较难以区分。二者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均已预见(尽管认识程度不同),而且都不希望结果发生。但前者虽不希望却未采取避免结果发生的任何措施,而是心存侥幸任其发生。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均不违背行为人的意愿。后者行为人则采取一定的措施,或者相信具有可能防止结果发生的主、客观条件,只是过高地估计和轻信了这些条件,才使得危害结果未能避免,发生这种危害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意愿。
二、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处罚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犯过失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过失危险方法量刑探讨
159人看过
-
如何判定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257人看过
-
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是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罪吗
318人看过
-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刑罚与其他罪行有何不同?
306人看过
-
危险公共安全罪构成要素:方法与危害
339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与以爆炸等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
60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盗窃罪与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方法界限是什么?广东在线咨询 2024-11-18行为人盗窃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通信设备等或者上述设备的重要零部件,足以危及公共安全或者已经造成刑法所规定的危害公共安全的损害结果的,属于想象竞合犯,应当以其中的重罪定罪处罚。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找律师就找“我” 专业律师帮您解决困惑 特
-
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以危险方法实施处罚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01不同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只有造成严重后果才能以该罪论处。因此,刑法规定,犯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过失以危险方法罪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14一、什么叫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过失以失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二)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特征1、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2、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何处罚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11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危险方法犯罪区别山西在线咨询 2023-06-28造成严重后果的、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拘役或者管制。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毒害性、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主观方面是故意、爆炸,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