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网络传播权立法的价值取向?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7 09:05:02 301 人看过

信息网络传播权已由《著作权法》明文规定为著作权人的一项专属权利。但这项新的专有权利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权利的范围及其限制、权利的管理。技术性措施的保护标准及其例外等十分复杂,《著作权法》无法作出更为具体的规定。这些问题正是国务院将要制定的《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所要解决的。在设计信息网络传播权这一新型权利时应当如何定位价值取向,即是为了保护而保护,还是为了促进著作权利益的最大化,不同的价值取向将对法规的合理性、可操作性产生重要影响。

一、网络传播权的保护应有利于著作权利益的实现

网络给著作权的行使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数字技术使得复制和传播难以控制,如何使著作权人对作品的专有权覆盖网络空间,信息网络传播权应运而生。如同技术发展进程中每一次传播科技的进步与著作权制度互动的结果都丰富了权利内容,扩大了作品范围一样,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孕育形成是数字技术时代著作权扩张的直接结果。这种结果的出现很容易使人们自然倾向于站在著作权人的立场,积极地主张权利扩张和强化,而忽视了著作权制度变革的社会意义。

历史的先例告诉我们,每一次新的传播技术产生时期,传统的传播方式及相关行业无不受到冲击,但新的模式和机会又为著作权人及相关产业、行业获得更大的发展带来机遇,后者往往是始料不及的。复印机曾被认为是出版业的丧钟,但实际上,便宜的复印机增加了对印刷内容的需求,出版业并没有因为复印机的出现而萎缩。相反,今天的出版物和出版业赚的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作者也因为出版业的繁荣而受益。录像带的出现曾引起电影制作厂商的恐慌,好莱坞甚至游说国会,要求禁止录像机的生产,但是后来好莱坞还是从这里赚了许多钱。因为家庭录像机的普及和录像带出租业的兴起,使人们能够方便的观看电影,因而对有内容的录像带的需求越来越大,录像机和录像带没有成为好莱坞的丧钟,反而成为了它的救世主,电影明星也因此走进大众生活。今天,网络环境下数字化技术完全改变了作品传播的广度、作品利用的深度,使业已建立起来的著作权基本规则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历史上出现过的情形相类似,MP3音乐在网络的自由发行遭到唱片公司和音乐制作人的强烈反对。期刊出版界对期刊全文数据库擅自使用作品也表示极大的忧虑。

回顾传播科技发展史,从图书、唱片、广播等关键技术与著作权制度变革的互动关系中可以发现两个线索:一是,真正感到新的传播技术威胁的是那些控制着大量版权的出版商、唱片公司、音乐制作人、电影制片厂、广播组织等巨头,是他们深恐丧失了牟利机会才促进著作权保护的不断扩张。例如出租权,此项权利最先适用于电影作品,就是因为录像制作技术使得观看电影不必去电影院,而是租用录像带。音像制品的商业出租触动了电影制片者的利益,成为推动出租权独立于发行权成为一项专有权的直接原因。二是,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运用总是走在规则之前,在发展过程中缺乏规则的混乱阶段是技术进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旦新的商业模式建立起来,不仅没有使著作权人丧失利益,反而使他们获得了新的财源,这正好从反面印证了无传播就无权利之说。从中我们获得的重要启示是:网络环境中的著作权立法并不单纯是因为著作权人处于弱者地位需要保护,而是网络需要规则。公正合理的网络规则应立足于著作权的动态保护,有利于鼓励创作,有利于作品的流通和使用,减少作者和使用者之间进行著作权交易的成本,从而使作者的经济权利、精神权利在便捷、广泛的网络传播中得以实现。这种动态保护的取向符合著作权法利益平衡之精神。

二、权利限制应有

助于网络媒介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网络转播权立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要处理好网络传播权与网络媒介的关系。网络媒介是指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之后新的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包括各种信息网络服务机构和它们所提供的数字图书馆、数据库、远程教学等服务项目。网络媒介的特点在于以互联网为平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信等技术手段,将信息、内容搭载上网供用户获取和使用。网络媒介所具有的强大技术背景决定了它既和传统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作用,同时又具备图书馆和教学机构收藏并保存作品、传播知识、提供内容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在数字网络技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领域,网络媒介因而也就成为著作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重要的中介和纽带,因而必然涉及大量的著作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与著作权人的网络传播权,以及与此相关的为使用者享有的合理使用权、法定许可使用权。那末,在制定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时如何协调好网络媒介与著作权人之间的关系,使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制度能够适当地适用于网络媒介呢?笔者认为,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应将立法价值取向定位在,如何使著作权制度适应数字网络技术时代的社会需要,有效地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有利于营造网络媒介及信息内容产业健康发展的环境,促进社会文化教育、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30日 03: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著作权相关文章
  • 侵犯网络传播权被告如何应诉
    权利人认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所涉及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侵犯了自己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或者删除、改变了自己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权利人可以向该网络服务提供者发出书面通知,要求其删除该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或者断开相关链接。同时权利人需要对通知书的真实性负责。一、著作权包括哪些权利著作权包括的权利:(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数字化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八
    2023-03-11
    427人看过
  • 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有何规定
    作品的传播是在电子环境下,无论采取的是有线方式还是无线方式进行的。作品在网络传播中是公开的,任何公众都可以获得。任何未经作者许可将作品提供上网,要承担责任,至于将作品提供上网后,其他人是否浏览、是否下载,不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之中。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地点选择获得作品。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进行下列行为:(一)故意删除或者改变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无法避免删除或者改变的除外;(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明知或者应知未经权利人许可被删除或者改变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律师补充:通过信息网络提供他人作品,属于下列情形的,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一)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二)为报道时事新闻,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再
    2023-05-06
    457人看过
  •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认定标准
    一、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认定标准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认定标准是通过考察行为人是否未经许可向公众提供作品从而使公众成员可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来判断的。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第四十八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
    2023-04-29
    82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的价值如何取向
    对精神损害的物质赔偿问题,各国立法一直持谨慎的态度。最初,基于对人格商品化和引发滥诉的担忧、以及精神损害难以量化的考虑,法律拒绝给予精神损害以物质赔偿。但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进一步觉醒、自我价值的发现,人格利益在人类价值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出现了给精神损害以物质赔偿的迫切需要。由于社会变迁,思想观念也已发生变化,人们认为金钱赔偿非但不足减损人格价值,反而可以提高其被尊敬性,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的确定,籍法官自由裁量权也可合理解决。在此基础上,法律认可了精神损害的物质赔偿。精神损害的物质赔偿从无到有,反映了法律对人的关怀已从物质世界扩展到精神世界。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利益,人格利益的重视逐渐加强,民法对此应予以关注。这虽得益于法技术的发展,而更多的则是基于一种价值判断。“人的感情、感觉是所有的人的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它必须得到正当的保护。因此,可以想象只限于财产上的损
    2023-05-01
    69人看过
  • 什么是信息网络传播权,有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第十条规定,所谓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使公众可以在其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它是著作权中财产权的重要内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征:1.作品的传播是在电子环境下,无论采取的是有线方式还是无线方式进行的。2.作品在网络传播中是公开的,任何公众都可以获得。3.任何未经作者许可将作品提供上网,要承担责任,至于将作品提供上网后,其他人是否浏览、是否下载,不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之中。4.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地点选择获得作品。律师补充:为了保护信息网络传播权,权利人可以采取技术措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不得故意制造、进口或者向公众提供主要用于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的装置或者部件,不得故意为他人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提供技术服务。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避开的除外。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进行下列行为:1
    2023-05-07
    97人看过
  • 网络谣言传播多少立案
    网络谣言传播同一诽谤信息点击、浏览次数达五千以上或被转发五百次以上的,予以立案。我国法律未规定造谣罪,只规定了诽谤罪,立案标准为: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3.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一、网络造谣属于什么违法行为网络造谣属于对谣言进行传播的违法行为。造谣和传谣情节严重的,就会构成刑事犯罪,涉及的罪名包括诽谤罪、寻衅滋事罪等,造谣和传谣情节严重的,都会构成刑事犯罪。二、网络谣言有哪些根据制造的谣言内容的不同,网络谣言主要有以下六类:1.网络政治谣言主要指向党和政府,主要涉及政治内幕、政治事件、重大政策出台和调整等内容,让公众对国家秩序、政治稳定、政府工作产生怀疑和猜测,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危害国家安全和政权稳定。“军车进京、北京出事”
    2023-04-05
    427人看过
换一批
#著作权法
北京
律师推荐
    #著作权法 知识导航
    展开
    #著作权
    词条

    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在我国,著作权即指版权。广义的著作权还包括邻接权,我国《著作权法》称之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更多>

    #著作权
    相关咨询
    • 如何认定侵犯网络传播权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17
      随着网络的发展,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纠纷案件中有很多新的形势出现,着对于司法的认定工作是一个挑战,其中比较常见的一个类型就是涉链接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一般情况下,权利人在签订作品出售的合同时,都会有一个规定说禁止与第三方合作开放连接端口,但是如果对方违约了,第三方就很容易通过链接找到涉案作品。这个时候第三方一般会被原告指控侵权,这个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纠纷形式。 “通过信息网络提供权利人享有信息网络传
    • 著作权网络传播侵权管辖,著作权网络传播侵权管辖是如何的?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30
      在网络侵权案件地域管辖问题上,依据现行立法及司法解释相关规定所确立的“以被告住所地和侵权行为实施地管辖为一般,以侵权结果地管辖为例外”的管辖原则虽有所改进,但依然存在以下缺陷: 1、以被告住所地作为地域管辖的标准,忽视了网络侵权案件中被告住所地与侵权行为关联度较低的现实和认定困难的问题。 2、以侵权行为实施地管辖为一般,而以侵权结果地管辖为例外的传统管辖原则,如果遇到多个法院同时具有管辖权的情况下
    • 网络传播的规定,网络直播唱歌侵犯著作权吗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20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音著协)表示,在直播类的网站和手机应用当中,有大量的在线音乐使用,其中一部分是表演者直接演唱歌曲、演奏音乐,有些是将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根据《著作权法》的要求,这些音乐使用都需要事先获得词曲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相应的使用费。
    • 网络传播色情如何判刑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6-02
      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向他人传播三百至六百人次以上的; (二)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组织播放淫秽的电影、录像等音像制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制作、复制淫秽的
    • 网络传播色情如何量刑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25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中的新规定,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内容含有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的淫秽电子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定罪处罚:(一)制作、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