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拆迁后的房屋归属权归谁为确保城市房屋拆迁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将对其进行全方位监管。
房屋拆迁,这一过程通常涉及到相关单位或个人,对现有建筑用地内的房屋予以拆除,同时迁入原有房屋所有者或使用者,给予适当的赔偿。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会对所涉及的房屋价值进行评估,以便在法律框架下,对房屋的合法拆除以及评估后的产权所有者给予相应的经济赔偿。
具体而言,房屋拆迁的补偿方式主要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以及综合型补偿三种方式。
其中,货币补偿,顾名思义,即对被拆迁房屋价值以法律为准绳,交由专业评估团队进行公正评估,得出具体的补偿金额。
产权置换则是将原有房屋面积与新建房屋作对比,实现房屋价值的对等交换。
另外,有一部分补偿方式是综合了上述两种方法,既支付货币补偿金额,同时交换房屋价值。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四条规定
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房屋征收部门(以下称房屋征收部门)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
市、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互相配合,保障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农村拆迁后还能申请宅基地吗在农村地区实施拆迁政策时,是否能够获得宅基地资格,则需要根据被拆迁住户所选取的赔偿方法来加以确定。一般来说,农村拆迁政策包含了搬迁安置、货币赔偿以及房屋置换三种较为普遍的赔偿方式。如果您选择接受搬迁安置方案,那么自然有权利申请取得宅基地以用于建造新屋;
然而,如果您选择选择货币补偿或者房屋置换两种方式作为替代,此时,您就无法再申请新的宅基地用以建房子了。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村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应当统筹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农村村民居住环境和条件。
国务院及各级地方行政机构对各地房屋拆迁事务履行全方位的监管职责,确保相关行为在法律框架内合规而有序地进行。拆迁意味着移除现有的建筑物,然后对原所有权人提供合理的赔偿金。此项工作的关键步骤是对房屋本身的价值进行科学且准确的评估,以及依循法律规定给予经济上的赔付。补偿方式有包括货币赔偿(通过专业评估得出具体金额)、产权置换(即等价交换)以及综合性补偿(将上述两种方式相结合)三种选择。拆迁的最终目的在于保护各方合法权益,同时维护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
-
农村迁出的房子老屋拆迁,宅基地归谁
310人看过
-
房屋拆迁的归属部门是谁
382人看过
-
宅基地归属问题:拆房后的归属权归谁?
311人看过
-
确权后的房屋拆迁利益归谁
240人看过
-
拆迁补偿归谁所有:农村房屋买卖后的争议
328人看过
-
拆迁款归属于谁的新建房屋
178人看过
-
农村宅基地拆迁房屋和院落的归属权归谁、是房屋和院落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09民法典的这条规定,说明对房屋遗产进行分割时应掌握两条基本原则:一是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也就是不能把无法分割的房屋遗产,强行分开、割断,以致造成生产无法正常进行或给生活带来不便。二是不损害遗产的效用,房屋本身就是用来生产经营或居住生活的,不能因继承分割而改变了房屋的使用属性,丧失了房屋原有的使用价值。房屋遗产分割不同于其他财产的分割,因为房屋是不动产,不能随意移动,或因继承人的实际需要,并兼顾各继
-
农村迁出的房子老屋拆迁,宅基地归谁宁夏在线咨询 2021-10-25宅基地都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拥有宅基地的使用权和资格权,但在农村宅基地的三权分配政策中,国家也建议保障宅基地的所有制度不变。土地确权和使用权纠纷,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职场之间的争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的个人之间,个人与职场之间的争论由乡级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土地所
-
农村拆迁房屋的产权归属问题怎么处理?海南在线咨询 2022-04-12第一、房屋属于遗产,宅基地使用权可以基于自身条件承继,宅基地使用权益的收益可列为遗产,四位继承人对于遗产在未分割之前属于共同共有的状态,对于遗产的分割不存在诉讼时效的问题; 第二、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翻建等重大修缮行为,应征得共有人的一致同意,否则就属于侵权,其他共有人可以不承担翻建费用,也不会由于翻建而自动变为某一人所有; 第三、本案的拆迁所得应属于共同共有财产而不是遗产,应依法予以分割,有约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