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审在哪个部门办手续
关于取保候审相关事宜,应遵循公安机关的相应程序进行办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均有权力决定是否对符合特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实施取保候审这一强制措施。
然而,在实际操作环节中,负责执行取保候审这个环节的主要机构仍然是公安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取保候审在哪个时候开庭
依据我国有关法律制度的明确规定,一般的案件审理通常需要等待2到3个月的时间之后才能进入审判环节。
对于审理过程中相对简单的案件,且无共同被告人等复杂因素的情况下,审判程序可能会较为迅速地进行。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取保候审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期限最长也不能超过六个月。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取保候审在哪个部门办手续”,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
取保候审的案子哪个部门管,哪个部门办理取保候审
248人看过
-
哪个部门可以取保候审
84人看过
-
在哪个部门办理取保
124人看过
-
家属取保候审申请书交哪个部门审核
417人看过
-
取保候审的保证金是交给哪个部门的
56人看过
-
取保候审去外地需要举报哪个部门
91人看过
-
取保候审在哪里取保候审在哪里可以办手续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4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就是说,一般呆在原居住的地方,不得擅自离开,如有变动(在本市、县),要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未经执行机关许可,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
如果案件在审查起诉阶段,可以向哪个部门申请取保候审,怎么办手续海南在线咨询 2022-02-12如果案件在审查起诉阶段,可以向审查起诉的人民检察院申请取保候审。《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
-
逮捕后在哪里办取保候审手续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14《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条件与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
重审取保候审费一般由哪个部门交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08可以查阅《人民检察院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规定(试行)》里面有详细规定符合取保候审的各种情况,直接到办案的法院去提交申请资料,必要时还得走下法院跟检查院的关系
-
逮捕了可以到哪个部门办理取保候审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14被公安执行逮捕后,案件还没有移交到检察院,这个阶段属于侦查阶段,案件仍然由公安局管辖,申请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应当交给公安局办案人员。 《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刑事案件申请取保候审,需要犯罪嫌疑人家属或者律师向办案机关提出申请就可,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批准由办案机关进行审查决定,做出答复。 相关规定: 一、取保候审的条件: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