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附带民事的好处
(一)无须支付诉讼费用;
(二)被告人家属为获取受害人谅解进而让被告人从轻处理,一般会积极赔付并付款到位。
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的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规定“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被追缴,退赔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经过追缴、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二、现行刑事附带民事制度的不足与缺陷
我国现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不论从立法还是在司法实践中均存在严重不足与缺陷,不仅表现在两大诉讼法的外在失调,而且更体现在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内在的冲突与排斥,使立法者设想的“节省精力便利诉讼”的程序设计目的未得到实现。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制度之间的外在失调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被附带的民事诉讼缺乏相应的独立性,在相当大程度上被刑事诉讼所吸收,如在立案、审理、期限、上诉等程序上,均应遵循刑事诉讼的规定或制约,而且当事人不具有相应的程序选择权,致使产生冲突,而民事诉讼法是独立的民事诉讼,体现了民事主体平等之原则,因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存在着失调。
1、从诉讼主体上看,由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间赔偿主体受被告人的限制,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只能是刑事被告,而且必然是到庭的被告,因而刑事诉讼并不存在缺席审判制度,致使共同犯罪的其他被告人由于未受到刑事审判而逃脱民事赔偿责任,虽然近年来立法和司法解释已注意并增加诉讼主体,但实践中利用甚少,这与现在民事诉讼主体范围存在失调。
2、从请求赔偿范围上看,现行民诉法当事人不仅可请求物质财产损失,而且可以请求精神损害或间接损失,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害人却无法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导致受害人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护。
3、从审理期限看,现在民事诉讼审理期限为普通程序六个月,简易程序三个月,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则从属于刑诉法,周期较短,不利于当事人的举证。
4、从对被害人权益保护措施上看,民诉法规定了财产保全,评估等一系列措施,而附带民事诉讼却不适用上述措施,而独创了赔偿时考虑被告人的赔偿能力,不利于保护当事人权益。
5、从平等保护当事人权益看,附带民事诉讼没有规定双方当事人的举证时间,而民事诉讼赋予当事人举证时间的设置利于双方举证。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内在冲突与排斥
1、从价值追求上看,刑事诉讼作为国家公权,处处体现着国家公权强制的烙印,而民事诉讼则体现着人人平等,保护私权的价值目标,而从我国社会结论看,长期存在刑事附带民事理念,无论从立法或司法,刑法的权威观念根深蒂固,而民事诉讼观念淡漠,从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难以弥合两种价值的冲突与排斥。单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判决书上看,对民事诉讼理由往往一笔带过,就是一个明证。
2、从证明标准看,刑事诉讼法追求犯罪事实的绝对真实,即力求从证据上绝对还原真相,而民诉法证明标准是法律真实,当然也不排除客观真实,证明标准的差异导致附带民事诉讼存在的排斥。
(三)、修改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设想
如前所述,既然我国现行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那么是继续完善还是取消附带民事诉讼、实行刑、民诉单独处理的模式,值得探讨,笔者认为结合我国国情,可以考虑取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而采用建立国家刑事被害人救济补偿制度,同时赋予被害人单独的民事诉讼制度,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一)设立国家刑事受害人补偿制度
国家通过设立刑事受害人的补偿金,可以通过国家救济专列部分,社会捐助及对犯罪分子没收财务及罚款上缴等方式,设立国家刑事受害人补偿金,同时根据犯罪补偿金及受害人状况制订出详细的补偿范围,使受害人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的损失可以申请全部或部分的国家补偿,以实行社会的公平正义,已有部分地方进行试点。
(二)赋予受害人单独的民事诉讼选择权,而不必是选择刑事诉讼
刑事受害人可以选择单独的民事诉讼请求因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给自己造成的物质和精神损失提起单独的民事诉讼,可以确定以下几个诉讼特别规定
1、刑事受害人享受国家法律援助,免收诉讼费用。
2、民事诉讼原则上不受刑事诉讼的限制,但必须由刑事来确认民事违法行为的应当在刑事的终结后才能启动民事诉讼程序。
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原告人必须是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即法律中所说的被害人,所谓被害人是指其实体权利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经营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人,有赔偿的具体请求和事实理由。被告人是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依法负有赔偿责任的人。主要包括下面几种情形:刑事被告人及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加害人;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审结前已经死亡的被告人的继承人;已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其他对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单位或个人。(三)被害人的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即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附带民事案件有什么好处?
209人看过
-
什么情况下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刑事附带民事
400人看过
-
刑事附带民事对刑事部分上诉
206人看过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刑事量刑与民事赔偿
464人看过
-
民事、行政、刑事附带民事裁定书
427人看过
-
附带民事案件的刑事审判阶段
414人看过
遗产继承规定: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民法典删除了公证遗嘱效力优先的规定。并且规定了继承开始后,遗嘱执行... 更多>
-
交通事故走单独民事好,还是刑事附带民事好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07交通事故绝大多数都是单独起诉民事案件更好一些,少数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因为单独作为民事案件起诉,可以将保险公司一同起诉,可以要求保险公司或者车主赔偿精神损失。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不赔偿残疾或者死亡赔偿金,不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
-
附带民事附带刑事民事是如何规定的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0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第九十九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3]第一百三十八条、第一百三十九条、第一百四十条、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如下: 第一条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
-
广东省刑事附带民事及附带民事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11申请人:忠XX,男,汉族,XXXX年X月X日出生,住所:XX省XX县,现居住XX省XX市XX区。 被申请人一:辉XX,男,汉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址:XX省XX县,现XX市看守所。 被申请人二:XXX,男,汉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址:XX省XX县,系第一被告人辉XX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 被申请人三:XXX,女,汉族,XX年X月X日出生,住址:XX省XX县,系第一被告人辉
-
共同犯罪中刑事附带民事附带民事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12附带民事诉讼就其解决的问题而言,是物质损失赔偿问题,与民事诉讼中的损害赔偿一样,属于民事纠纷,但它和一般的民事诉讼又有区别,有着自己的特殊之处。这表现为两个方面:从实体上说,这种赔偿是由犯罪行为所引起的;从程序上说,它是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提起的,通常由审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刑事案件的审判组织一并审判。其成立和解决都与刑事诉讼密不可分,因而是一种特殊的诉讼程序。正因为如此,解决附带民事诉讼问题时所依据
-
民事附带刑事赔偿标准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标准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标准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2-04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规定:1。人身损害赔偿(1)医疗费用:根据实际费用,从医学角度治疗身体损害的必要性是有限的,不包括整形和康复治疗造成的费用。(2)误工费:以受害人工作单位实际扣除为限,不高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三倍。(3)护理费:指根据治疗需要实际支出的护理人员费用。以不高于医院护理人员的实际收入为限。(4)交通费:以必要和实际费用为限。(5)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