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暴力拆迁产生的原因
暴力拆迁产生原因:
(一)相关赔付不合理,国家规定的款项出现私吞现象,或者开发商不能给予合理的条件,导致居民拆迁后可能失去居所。
(二)现行规范拆迁行为的立法不到位,拆迁群众缺少及时有效的利益诉求渠道;
(三)个别开发商有恃无恐,为完成拆迁而不惜对所谓的“钉子户”停水、断电,甚至威胁、恐吓,强行拆除居民房屋。
二、拆迁队暴力执法的法律后果
暴力在执法与抗法之间循环,似乎陷入了一种怪圈。时至今日,社会各界依然在积极寻找应对之策,然而收效甚微,一方面由于责任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暴力部分执法责任人规避了责任承担,而没有起到有效规范执法的作用;另一方面却由于立法、程序上的缺位而导致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笔者认为,关键问题在于目前国内对于暴力执法缺乏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对于暴力执法的法律性质也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界定。这些问题弄清楚了,才能从根本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监督与控制。
行政公务人员是行政权的行使者,是法律的执行者,其行政行为应严格依法做出。一旦违法,其危害的后果比相对人的违法行为所导致的危害在程度和性质上更加严重。一是破坏了正常的行政秩序和社会规范,二是损坏了政府的公共形象,三是亵渎了法律权威,四是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目前国内部分学者倾向于将暴力执法界定为行政违法,比如有学者认为,暴力执法首先体现在“对执法对象的人格侵犯、暴力侵害和财产侵害方面”,认为这是暴力执法构成违法的显着特征。持这一类观点的人认为,暴力执法不仅在形式上体现为行政违法,而且从维护正义的角度,也应把暴力执法界定为行政违法。理由有两点:一是形式上违法。在我国,行政违法是指行政主体所实施的、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害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尚未构成犯罪的有过错的行政行为。从形式上来看,暴力执法是滥用职权的违法行为,它的动机在于追求不当的行政利益,违反了一般人的理智、常识及社会公认的公平原则,出于利益的考量而使用了暴力,可以认为是显失公正。二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需要。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曾说:“公理只有在双方相等时才谈得上,强者做他们能做的事情,弱者受他们必须受的苦难。”从一定意义上说,当行政权过于强大时,它往往难以受到有效控制,处于弱势端的多数群体权利难以实现。行政主体由于其自身的地位和职权,在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方面负有很大的责任。
然而,也有部分学者将暴力执法界定为行政不当,比如,有学者认为,现实中存在的执法不规范现象事实上是一种不合理的行政行为,“现行法律缺乏可操作性是造成行政行为不合理的根源”。持这一类观点的人认为,暴力执法不是违法行为,而应当是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一种滥用。一方面,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是根据法定授权、依照法定程序并在适用法律正确的情况下作出的,只是由于具体的行政执法人员裁量权使用不当,而需要对该行为进行审查的情形。这种情况下,行政行为还在合法范围之内,不当审查也只能针对行政行为中出现的瑕疵进行审查;另一方面,行政公务人员是自然人,他们的智力水平、个人品德、理解能力、专业知识程度、办事灵活性等俱不相同,执行权力时产生的后果也不尽相同,行政职权的行使,必须要求行政公务人员运用自己的思想、智慧和意识指导行政行为过程,通过自己有意识的行为来贯彻、执行人民意志和国家意志。在这种个性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多大的副作用是不可预知的。
如果将暴力执法界定为行政违法,则会出现行政违法的主体概念混乱的情形。行政违法包括行政法律关系双方主体的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既包括了行政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也包括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从专门研究行政主体的违法行政行为的角度考虑,如果单纯用行政违法的概念、理论来研究暴力执法,与法理学上的行政违法理论存在逻辑上的不一致,很容易造成概念上、理论体系上的混乱。如果将暴力执法界定为行政不当的话,则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暴力执法审查的问题,暴力执法的存在说明权力滥用的趋势堪忧,所以必然要对暴力执法的合理性进行审查,但是目前来讲,在国内还缺乏可实际操作的空间;另外一个问题是不利于执法行为的规范,由于行政不当不会产生违法责任,大多数时候只承担部分的赔偿责任,这样的话既起不到有效的规范作用,也就无法在真正意义上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因此,考察暴力执法的性质,可以结合行政违法和行政不当理论来作综合界定。笔者认为将其界定为违法行政较为恰当。违法行政是“行政主体所实施的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害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行政行为”。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既可以解决行政违法主体概念混乱的问题,也有利于对暴力执法进行责任追究。
行政执法中违法责任追究的目的在于对受到损害的行政相对人给予适当的补救,处罚行政执法不文明责任人,并恢复行政执法中由于不文明过错所破坏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目前有关行政执法中违法责任追究的法律法规明显不够健全和完善。如有的法律或法规只有关于行政主体的责任规定而缺少关于行政公务人员个人因职务执法中的违法而应承担的责任;或者只有抽象、笼统、概括性的责任规定,却无具体化的责任形式予以落实等等。这些缺陷,都亟待在理论上和立法上予以解决,以使违法行政责任追究的内容、形式、程序等均做到有法可依。
对政府行政执法责任人的惩戒力度,要掌握好追究责任者的标准,在确定责任追究的方式上,除了现行的降级降职、行政记大过、行政记过、通报批评等之外,还可以增加向利益受损人道歉、承担部分损失等方式。对那些不能适应执法工作,甚至严重不负责任,法制水平和工作能力很差的执法者个人要严肃及时清理,以保持政府行政执法队伍的纯洁性。
三、强制拆迁属于犯罪吗
强制拆迁情节严重的,属能构成犯罪。《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刑法》第245条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刑法》第275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房屋拆迁过程中,若拆迁工作人员不遵守国家的法律,采取野蛮的手段对拆迁房屋、拆迁房屋内的物品进行损毁,对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进行人身侵害,均有可能触犯上述刑法罪名的规定,从而被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五条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n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
拆迁暴力的成因是什么?
403人看过
-
家庭暴力的常见类型和产生原因
206人看过
-
暴力拆迁行为会引发的犯罪原因有哪些
165人看过
-
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体现在哪方面
309人看过
-
暴力拆迁出现的原因有哪些,解决的方法是什么
244人看过
-
暴力拆迁与暴富拆迁都是中国高房价的产物
189人看过
-
家庭冷暴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家庭冷暴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意思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23在公众开始声讨拳打脚踢等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暴力时,我们不能忘记家庭冷暴力也同样大量存在,而且它的危害甚至超过显性家暴。家庭冷暴力属于精神情感层面的折磨,例如暗示威胁、语言暴力(漠不关心、侮辱责骂等)、经济的限制和性生活的剥夺,达到精神上折磨摧残对方。这种方式产生的巨大心理压力会使对方接近崩溃,同时伴随着的是婚姻的隔阂与不信任,最终导致婚姻的结束。由于它的隐蔽性和非物理伤害特性,很少人会将这些行为归类
-
家庭冷暴力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家庭冷暴力产生的法律原因主要有哪些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26家庭冷暴力中,施暴者有一种逃避或报复心理接待过多起因家庭冷暴力而引发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我市心理学家沈学武总结说,家庭冷暴力各个年龄段的都有,但在35岁到40岁这个年龄段相对较多一些。从文化层面上来看,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高的,发生的比率明显高一些。从引起的原因上来看,婚外恋目前是主要诱因。从心理上分析,家庭冷暴力中施暴一方,通常带着逃避或报复心理。双方因为一件事而分歧过大引发矛盾;或是一方的不当行为
-
如何避免暴力拆迁的发生辽宁在线咨询 2021-10-15国家法律禁止暴力强制拆迁行为,法律保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建议报警维权。根据中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实施细则》第31条采取暴力,威胁或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违法方式被征收人转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的直接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负责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如果不构成犯罪,依法处分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依法处罚治安管理。面对政府的暴力撤离,我们必须对法律有
-
暴力犯罪的发生原因是什么?上海在线咨询 2021-07-24造成暴力型犯罪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犯罪分子或受资产阶级好逸恶劳,享乐至上,极端利己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惜以暴力手段追求非分需要,或以暴力手段解决矛盾;或受封建行帮思想毒害,拉帮结伙,寻衅滋事。而且,这些人自我控制能力低下,遇到冲突,心理便严重失衡,对法律和由此造成的后果毫无顾忌。 ②社会管理工作上的失误,使许多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得不到妥善及时的解决,酿成犯罪。 ③宣传媒介宣扬、鼓吹暴力行为等消极因
-
遇到暴力拆迁,或者暴力拆迁的维权方法有哪些,暴力拆迁的处理办法上海在线咨询 2022-01-24强拆又称暴力拆迁,当遇到暴力拆迁时应做到以下几点:一,遇到暴力拆迁等突发状况,不能以暴制暴,尽量平复自己的心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当然面对蛮不讲理的拆迁人,心里是十分委屈和愤怒,难免做出冲动的事情,但是,要想到这个事情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更加合法的解决办法,违法者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干嘛要自己亲自动手呢?二,积累拆迁法律知识,自己保护权益。被拆迁人平时也可以对拆迁的一些法律常识进行了解,这样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