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拿到身份证、手机号、再录个点头视频,就能用你的信用贷款?近日,此类信息在国内社交平台快速传播,引发舆论关注。
是真的吗?
最新诈骗,北京新发地肯德基门口已经出现,现在有几伙骗子,让60岁以下,18岁以上,凭身份证,手机号,再录个点头的视频,就可以领一壶油或者一个充电宝,他们会用你的身份证号及视频来开个借贷宝账号进行贷款!请各位快速转发,切勿受骗。
据悉,该信息提及的借贷平台是一款手机应用软件,隶属某科技有限公司。填写信息注册成功后,用户可通过借贷平台向自己的熟人发布实名借贷需求,评估风险后,熟人可将自身银行卡内的钱借出。简单讲,一旦成为其注册用户,可以凭借自身信息和信用借钱。
那么,骗子能拿到你个人信息吗?
我们和合作商进行了一些线下推广活动,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借贷宝)下载和注册。该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向本网记者表示,网上流传的信息是其公司进行的线下推广活动,目的是推广其突出的借贷产品。我们给合作商一个二维码端口,然后按推广注册用户数量付费。整个流程在APP上进行,不是在纸上填写,他们拿不到用户信息。
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吗?
在用户注册过程中,需要提供身份证号码、名字、手机号银行卡等信息。(手机号、身份证、姓名)这些信息是留存到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行卡号码、密码等信息的注册填写则是在银行系统内进行。该负责人表示,注册过程中,其借贷平台不对用户银行卡信息进行留存。
多组个人信息泄露曾导致资金被盗
伴随互联网+金融模式快速推进,公民个人信息对自身金融安全影响正在加大。据警方案例,由银行卡号码、手机号码泄露导致账户资金被转移事件已发生多起。
2013年7月,因身份证信息泄露,湖南黄女士手机卡被复制,支付宝里2.4万不翼而飞。2013年9月,重庆王女士发现自己手机出现几小时信号故障,次日,自己农业银行账户里的19120元居然不翼而飞。2015年7月,因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码泄露,广东杨女士手机被补卡,与手机绑定的银行卡内的13万余元通过第三方平台转走。
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警务人员告诉记者,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在网络上盗取资金,是一种比较复杂作案手段。犯罪分子一般拿假身份证在电信运营商处办理手机挂失,而后通过手机验证功能修改支付平台或者银行卡密码,进而在网络账户完成操作,转移资金。
警方提示,日常生活中,市民应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确保自身金融安全。
-
账户安全提醒:防止信息泄露和资金被盗的方法
480人看过
-
个人信息泄露怎样处理,个人信息泄露有什么危害
239人看过
-
个人信息泄露方式,泄露个人信息的后果
355人看过
-
上网泄露个人信息危害、规制
387人看过
-
泄露个人信息造成何种危害
289人看过
-
不小心泄露个人信息,有什么危害及影响?
291人看过
产品是指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产品一般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核心产品、基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 产品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 更多>
-
信息安全怎样泄露西藏在线咨询 2023-05-18个人信息安全泄露,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通知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和个人。通知应包括下列事项: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的信息种类、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危害; (二)个人信息处理者采取的补救措施和个人可以采取的减轻危害的措施; (三)个人信息处理者的联系方式。 个人信息处理者采取措施能够有效避免信息泄露、篡改、丢失造成危害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可以不通知个人;履行
-
账户及姓名信息泄露,如何寻求帮助?湖南在线咨询 2024-12-03如果您丢失了财物,请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警方可能会找到一些线索。然而,成功追回失物却难以给出确切的答案。尽管警方负责任地调查案件,但并没有明确法律规定他们必须承担追缴赃款的职责。 在您向公安机关报案后,如果警方成功抓获了涉案人员,即使他们没有成功追回赃款,您仍可以根据相关法规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犯罪嫌疑人赔偿。当您遭受网络诈骗时,请务必收集相关证据并妥善保管。通常情况下,网络诈骗分子会通过多种
-
个人信息泄露个人信息泄露损失谁来承担?江西在线咨询 2023-11-08构成侵权的,可以向法院起诉维权。《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通知应当包括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及权利人的真实身份信息。“
-
了解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泄露湖北在线咨询 2023-05-06个人信息泄漏后,要第一时间换账号。由于现在网络十分发达,信息泄露之后如果不换账号,那么在这个账号下登陆的各种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因此,一旦发现了泄露的源头,就要立刻终止使用这个账号,从源头切断泄漏源。
-
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有哪些,被泄露之后怎么办重庆在线咨询 2023-02-21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个人信息泄露危害: 1、垃圾短信; 2、骚扰电话; 3、垃圾邮件; 4、冒名办卡、透支欠款; 5、案件事故; 6、诈骗。 解决办法: 1、更换账号; 2、更改重要的密码; 3、报案; 4、律师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