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纠纷指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关于经济权利义务的纠纷。民事主体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灵活的手段来解决经济纠纷,包括平等协商、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签有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和进行调解。
经济纠纷指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关于经济权利义务的纠纷。对于经济纠纷,民事主体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灵活的手段来解决。首先最常使用的是行为人平等协商,讨论出解决方案。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签有仲裁协议的行为人还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行为人还可以进行调解。
经济纠纷案件执行期限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收到执行申请后,执行案件的期限为六个月,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第四条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
对经济补偿有争议该如何解决
461人看过
-
面临经济纠纷的离婚案件,如何应对?
228人看过
-
如何应对劳动争议仲裁案件中的法院管辖权争议?
325人看过
-
经济纠纷案件的应对策略
465人看过
-
面对劳动争议如何应对
118人看过
-
罚金减免:经济犯罪案件中的争议
173人看过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
经济案件算刑事案件吗,应该如何处理云南在线咨询 2023-12-11法律分析 经济案件不一定是刑事案件,还可以是经济纠纷以及行政案件。如果经济案件涉及到犯罪的,那么就属于刑事案件。经济犯罪有很多种,比如集资诈骗罪,依据刑法规定,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
经济困难如何应对宁夏在线咨询 2024-11-221. 抚养孩子是父母双方的共同责任。如果父母任何一方暂时没有抚养能力,他们可以等待对方具备抚养能力后再要求支付抚养费用。孩子的抚养费数额可以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变化和增加。 2.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离婚的父母仍然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如果其中一方没有履行这个义务,就意味着违反了法律。如果父母没有就子女抚养费的支付达成协议,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并申请强制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子女抚养费的协议或判决
-
劳动争议诉讼如何应对案件增加当事人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20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二条的规定,通知其参加;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追加。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请,应当进行审查,申请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申请理由成立的,书面通知被追加的当事人参加诉讼。 人民法院追加共同诉讼的当事人时,应当通知其他当事人。应当追加的原告,已明确表示放弃实体权利的,可不予追加;既不愿意参加诉讼,又不放弃实体权利的,
-
如何应对经济纠纷和经济诈骗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15针对经济诈骗案件所引发的维权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五种方式加以妥善处置: 1. 协商与和解。基于自愿及互谅的基本原则,通过与对方直接对话的形式,阐述事实、阐明道理,明确责任归属,进而达成和解协议,从而有效地解决相关纷争。 2. 投诉调解。当事人可以选择寻求调解途径,也就是借助于第三方的力量,对争议双方进行说服劝导、沟通协调,尽最大可能促使双方就纠纷问题达成解决方案。 3. 行政申诉。若当事人希望
-
经济诈骗案件应如何选择律师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20诈骗罪应当按照诈骗的数额定罪量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