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怎么取证竞业限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5 15:24:18 362 人看过

一般来说,下列证据可以单独或者结合其他证据证明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义务:

1、劳动者与新单位签证的劳动合同

2、新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证据;

3、新单位为劳动者缴纳个人所得税证据;

4、新单位向劳动者发放工资的工资条、银行存折方面的证据;

5、劳动者以新单位员工的名义签订的销售合同、采购合同、技术开发合同等业务方面的证据;

6、劳动者在新单位的名片;

7、其他证人证言、录音等能佐证劳动者从事与本单位有竞争关系的业务事实的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23条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

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04: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企业财务岗位有竞业限制么
    同行业财务岗位涉及失业秘密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其约定竞业限制。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一、保密期限最长可以是几年保密义务期限,一般是两年。保密协议通常指协议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的信息(即保密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如果负有保密义务的当事人违反协议约定将保密信息披露给第三方,给另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负有保密义务的违约当事人将承担民事上的赔偿责任。保密协议一般包括保密内容、责任主体、保密期限、保密义务及违约责任等条款。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
    2023-02-17
    489人看过
  • 企业保密措施之竞业限制
    所谓竞业限制,是指企业与员工通过聘用合同中的专门条款或者采用单独订立合同的形式,约定掌握企业商业秘密的员工,在其在职期间或者离职后的一定期间内,不得从业于有竞争业务的公司或者进行竞争性营业活动。竞业限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不会随着职员的流动流向竞争性的企业,保持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Rve湖北商标专利网Rve湖北商标专利网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Rve湖北商标专利网Rve湖北商标专利网一、竞业限制适用的对象Rve湖北商标专利网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
    2023-06-05
    250人看过
  • 竞业限制的取证流程:国务院企业的操作指南
    一般来说,下列证据可以单独或者结合其他证据证明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义务:1、劳动者与新单位签证的劳动合同;2、新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证据;3、新单位为劳动者缴纳个人所得税证据;4、新单位向劳动者发放工资的工资条、银行存折方面的证据;5、劳动者以新单位员工的名义签订的销售合同、采购合同、技术开发合同等业务方面的证据;6、劳动者在新单位的名片;7、其他证人证言、录音等能佐证劳动者从事与本单位有竞争关系的业务事实的证据。竞业限制概念一、竞业限制对象的界定《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二、竞业限制期限的界定《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
    2023-07-02
    102人看过
  • 竞争者限制的企业不能代表竞争企业吗
    界定竞业限制条款中的竞争企业的办法:查看营业执照上登记的经营范围是否相同或者类似;经营范围虽不相同或者类似,但两家单位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实际经营项目相同或者类似;原单位和新单位所处的行业和经营方式是否相同或者类似;原单位和新单位的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是否相同或者经营相同、类似的业务;其他。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有:1、假冒、仿冒其他企业商品行为;2、限购排挤其他企业销售商品行为;3、商业贿赂行为;4、虚假宣传生产的产品行为;5、侵犯其他企业商业秘密的行为;6、压价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7、搭售商品或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的行为;8、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9、诋毁商誉行为;10、串通、勾结投标行为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
    2023-07-28
    464人看过
  • 遇到竞业限制签竞业限制协议会怎么做
    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后,劳动者遵守协议的约定是规避违约风险的唯一方式,例如不到限制范围内的单位就业等。一、竞业限制条件了多久才可以要求赔偿金竞业限制补偿金支付多久与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期限一致。我国法律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二、什么是保密协议?保密协议,是指协议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保密协议一般包括保密内容、责任主体、保密期限、保密义务及违约责任等条款。《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
    2023-06-20
    463人看过
  • 企业有权利要求竞业限制吗
    企业与职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依法支付经济补偿,有权要求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即在一定期限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就业,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企业竞业限制范围怎么定我国《劳动合同法》第24条规定,竞业禁止的范围、地域,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但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我国,法定竞业禁止的业务是劳动者不得自营与所任职企业相同或类似的营业。同理,作为约定竞业禁止,其限制范围也不能任意地扩大,一般应限制在该用人单位业务影响的区域或行业,不能超出合理的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
    2023-07-26
    85人看过
  • “竞业限制”条款保障企业权益
    《劳动合同法》虽被业内人士评为过于偏袒劳动者的利益。作为新法调整的几大重要变化之一,在竞业限制条款中,企业能通过法律途径限制核心技术人员的流失,更好地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知识产权。首先,《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适用竞业限制人员的范围: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将大大减轻企业HR人员的工作量,也避免实际用工中企业滥用竞业限制,反而增加企业损失的错误做法。第二,《劳动合同法》明确竞业限制补偿金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支付。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为规避竞业限制补偿金,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将一部分工资视为竞业限制补偿金的做法将被认定无效。第三,《劳动合同法》明确了企业与竞业限制员工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可与员工约定违约金。第四,竞业限制时间由三年变化至二年。最后,企业在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应当将本单位的经营范围、业务范围明确,可更好地保护企业权益。总的来说,《劳动合同法
    2023-06-09
    123人看过
  • 企业的竞业限制范围有哪些
    企业竞业限制的范围由企业与劳动者协商确定,双方可以在协议中约定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禁止劳动者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竞业限制的适用范围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用人单位在竞业限制期间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因此,竞业限制义务可设定人群为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人员,其他负有保密义务人员应以知晓商业秘密的人群为限。用人单位不应对不负有保密义务人员设定竞业义务,否则将导致约定无效,也徒增企业的支付成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
    2023-08-14
    106人看过
  • 如何解除企业员工竞业限制?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如果使用者解除竞争限制协议,可以向劳动者支付3个月的竞争限制经济补偿后,解除竞争限制协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八条,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争限制和经济补偿,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由于用人单位原因3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要求解除竞争限制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第九条,在竞争限制期内,使用者要求解除竞争限制协议时,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解除竞争限制协议时,工人要求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工人三个月竞争限制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离职后企业如何解除竞业限制劳动者离职后,公司可以与其协商解除竞业限制协议,也可以在符合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事由时解除竞业限制。或者不解除也是可行的,在竞业限制期间用人单位应按照约定支付经济补偿,而劳动者则不得到竞争单位就业,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3-08-07
    320人看过
  • 企业欲将竞业限制写入合同
    声音:何为商业机密不能企业说了算近段时间,在福州从事金融对外业务的黄先生就一直忙着咨询律师,因为劳动合同法对竞业限制人员的规定,一直让他工作得很不踏实。他说,这个行业本来就属于流动性比较大的行业,不少负责对外业务的主管人员都是在多家同类公司兼职。这些人中经常抓着大量的客户名单,如果竞业限制也包括这类人员,那么他们的收入将极大地受到限制。《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福建远东大成律师事务所的檀文明律师表示,这类人主要是一些从事保险业、金融业、高科技、电子行业的人员。以前没有对这方面有很明确的规定,这次新法颁布,关注度非常高。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企业与员工签订了类似的竞业限制,但是没有在合同中体现违约补偿条款,所以一旦事情发生,该类合同是否生效也
    2023-06-09
    50人看过
  • 企业竞业限制受法律保护吗
    依法约定竞业限制,即受法律保护。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二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它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保密事项,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竞业限制区域、期限、经济补偿和违约金数额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但禁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法释〔2013〕4号)规定,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且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按月支付经济补偿金。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请求人民
    2023-02-26
    425人看过
  • 企业的竞业限制条款到底应该怎么写
    企业经营中一般在约定竞业限制的条款需注意如下事项:1、内容应当尽量完整,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约定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2、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3、员工到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如何规定竞业限制条款的地域限制解决这个问题,应当看一看保密协议或竞业限制条款中是否有相关的约定,如果已明确约定离职者应在什么区域内不得开展与原企业竞争的业务或受雇于竞争对手,则依约定来判断是否构成违约。约定的区域范围应当结合本企业拥有商业秘密范围来确定,区域的大小一般与原企业的业务影响区域以及市场份额等因素相关。企业不得任意扩大竞业限制的区域或一概规定不得从事同行业。如果企业已作出类似约定,则该约定是无效的,因为这构成了对劳动者择业自主权的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
    2023-08-18
    82人看过
  • 取消竞业限制的申请
    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解除竞业限制有三种方式,即相互协商、一方违约后另一方解除竞业限制和竞业限制期满解除竞业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同意在劳动合同终止后的竞业限制期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范围和期限】竞业限制人员限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对用人单位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禁止的范围、地区和期限,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竞业禁止协议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终止或者终止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其他与本单位生产、经营的同类产品、同类业务有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竞业限制期不得超过两年,或者自己创业生
    2023-05-02
    194人看过
  • 竞业限制协议是什么意思,竞业限制协议怎么写
    一、竞业限制协议是什么意思竞业限制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离职员工承担保守原企业商业秘密、不与原企业竞争的义务,应享有获取一定经济报酬的权利,目的是平衡双方的利益,合理设置双方权利义务是关键。二、竞业限制协议怎么写竞业限制协议甲方:(企业)营业执照码:乙方:(员工)身份证号码:鉴于乙方知悉的甲方商业秘密具有重要影响,为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双方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本着平等自愿和诚信的原则,经协商一致,达成下列条款,双方共同遵守:一、乙方义务1.1未经甲方同意,在职期间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甲方同类的行业;1.2不论因何种原因从甲方离职,离职后2年内不得到与甲方有竞争关系的单位就职。1.3不论因何种原因从甲方离职,离职后2年内不自办与甲方有竞争关系的企业或者从事与甲方商业秘密有关的产品的生产。二、甲方义务从乙方离职后开始计算竞业限制时起,甲方应当按照竞业限制期限向乙方支付一定数额的竞业限制补偿
    2023-04-06
    9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企业未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可以取消竞业限制协议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11
      相关员工需要按照约定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同时不得在一定期限内从事与之前工作相关的工作事务。而另一方面,公司则需要对这些员工进行一定的补偿,即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
    • 竞业限制如何界定竞争企业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2-15
      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对于“竞争关系“的审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单一、表面的标准,而是在综合多种因素后,探求原单位和新单位是否具有实质意义上的竞争关系。主要认定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营业执照上登记的经营范围是否相同或者类似;第二,营业执照上登记的经营范围虽不相同或者类似,但两家单位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实际经营项目相同或者类似(需举证证明实际经营项目);第三,原单位和新单位是否有相同或者类似的客
    • 不竞业限制劳动合同终止后竞业限制怎么取消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24
      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竞业限制怎么才能申请竞业限制金?
      澳门在线咨询 2021-11-12
      如何支付竞业限制补偿,是按月支付还是一次性支付,法律没有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自行确定。但平时支付的费用不能作为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划出一部分工资作为保密费或竞业限制是没有依据的,因为国家对工资有严格的规定。关于竞业限制补偿的内容,法律上没有太多规定。一般允许单位与员工协商确定具体金额,可以按月支付,也可以一次性支付。
    • 竞业限制是什么?竞业限制有哪些,竞业限制可以指定竞业单位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1-11-18
      竞争限制可以指定居业单位。我国法律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仅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和期限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劳动合同终止或者终止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类似产品、从事类似业务的其他有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或者自行开业生产或者经营类似产品、从事类似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