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探究犯罪动机及其因素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14 04:30:15 422 人看过

犯罪动机是指引导和促进犯罪者实施犯罪行为,以满足某些需要的内在原因或思想活动。犯罪动机的作用是动员犯罪行为,解释犯罪行为的实施对行为和人们的心理愿望有什么意义,并回答犯罪人以什么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犯罪动机具有反社会的性质。无论其社会性质如何,在其推动下产生的行为都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如何理解共同犯罪中的共同故意犯罪

所谓共同故意关联性,是指共同行为人之间主观上的相互沟通,相互认同。它要求行为人对实施的行为或要达到的目的有意图联络,相互联系,即通过语言、文字、动作表达,意思明确,意向联通。

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共同故意的关联。主观上的联络才能有行动上的协同。人是有思维的,当不同的人聚集一起共同参与某一活动时,必定要通过各自的大脑思维,达成一致的观点,而一致的观点必须通过语言、动作等将信息传递到对方,相互沟通,使之了解。意思联络是人聚集活动的主观必要条件。主观上不关联只能是单独犯,而不是共同犯。

即使同时同地进行同一犯罪,如某甲看到某企业仓库看守不严,前去盗窃,某乙看到后也去盗窃,但双方事先没有商量,作案时也没有合作。这是事先无预谋的同时犯。同时犯与共同犯的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之间没有主观故意的关联。同时犯对各自实施的犯罪承担责任,而不是对犯罪总和承担责任。主观上关联是实施共同故意内容的桥梁。存在于不同行为人之间的同一目的,必须通过某种形式形成串联,才能共同实现。共同故意关联是共同犯罪的前提。不同行为人为了达到共同犯罪结果,把各自的力量联合起来,他们之间有联系、有配合,只有这样,才使各人的犯罪活动具有统一性,形成有机整体,成为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故意关联性是主观上的共同认识和相互认识的统一。共同犯罪在认识因素上是共同认识到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所带来的后果,意志因素上都希望或者放任所产生危害社会的后果能够实现,在特定条件下某种非共同犯罪(如同时犯),也可能在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上达到共同性,但是不会相互认识,而共同犯罪是在认识共同性基础上的相互认识,即共同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是共同犯罪人对本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和他人共同实施犯罪的认识,共同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共同犯罪人在认识本人行为和他人行为基础上,对本人和他人行为会造成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持希望或放任心理态度。共同犯罪的故意是双重认识和双重意志。所以对共同犯罪中故意关联性的理解是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一致前提下的两个单独故意的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七条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2日 13: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动机相关文章
  • 剖析股票诈骗犯罪量刑的关键因素
    股票诈骗罪既遂的,通常情况的判刑是:1、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股民究竟应如何防止股票诈骗股民想防止股票诈骗,一要不听信小道消息;二要不加股票微信群;三要不在股吧溜达;四要不求荐股、不买荐股、不跟随追高;五要不在股市股群求占小便宜。股票诈骗套路越来越深,投资者不仅要提防着冒牌投资公司,对持证上岗的投资咨询公司也得仔细甄别。裁判文书网近日披露了一起案件:民众证券投资咨询浦东分公司在被注销后,该分公司负责人李某勇继续组织人员经营,甚至组团去外地学习诈骗技术,利用母公司合法外衣作掩饰,对股票投资者实施诈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
    2023-07-07
    355人看过
  • 剖析劳动法条件成立的因素
    条件如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劳动法离职的条件劳动法离职的条件如下: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2023-07-04
    378人看过
  • 探究计算机犯罪的危害及其应对策略
    计算机犯罪的危害:(一)对自然人的威胁。表现在:对知识产权的威胁,侵犯个人自由,侵犯医疗资料等个人信息。(二)对企业的威胁。计算机网络犯罪对企业的威胁,主要针对企业受保护的财产、专有技术。(三)对国家的威胁。恐怖组织上网,大肆发布恐怖信息,渲染暴力活动。计算机犯罪分类有哪些计算机犯罪分类有:1、通过非法手段,对网络漏洞进行技术入侵,入侵网络后,主要窃取、更改或删除计算机信息;2、通过信息交换和软件传输过程,在信息中传播破坏性病毒,在一些免费辅助软件中定期引爆逻辑炸弹,或在软件程序中设置后门程序;3、利用公共信息网络侵吞公共财务,以网络为媒体,在网上传播反动言论或者实施诈骗、教唆犯罪;4、利用现代网络实施色情影视资料、淫秽物品传播犯罪。《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7-04
    197人看过
  • 探究挪用公款构成犯罪的因素
    挪用公款在以下情况下会构成犯罪: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2、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并且数额较大的;3、挪用公款用于个人活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一、挪用货款罪处罚如下:1、挪用资金数额较大,或三个月内未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要是有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挪用货款罪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资金的使用收益权,对象则是本单位的资金;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3、主体要件,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只能出于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已在挪用或借贷本单位资金,并且利用了职务
    2023-07-01
    197人看过
  • 探究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素及其要求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主体,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构成本罪;其中,十四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自然人故意伤害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2、主观方面,也就是说,行为人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的健康造成损害,并希望或让这种结果发生;3、客体,是他人的健康权。所谓他人健康权,是指自然人以维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4、客观方面,本罪客观上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所谓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应注意的是,侵害的是他人的身体权,因此,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一般不认为是犯罪。只有当自伤行为是为了损害社会利益而触犯有关刑法规范时,才构成犯罪。例如,军人战时自伤,以逃避履行军事义务的,应按刑法法第434条追究刑事责任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
    2023-07-04
    169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动机探析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这种现象对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都造成了严重危害。本文基于对青少年犯罪动机的研究为目的,运用文献研究和和现存统计资料等的研究方法,试图针对青少年犯罪动机提出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关键词:青少年;青少年犯罪;犯罪动机近些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美国于1899年第一个少年法庭在伊利诺伊州成立后,青少年学者运用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的方法对青少年的失范行为进行研究,同时社会控制理论(SocialControlTheory)、心理分析理论(Psychoanalysis)、以及差异交往理论(DifferentialAssociationTheory)在犯罪行为的研究方面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的《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年鉴》,对青少年犯罪情况进行了规定、阐释和研究。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
    2023-06-11
    195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动机是指刺激和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驱力。它回答犯罪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故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说明实施犯罪行为对行为人的心理愿望具有什么意义。... 更多>

    #犯罪动机
    相关咨询
    • 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的区别及其意义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9-13
      (1)从顺序上看,犯罪动机产生在前,犯罪目的产生在后。(2)从内容、性质、作用上看,犯罪动机表明行为人的犯罪起因,比较抽象,对犯罪行为起推动作用;犯罪目的表明行为人所追求的危害结果,比较具体,对犯罪行为起指引方向的作用。(3)同一性质的犯罪,犯罪目的相同,犯罪动机则可以各种各样;不同性质的犯罪,犯罪目的各不相同,犯罪动机可能相同。(4)犯罪目的既可以影响量刑,还可以影响定罪;犯罪动机主要影响量刑。
    • 犯罪目的及其根本动机是什么?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1-13
      犯罪动机是指刺激、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它回答犯罪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故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说明实施犯罪行为对行为人的心理愿望具有什么意义。 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也就是危害结果在犯罪人主观上的表现。
    • 犯罪动机是影响量刑的重要因素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02
      犯罪动机是指刺激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其犯罪目的的内心起因。 一般的犯罪都会有一定的犯罪动机,但是一定的犯罪动机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是错综复杂的,其中并无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犯罪动机一般不影响定罪,但是犯罪动机从较大程度上反映着犯罪主体的主观恶性大小,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量刑情节。
    • 刺探境外军事秘密罪的犯罪机构及其法律责任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28
      1、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4、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合同的效力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07
      影响合同效力的情形如下: 一、有下列情形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二、有下列情形的合同可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