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补偿金有什么规定
在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可以享受经济补偿金,具体条款如下: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二、经济补偿金特殊情况:
第四十条无过失性辞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三、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
经营结构调整经济补偿金规定是什么?
210人看过
-
经济补偿金支付标准是什么,经济补偿金支付标准
119人看过
-
原单位的经济补偿金支付规定是什么
192人看过
-
规定双倍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有哪些
218人看过
-
经济赔偿金是什么?如何定义经济赔偿金?
305人看过
-
劳动经济补偿金法律规定(关于劳动补偿金的规定)
145人看过
经济补偿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j的行为。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我国法律一般称作“经济补偿”。 我国劳动法、1994年劳动部发布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 更多>
-
经济补偿金工资计算基数是什么,经济补偿金工资计算基数有什么规定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08经济补偿金工资计算基数: 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之规定,经济补偿金的工资基数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依据该办法第六条、第八条、第九条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劳动合同法简化了工资的计算标准,规定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经济的规定?与经济补偿金的区别?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7一、经济赔偿金的规定是什么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 1、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以及劳动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的; 2、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劳动合同,或订立部分无效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侵害女职工或未成年工合法权益的; 4、用
-
申请了经济补偿金杭州地税经济补偿金个税规定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11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一、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
-
用人单位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223、经济性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
-
什么是双倍经济补偿金,双倍经济补偿金标准云南在线咨询 2021-10-23《劳动合同法》1、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继续履行的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1)患职业病或劳动者受伤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力的情况(2)患病或受伤,在规定的医疗期间(3)女职工怀孕、产期、哺乳期间的情况(4)法律、行政法规定的其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