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醉驾谦抑原则是什么意思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2 15:33:00 463 人看过

一、刑法中醉驾谦抑原则是什么意思?

1、谦抑原则是指用最少量的刑罚取得最大的刑罚效果,《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2、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1)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2)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

(3)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

(4)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

(5)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

(6)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7)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

(8)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3、醉酒驾驶机动车,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又构成妨害公务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4、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判处罚金,应当根据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认罪悔罪态度等情况,确定与主刑相适应的罚金数额。

5、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应当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在法定诉讼期限内及时侦查、起诉、审判。

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处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1、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3、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谦抑原则并不单纯的适用于醉驾案件,其实针对刑事犯罪,谦抑原则的制定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因为对犯罪嫌疑人刑罚的最终目的,是要让犯罪嫌疑人认识到违法犯罪的危害性,如果能通过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的效果,这才是立法的真正意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5日 23:5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醉驾相关文章
  • 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应遵循谦抑原则
    [要旨]如当事人约定的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会影响到第三人的利益,且不利于增进经济效益,法院可限制该解除权的行使。[案情]2002年8月至10月,陆华强分别与何平及顾雪珍等人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先后租赁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盈港路663-675号房产7套(其中顾雪珍的房屋为位于最东面的663号),合同约定租期为5年,每套房屋每年租金为2.8万元,违约金为3万元,并约定如陆华强不及时缴纳租金,出租方有权终止合同。陆华强租赁上述7套房屋后,对所有房屋进行了打通装修,开立了个人独资企业上海青浦江涌楼酒店。合同签订后前三年陆华强均按约支付了房租,2004年12月,陆华强和潘龙英签订了《门面房转租协议》,约定陆华强将上述7套房屋转租给潘龙英。2005年11月,陆华强未能向出租人支付2006年度的房租,各出租人分别向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法院调解,何平等人分别和被告达成了调解协议,约定被告分别向各出租人支
    2023-06-09
    278人看过
  • 刑事诉讼原则与刑事诉讼法原则是什么意思
    我国刑事诉讼奉行的原则如下:1、侦查、检察、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2、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原则;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4、依靠群众原则;5、审判公开原则;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等等。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是由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或主要诉讼阶段,公、检、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在日本、我国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学中,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往往被称为“刑事诉讼之主义”。民国时期学者也有类似用法。一、辩护人享有的辩护权利有哪些刑事辩护律师认为辩护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是正确开展辩护活动的重要保障。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的规定,我国辩护人(比如刑事辩护律师)的权利主要有:1、独立辩护权。根据律师法的规定,律师依法在刑事诉讼中履行辩护职责,其人身权利和诉讼中的权利不受侵犯。2、阅卷权和会见通信权。根据
    2023-03-09
    144人看过
  • 复议申请中法律的意思自制原则是什么意思
    一、复议申请中法律的意思自制原则是什么意思意-思自治原则的概念及其含义民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则,又称私法自治原则,指私人相互间的法律关系应取决于个人之自由意-思。只要不违反法律之根本精神,个人之法律关系均可依其自己的意-思,自由创设。意-思自治原则强调尊重个人意-思自由,当事人在从事民事活动时有权依自己的真实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不受其他任何主客观因素的干涉。意-思自治是一种法哲学的理论,即人的意志可以依其自身的法则去创设自己的权利义务,当事人的意志不仅是权利义务的渊源,而且是其发生根据。传统民法上的法律行为是与事实行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事实行为属非意-思表示行为,而法律行为则是指民事主体以一定的意-思表示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法律行为者,乃以发生私法上效果之意-思表示为要素之一种法律事实也。”可见民事法律行为以当事人有意-思表示为其必不可少的要素。从民事检察监督的角度出发,意-思自治原
    2023-03-23
    468人看过
  • 什么叫醉驾,醉驾是什么意思
    醉驾是指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20毫克就算酒后驾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成为醉驾。一、醉驾的相关规定(一)《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
    2023-03-22
    322人看过
  • 首次醉驾的判刑原则是什么
    一、首次醉驾的判刑原则是什么1、判处拘役,并处罚金。初犯并不是法定的量刑的标准之一,所以醉驾初犯应当按照危险驾驶罪的一般情形进行判处,处拘役,并处罚金。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二、醉驾可否争取缓刑1、醉驾无事故,如果符合缓刑的条件,可以争取缓刑。2、法律依据:《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
    2023-04-26
    265人看过
  • 意思先定原则是什么
    行政处罚行为
    本来,行政处罚行为是意-思先定的典型。但是,随着行政程序的法制化,特别是作为行政程序法和自然正义核心的行政听证程序[6]的建立,使得相对人有机会参与作行政处罚的意-思表示,可以与行政主体的调查人员平等地讨论证据的真实性、事实的客观性和适用法律的准确性,因而行政处罚行为已不仅仅是行政主体的意志。不过,听证程序的建立和实施,并没有改变行政处罚的先定力。这是因为,不论职能如何分离和相对人的意志怎样,主持听证的法律主体仍然是行政主体,证据是否真实、事实是否客观的最终认定权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法律最终适用权仍然属于行政主体。除了职能完全分离的情形外,这个行政主体就是听证程序中的一方当事人,或即将与相对人形成权利义务关系的一方当事人。这种最终认定权和适用权不会属于相对人,也不会属于双方当事人以外的作为第三方的司法机关。因此,相对人的参与并不能阻碍行政意志的形成、否定或拒绝行政主体的意志,并没有改变行政处罚
    2023-06-11
    162人看过
  • 什么是意思自治原则
    法律综合知识
    一、什么是意思自治原则意思自治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可依自己的自由意志从事民事活动。意思自治包含自主参与、自主选择、自己责任等基本内容。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动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准则。民事意思自治原则是民法中的基本原则,有了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就可以在不违反相关法规的情形下,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选择法律原则。赋予民事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广泛的自由。当事人有权依法从事某种民事活动和不从事某种民事活动。当事人有权选择其行为的内容和相对人。民事主体有权选择其行为的方式、有权选择补救方式。允许当事人通过法律行为调整他们之间的关系。允许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法律关系时,通过自己的意志产生、变更和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确立了先下机关干预与民事主体的行为自由的合理界限。根据意思自治原则,法无明文禁止即为自由。也就是说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国家就不得对其进行干预。行政机关也不
    2023-07-11
    55人看过
  • 醉驾缓刑是什么意思,醉驾缓刑会留案底吗
    醉驾缓刑的意思是经过法定程序认定为属于犯罪行为,就需要接受处罚,并且在一定的考验期内进行考察。醉驾缓刑会留案底的,驾驶者构成犯罪事实,被追究刑事责就会留下记录。一、醉驾缓刑是什么意思醉驾缓刑的意思是经法定程序确认已经构成犯罪,对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察期限内的一些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法律依据】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二、醉驾缓刑会留案底吗醉驾判缓刑有案底。缓刑也是经过法院判决后的,一种量刑方式。判处缓刑只是不需要,在监狱执行实行。醉驾判决缓刑,是属于构成了刑事犯罪,也被追究了刑事责任,会留下案底记录。醉驾判缓刑的条件如下:1.犯罪情节较轻;2.
    2022-06-27
    332人看过
  • 政府文件中的原则上是什么意思?
    “原则上”表示有某种倾向但不是百分之百,其本质是这种倾向的反面。例如,如果你听到谁说原则上同意,其实他在说他尚不完全同意。而某省规定“本科肄业原则上按专科毕业对待。”的意思是,本科肄业本来应该是按专科毕业对待的,但实际上不完全是,话里保留了余地,就是说也有按照本科对待的情况。政府文件下发流程(一)主送受理机关,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关。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二)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本级党委、政府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府提出指令性要求。需经政府审批的具体事项,经政府同意后可以由政府职能部门行文,文中须注明已经政府同意。(三)党委、政府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行文。(四)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部门之间未协商一致的,不得向下行文;擅自行文的,上级机关
    2023-07-22
    241人看过
  • 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是什么意思,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在刑法中的应用
    法不溯及既往的意思是不能用今天的规定去约束昨天的行为。该原则的适用可以更好地保护公民的权益。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在刑法中的应用需以从旧兼从轻的原则进行补充。从旧兼从轻原则可以在从旧原则和罪行法定原则的中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一、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是什么意思法不溯及既往的意思是是不能用今天的规定去约束昨天的行为。法不溯及既往原则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法治原则。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法律依据:《立法法》第九十三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二、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在刑法中的应用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在刑法中的应用需以从旧兼从轻的原则予以补充。因为刑法本身对犯罪行为的惩戒性的特点,需要在刑法中予以特别应
    2023-08-03
    206人看过
  • 法不溯及既往原则是什么意思
    一、法不溯及既往原则是什么意思“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即国家不能用当前制定的法律去指导人们过去的行为,更不能由于人们过去从事了某种当时是合法但是现在看来是违法的行为而依照当前的法律处罚他们。通俗来说就是不能拿今天的法律定性为犯罪的事,去追究过去不认为是犯罪的事。作为“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补充,许多国家同时还认为法律规范的效力可以有条件的适用于既往行为,即所谓的“有利追溯”原则。二、我国刑法溯及过往吗刑法对于其公布施行前的任何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要看具体犯罪情况。我国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在处理此类问题上,主要考量被告人利益,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
    2023-06-15
    195人看过
  • 宪法的司法独立原则是什么意思
    司法独立是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时应遵循的一项宪法原则还是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可能还有一定的争议,编者倾向于认为它是一项宪法原则。作为宪法原则,它是分权原则和法治原则的产物。分权的结果将国家权力分解成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其相互制约以达到一种均衡,而权力的均衡在于各权力之间的力量要大致相当,司法权的性质决定了它相对于立法权和行政权是较为弱小的,为了防止立法权和行政权对司法权的侵犯,必须赋予司法权以更多的独立性,使之能够排除来自其他领域的干扰。“法院要求法官这一方有一定的‘节制’以及一定程度的冷漠。”“为使法官绝对服从法律,法律将法官从所有国家权力影响中解脱出来,‘只在仅仅服从法律的法院中,才能实现司法权的独立’”。司法独立是法治原则的题中之意,在各国家机关中,最能体现法治的理性精神的当属司法权,在纠纷的裁决中,司法机关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就必须有一系列程序规定,这些程序体现了法律
    2023-05-04
    141人看过
  • 房屋登记中的自愿原则是什么意思
    房屋登记实行自愿原则。房屋登记办法设计为非行政强制登记制度,房屋登记实行自愿原则。也就是说,只要房主申请登记,登记程序就会相应启动。房产部门不会问业主何时登记。实际上,《办法》提前了房屋确权的“临界点”,据市房产局市场产权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过去房屋确权的“有效点”是取得权属证书,即:,产权证;今后房屋权属确认以房屋登记簿为准,即房屋产权转让只要写在房屋登记簿上就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房子没有登记,就等于房子没有得到法律的承认;只有登记的房子,其产权才具有法律效力,业主的权益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一般来说,错误登记申请人的侵权责任追究应具备以下四个要件。首先,注册申请人通过虚假、欺骗等手段实施注册申请行为。即通过虚假登记,使登记权利人与实际权利人不一致。二是申请人有主观过错。登记申请人必须具有主观恶意,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行为会给他人造成财产损害。申请人没有善意过错,不知道该行为会侵犯他人财产权的,
    2023-05-02
    379人看过
  • 保险中的损失补偿原则是什么意思?
    一、损失补偿原则的含义1、只有保险事故发生造成保险标的毁损致使被保险人遭受经济损失时,保险人才承担损失补偿的责任,否则,即使在保险期限内发生了保险事故,但被保险人没有遭受损失,就无权要求保险人赔偿。这是损失补偿原则质的规定。2、被保险人可获得的补偿量仅以其保险标的在经济上恢复到保险事故发生之前的状态,而不能使被保险人获得多于或少于损失的补偿,尤其是不能让被保险人通过保险获得额外的收益。这是损失补偿原则的量的限定。二、损失补偿原则的内容损失补偿原则具体内容有:(1)保险赔偿金额应当公平合理,充分补偿,协商一致。所谓公平合理,充分补偿,就是说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后的具体赔偿数额应当有利于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双方利益。一方面,要充分补偿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达到保险保障的目的。另一方面,不能使赔偿数额超过实际损失,使被保险人获取额外收益而损害保险人的合法权益。至于协商一致,则是说海上保险合同的保险金
    2023-06-20
    56人看过
换一批
#酒驾醉驾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醉驾
    词条

    醉驾是指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更多>

    #醉驾
    相关咨询
    • 醉驾谦抑狂妄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09
      从内容来看,审判参考仅是法院从量刑规范化的角度,对醉驾案件的一审法院给予审判量刑参考意见。然而,自从《刑法修正案(八)》增设了危险驾驶罪,实践中对于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法律适用存在较大争议,审判参考则没有对这一部分给予指引。
    • 什么是公平原则?民法中的公平原则是什么意思?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09
      公平原则要求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要秉持公平理念,公正、平允、合理地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并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公平原则体现了民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对规范民事主体的行为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平原则首先要求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按照公平观念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特别是对于双方民事法律行为,要求一方的权利和义务应当相适应,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应当对等,不能一方承担义务另一方只享有权利,也
    • 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是什么意思,我国刑法对罪刑法定原则有何规定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规定定罪处刑;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一规定宣告了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法典化,表明我国刑法由偏重于对社会利益的保护向保护社会与保障人权并重转变的价值取向,标志着我国刑事与法的一个重大发展。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罪刑法定原则,我国只将罪刑法定原则规定在刑法中。97年刑法修订以前,我国宪法规定法和刑法对
    • 刑法中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什么意思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概念是什么?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18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有的称之为罪刑均衡、罪行相应(相称)。最经典的表述为:重罪重判,轻罪轻判,罚当其罪,罪刑相称。《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要求是,刑罚既要与犯罪性质相适应,又要与犯罪情节相适应,还要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再如,《刑法》规定了累犯制度、自首与立功制度、缓刑制度、减刑与假释制度等,其中,对于累犯因其再犯可能
    • 醉驾判了缓刑驾驶证还是法院受理中是什么意思?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2-27
      驾驶员 醉驾缓刑 的意思是经法定程序确认已经构成犯罪,对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察期限内的一些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