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工商局公布《关于不正当竞争类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以下简称《裁量基准》),严查商业贿赂、虚假宣传、不正当有奖销售、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串通招投标行为等8类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整体把控竞争执法案件查处中的处罚裁量权,保证办案裁量基准运用的统一平衡、规范有序。
据介绍,针对目前基层工商部门存在的执法随意性问题,上海市工商局自去年开始,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上海市反不正当竞争条例》开展起草《裁量基准》工作,经过初稿、修改稿,最终经局长办公会议审议定稿。上海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指出,该规定逐条列举的体例既保证了内容的全面性,也满足了实用性的需求。一册在手,就能了解竞争执法的所有裁量标准及相应的法律依据,减少了对应查找的时间,提高了执法办案的效率。
针对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称的侵权行为,《裁量基准》指出,如经营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收缴并销毁其擅自使用的商品标识、包装、装潢,可以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不满2倍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违法所得2倍至3倍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销售伪劣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经营者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裁量基准》指出,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如存在违法经营额在50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5万元以上、利用商业贿赂推销(购买)质次价高产品,造成较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等情节严重的,处以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虚假宣传是近来常见的不正当竞争现象,《裁量基准》指出,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价格、质量、性能、制作成分、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售后服务以及对推销商品、提供服务附带赠送礼品的品种和数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对侵犯商业秘密、不正当有奖销售、公用企业或独占经营者强制交易、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串通招投标等行为同样零容忍。上海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指出,除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等行为外,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同样视为侵犯商业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以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近年来,电商平台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引发种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此,上海市工商局在前不久发布的《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经营管理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及第十七条对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规制。
据悉,上海市工商局加大不正当竞争行为打击力度,着力维护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在去年开展的对汽车、旅游、家具、建材、家电和黄金珠宝6个消费重点行业调研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市工商局针对虚假宣传、商业贿赂、汽车小病大修等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查处,共立案查处上述6个行业内的经济违法行为案件318件。
-
商业贿赂不正当竞争行为行政处罚
420人看过
-
不正当竞争行为行政制裁合理吗?
219人看过
-
怎样向社会公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465人看过
-
赌博违法行为处罚裁量基准
281人看过
-
上市公司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处罚措施有哪些
346人看过
-
反不正当竞争法增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条款
83人看过
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采用符合国家法律、遵守社会公认的商业道德、信守诚实信用原则的商业正当手段进行竞争的行为。正当竞争主要靠提高质量,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创立名牌,提高信誉来取得竞争的胜利。 正当竞争具有保护国家,集体和消费者利益,提高劳动生产... 更多>
-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哪几类不正当竞争行为没有规定行政法律责任上海在线咨询 2023-06-12《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损害他人商业信誉或商品声誉行为、压价排挤竞争对手行为、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行为没有规定行政法律责任。
-
《反不正当竞争法》列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如何进行分类的?江苏在线咨询 2023-06-12《反不正当竞争法》列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①采用假冒或混淆等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商业贿赂行为;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④侵犯商业秘密行为;⑤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⑥损害他人商业信誉或商品声誉行为。 另一类是影响市场竞争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限制竞争行为,包括:①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强制交易行为;②滥用行政权力限
-
不正当竞争行为特征有哪些, 哪些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如何处罚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08不正当竞争行为特征 不正当竞争行为: 1.采用假冒或混淆等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 2.商业贿赂行为; 3.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4.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5.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6.损害他人商业信誉或商品声誉行为; 7.公用企业或者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强制交易行为; 8.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 9.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 10.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条
-
不正当竞争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08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违法行为,违反的是反不正当竞争法。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
-
烟草公司不正当竞争形式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上海在线咨询 2023-09-031、关于烟草公司不正当竞争行为有: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 (1)假冒或仿冒行为; (2)商业贿赂行为; (3)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4)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5)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6)商业诽谤行为; (7)公用事业和独占经营者的限制竞争行为; (8)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 (9)压价销售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 (10)搭售和附加不合理条件的交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