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简介]
1993年8月,一家私人家具厂雇佣了两名工人,李和邓,分别从事家具喷漆和家具装卸。劳动合同是经双方同意订立的。李的月薪是800元,邓的月薪是500元。合同期为四个月。年底施工期满后,老板只支付当年10月和11月的工资,并要求两名工人帮忙抢一批工作,不要让他们回家。此外,有人提议,这两个被浪费的原材料在生产和劳动中,要求他们赔偿损失,同时扣留他们的行李和身份证。经仲裁委员会调解,双方达成协议:老板全额支付了李,邓两人的工资,支付了拖欠工资的赔偿,并承认扣留行李和身份证的错误;;李和邓支付了一定数量的浪费原材料损失
[案例分析]
这家私营企业的做法显然违反了劳动法和国家其他相关规定
首先,《劳动法》第五章第50条规定,工资应按月以货币形式支付给个人,不得无故扣减或拖延工人的工资。“不仅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也应遵守《劳动法》的这一规定。当年年底施工期满时,私营企业只支付了两个月的工资,这显然是一种扣缴行为,是对工人合法权益的侵犯,《劳动法》第三章第十六条规定,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暂行规定》(国发[1986]77号)第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因生产工作需要,劳动合同可以在双方约定的条件下续签。这家私营企业与工人签订了为期四个月的劳动合同。这是正确的。年末劳动合同期满,企业需要生产,劳动者继续劳动的,应当在征得劳动者同意的情况下与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但是,企业没有这样做,而是采取了扣留行李和身份证等强制手段,要求工人再抓一批工作,不要让工人回家。这违反了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必然导致劳动者的不满
第三,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浪费原材料的问题,企业要求赔偿的问题。这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如果工人在生产和劳动中粗心大意,生产责任心不强,浪费原材料,给企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企业有理由酌情要求赔偿部分损失;另一方面,一些地区的企业经常以工人浪费原材料和损坏生产设备为借口扣留或拖欠工人工资,这一点应该予以反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其他非国有企业,使其能够自觉依法行事,这不仅有利于劳动者,也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第二,重点教育职工维护合法权益。因此,当他们的利益受到侵犯时,他们可以根据法律程序申请仲裁或判决
-
国企不遵守劳动法能否告纪委
438人看过
-
餐饮业经营者如何遵守劳动合同法
192人看过
-
民营企业是否遵守五险一金政策?
453人看过
-
企业解除劳动关系需遵守法律规定
348人看过
-
员工应该遵守哪些企业劳动规定?
395人看过
-
企业是否必须遵守法律法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393人看过
仲裁委员会是自律性社会公益组织,是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法人,经省司法厅登记,挂靠于政府法制局。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又通过自己的办案活动取得一定的收入。仲裁会可以为被聘用的没享受退休待遇的工作人员缴纳三金。... 更多>
-
民营企业需要遵守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27劳动合同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这里所说的企业当然包括民营企业。故此,民营企业也需要遵守劳动合同法的。
-
2022年私人企业可以不遵守劳动法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3-01-03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私人企业的用人制度应当遵守《劳动法》 2、如果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建议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投诉电话:12333; 3、法律依据; (1)《劳动法》第二条【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2)《劳
-
企业应该怎样遵守劳动合同法湖北在线咨询 2022-05-021、以内部沟通调解为主,尽可能在公司内部解决。在公司内部确实不能达成一致,即使到了仲裁部门也是本着先调解、后仲裁、最后再裁决的原则,尽量不扩大影响面。 2、强化法制意识,遵纪守法。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是国家走向法治、社会不断进步的具体体现,企业首先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行事,同时也要充分的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不断改善劳动关系。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要与时俱进,适时改善劳动关系。
-
事业单位需要遵守劳动法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3-01-27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
民营企业内部设备采购需要完全遵守招投标法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5不属于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一般不强制要求。如果你们企业要求的话,那时你们内部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