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纠纷的概念是
环境污染纠纷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等对生存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引发的争议。涉及环境权利和义务的纠纷。分损害赔偿纠纷(环境民事纠纷)、环境行政纠纷和其他环境纠纷等。常通过双方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予以解决。
二、环境纠纷怎么处理
发生环境纠纷时可以通过和解、协商、仲裁、诉讼处理。双方应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私下进行和解,和解不成可提请第三方加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以交由指定机构进行仲裁,仲裁仍未解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三条
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侵权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侵权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三、环境纠纷诉讼的特点
1.对起诉资格放松了限制。一般说来,只有那些与诉讼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或者民事诉讼。而我国有关环境保护法律中都明确规定,公民对污染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和控告。
2.民事归责中无过失责任、绝对责任原则的适用。
3.举证责任的转移。在一般民事诉讼中,由于主要实行过失责任的归责原则,原告要使自己的诉讼主张成立,必须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而在环境民事诉讼中,因为实行绝对责任的归责原则,因而产生了举证责任的转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章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条 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侵权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侵权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
环境税-概念范围
305人看过
-
污染环境罪概念是怎样的?
83人看过
-
环境侵权赔偿的概念
183人看过
-
环境行政强制执行的概念
489人看过
-
环境保护法的概念和特点
301人看过
-
探讨环境民事责任的概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436人看过
-
关于破坏环境罪的概念河北在线咨询 2022-05-191、犯罪主体。根据环境保护法和刑法的规定,关于环境犯罪的主体,已打破了“个人刑罚观”,除了达到法定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以外,还包括法人。 2、犯罪客体。破坏环境资源罪的犯罪客体,是侵害各种环境要素和自然资源从而侵犯财产所有权、人身权和环境权。环境犯罪的客体具有复合客体的特征。 3、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有污染和破坏环境及自然资源的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环境犯罪造成的危害后果可能特
-
环境犯罪危险犯的概念青海在线咨询 2023-05-28目前,经济法学界和传统法学对在环境犯罪中设置危险犯一直持保留意见。由于大多数环境犯罪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而诱发环境犯罪的行为,本身往往表现为有助于经济繁荣的生产活动,因而如果处理不好惩治环境犯罪与发展经济之间的关系,则可能使对环境犯罪的惩治成为妨碍社会工业化的阻力之一。所以,处理好惩治环境犯罪与发展经济之间关系的关键在于发挥刑法的预防功能,使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人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保持必要且充足的注意
-
环境监测司法鉴定的概念?浙江在线咨询 2023-06-12环境监测司法鉴定是指依法取得有关环境监测司法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受司法机关或当事人委托,依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有关国家、部门、行业标准以及有关环境科学知识,对影响环境的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生态系统等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结论的活动。
-
环境行政复议的基本概念是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12环境行政复议是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机关根据环境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依法对引起争议的具体环境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活动。 环境行政复议程序具体如下: 1、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 《环境行政复议办法》
-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附加概念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121、【环境监管失职罪】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主体要件 特殊主体: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3、立案标准: 一重大案件: (1)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2)致人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的; (3)致使一定区域生态环境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