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聋又哑的人能否行政拘留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0 09:51:16 277 人看过

一、又聋又哑的人能否行政拘留

又聋又哑的人员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给予行政拘留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一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三)七十周岁以上的;

(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第一百零三条对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

二、行政拘留程序违法补偿

公安机关违法拘留人的,权益受损人按如下步骤要求赔偿:

1、赔偿请求人先向公安机关提出赔偿申请,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2、公安机关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决定赔偿的,会制作赔偿决定书,并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送达赔偿请求人。要是公安机关决定不予赔偿的,也会在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书面通知赔偿请求人,并说明不予赔偿的理由。

3、若是公安机关在规定期限内还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4、若是赔偿请求人对赔偿的方式、项目、数额有异议的,或者公安机关作出不予赔偿决定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公安机关作出赔偿或者不予赔偿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5、行政赔偿诉讼由法院按照行政诉讼的程序进行处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4日 17: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行政拘留相关文章
  • 刑法解释:第十九条【又聋又哑或者盲人犯罪的量刑】
    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解释】本条是关于又聋又哑或者盲人犯罪,如何负刑事责任的规定。本条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又聋又哑或者盲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又聋又哑或者盲人,虽然生理上有缺陷,但其并未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不属于无责任能力的人,因此,应当对其造成危害结果的行为负刑事责任;二是对又聋又哑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样规定主要是考虑,行为人具有又聋又哑或者眼睛失明的生理缺陷,属于生理发育不健全的人,在社会生活中,接受教育、了解事物,都会受到一定限制和影响,辨认事物的能力也会低于正常人。因此,对他们的处罚要轻于正常人。但由于具有上述生理缺陷的人实施犯罪的情节,造成危害结果的严重程度,以及行为人具有的生理缺陷等具体情况不同,处罚的轻重程度也应不同,因此,本条规定对“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023-06-11
    485人看过
  • 聋哑人打人治安拘留吗
    聋哑人打人可以治安拘留,并不会因为伤残而有所优待。相关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06-13
    398人看过
  •  聋哑人能否行使监护权?
    监护人是对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设定专人保护其利益,监督其行为,并且管理其财产的法律制度。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聋哑人成年且精神正常,并且有劳动能力,是不需要监护人的。根据情况决定。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需要由监护人照顾。但是如果聋哑人成年且精神正常,并且有劳动能力,是不需要监护人的。监护是对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设定专人保护其利益,监督其行为,并且管理其财产的法律制度。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监护人范围和顺序法律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法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有着明确的规定。根据第一千零四十四条的规定,监护人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第二类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以及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同时,根据第一千零四十五条的规定,监护人应当
    2023-10-21
    70人看过
  • 聋哑人能否进行暴力行为?
    聋哑人打人,可能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也可能涉嫌故意伤害刑事犯罪。一般如果故意伤害造成轻微伤的,未达到刑事立案的标准,不会因此而追究刑事责任,但公安机关有权依法进行治安处罚,请自行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核实。盗窃聋哑人怎么处理1、盗窃涉案数额1000-3000元,是否构成犯罪,还要查一下当地的刑事立案标准。如果构成犯罪,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就按治安案件处罚。各省市对盗窃罪立案量刑标准不同,请再查询犯罪地标准参考。2、聋哑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
    2023-07-07
    340人看过
  • 民警是否能用哑语询问聋哑人?
    通晓哑语的民警,可以按照法律的规定询问聋哑人。法律明确规定,讯问聋、哑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并且将这种情况记明笔录。民警在询问聋哑人时,必须在笔录上如实填写聋哑人的回答,不可以弄虚作假,询问结束后,应当将笔录给聋哑人看,确认无误的,应当让聋哑人签字或者盖章。派出所和民警的调解流程调解的程序一般是,由一方先提出要求,另一方提出意见是否接受,然后,再由双方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让步,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如果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来解决。并不是所有的案件都适用调解程序。法律规定,因为邻里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或者刑事案件的轻伤害案件才适用调解程序,调解以一次为限,调解不成就按法律程序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讯问聋、哑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并且将这种情况记明笔录。
    2023-07-12
    182人看过
  • 聋哑人政策的重要性
    民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盲人聋哑人协会组织盲聋哑残人员举办经济实体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民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区)及南京、成都市民政厅(局)、工商行政管理局: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盲人聋哑人的福利事业,各级盲人聋哑人协会可以组织盲聋哑残人员举办经济实体。根据中共中央(1986)6号文件精神和盲聋哑残人员的实际情况,对有关政策问题作如下通知:(一)各级盲人聋哑人协会组织举办经济实体的目的,是为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更好地解决盲聋哑残人员的劳动就业问题,促进残疾人福利事业的发展。这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有利于两个文明建设。开办经济实体性的企业,应经当地民政部门批准,并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经核准发给《营业执照》后,始得营业。(二)各级盲人聋哑人协会组织举办的经济实体,应以安排盲聋哑残人员就业为主(残疾人占生产人员的35%以上、在非生产性企业中应占50%
    2023-07-02
    344人看过
  • 第一次行政拘留没有执行又一次被拘留
    一、第一次行政拘留没有执行又一次被拘留“第二次再犯”也要区分情形,如果是六个月内的,一般情况下都会从重处罚,如果是同种行为的,因为行政拘留是最重的行政处罚,一般会拘留得更久,最长可以到15天,但如果第二次是达成了调解的,原则上应当不罚。法律分析对违反行政规范的行为,许多国家的“行政犯”被直接规定在行政法中,也就是说,这些国家的行政法直接规定了法定刑,并不需要附加其他条件。我国则不同,我国刑法典只是对部分行为设置加重要素,使行政违反行为的“法益侵害程度”达到值得被处以刑事刑罚的程度(除了私藏枪支、出卖文物等比较严重的行为)。因此,如果“第二次再犯”的情节比起第一次而言更为严重,从理论上并不能排除构成刑事犯罪的可能性。如果不属于刑事犯罪的,只是单纯地违反了两次行政规范,那么从行政处罚的角度上来说,六个月内曾经受过处罚的一般会作为加重情形考虑,例外地,因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双方达成调解的可以免
    2023-03-06
    123人看过
  • 聋哑人杀人能否被判处死刑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判处死刑。一、盗窃罪怎么做可以减轻1、退赃、退赔。对于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退赃、退赔的数额及主动程度等情况,可以减轻处罚。2、盗窃罪中酌定减轻处罚的情节:盗窃近亲属财物的,可以减轻处罚。不作犯罪处理的除外。3、积极赔偿受害人。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等情况,可以减轻处罚。4、当庭自愿认罪。对于当庭自愿认罪的,根据犯罪的性质、罪行的轻重、认罪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轻处罚,依法认定自首、坦白的除外。5、取得被害人或其家属谅解。对于取得被害人或其家属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罪行轻重、谅解的原因以及认罪悔罪的程度等情况,可以减轻处罚。6、其他影响量刑的情节:对于初犯、偶犯,可以根据具体案情从轻、减轻处罚。另外,被告人实施犯罪的
    2023-02-09
    212人看过
  • 治安处罚能否既拘留又罚款
    治安处罚是可以拘留和罚款合并执行处罚的,拘留并罚款是比较严厉的治安处罚措施,目的就是为了让违法行为人深刻的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和警醒他人不要作出违法犯罪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六条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一、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有哪些1、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如扰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秩序,致使正常工作不能进行;扰乱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的秩序;扰乱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等。2、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非法携带、存放枪支弹药;违法生产、销售、储存危险物品;非法制造。贩卖、带管制刀具,违反渡船渡口安全规定,拒不改正等。3、侵犯他人人身权利。如殴打他人,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侮辱、诽谤他人,虐待家庭成员等。4、侵犯公共财物的行为。如偷窃、骗取,抢夺少量财物;哄抢他人财物:敲诈勒索、故意损坏公私财物的。5、妨
    2023-02-17
    216人看过
  • 聋哑人是否能够成为好的家长?
    聋哑人不一定有孩子的抚养权。法律规定父母双方可以协商确定抚养权归属,协商不成的由法院判决。对于孩子抚养权的归属是根据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综合判定的。一般两周岁以下的孩子由女方直接抚养,两周岁以上的以更有利于孩子成长为原则进行判决。如果一方是聋哑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会造成不利影响,则不利于争取到孩子抚养权。聋哑人犯罪能被判刑吗聋哑人犯罪会被判刑,但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我国生理缺陷是影响我国刑事责任的因素之一,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如果由于又聋又哑的生理缺陷导致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能力下降进而导致犯罪发生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
    2023-07-01
    361人看过
  • 行政处罚可否既罚款又拘留是否符合规定?
    一、行政处罚可否既罚款又拘留是否符合规定的?在执法过程中,罚款和拘留可以同时进行,一般来说这叫做治安拘留并处罚金,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可以同时进行合并处罚。但是,如果该行为已经单独处罚,对违法行为人进行过罚款或拘留的,执法机关是不能对违法行为人再进行行政处罚的。依据行政处罚法之规定:一事不再罚。如果执法机关对违法行为人,已经作出过处罚的,又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对违法行为人再做处罚的,是重复处罚。违反行政处罚法规定,违法行为人有权对此提出申诉。二、行政处罚的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三、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1、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又称当场处罚程序,是指在具备某些条件
    2023-06-02
    236人看过
  • 聋哑人犯罪会被判刑吗,聋哑人犯罪是否会判刑
    一、聋哑人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则会被判刑聋哑人同样属于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也就必然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并且应遵守所有的法律法规,那么聋哑人当然应当遵守《刑法》。根据《刑法》第四条的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第五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由上述《刑法》中的明文规定我们可知,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是一律平等的,当行为人触犯《刑法》且需要承担刑事责任,都会被判处承担与其刑事责任相适应的刑罚。因此聋哑人犯罪,在满足承担刑事责任的条件下,会被判以与罪行相适应的刑罚。二、聋哑人犯罪与健全自然人区别聋哑人毕竟与正常健全的自然人存在一定区别,其接受教育以及接受法律知识比常人更加困难,并且其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因此定罪量刑的确会相较正常自然人要轻缓。根据《刑法》第十
    2023-06-20
    218人看过
  • 同一个行为能否行政处罚又刑事拘留,相关法律规定
    一、同一个行为能否行政处罚又刑事拘留行政处罚法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如果行政行为构成犯罪的,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所以同一行为为能行政处罚又刑事拘留。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第二十二条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四条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第三十八条调查终结,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决定:(一)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二)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三)违法事实不能
    2023-04-19
    171人看过
  • 聋哑人犯罪的行为特点
    聋哑人违法犯罪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盗窃、抢劫、抢夺等违法犯罪;因报复行凶的违法犯罪;为满足生理欲望的性违法犯罪;诈骗钱物的违法犯罪。聋哑人的违法犯罪的主要特点:1、作案手段简单直接、目的明确。聋哑人违法犯罪大多与其生理缺陷有关,甚至以此作为掩护手法。他们作案的目的主要是针对财物,另有一部分是由于缺乏社会道德观念的正确引导而发生的侵犯公民人身的违法犯罪行为。由于社会群体对聋哑人违法犯罪缺乏防范,大多对其抱着同情的态度,使其容易得逞。聋哑人在钱财上,一般不大可能像健全人那样侵占、受贿,他们围绕钱物往往采取最直接、粗暴的偷盗、抢劫、抢夺方式。2、团伙犯罪已经成为一大趋势,情节恶劣。聋哑人团伙违法犯罪作案频率高且快,作案时分工明确。一些聋哑人团伙在实施抢劫、抢夺时,手段凶残,社会危害性极大。3、被他人引诱、教唆、操纵作案。一些不法分子专门引诱、教唆、操纵聋哑人违法犯罪。聋哑人文化素质偏低,
    2023-04-04
    260人看过
换一批
#治安处罚法
北京
律师推荐
    #治安处罚法 知识导航
    展开

    行政拘留是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采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惩罚措施。我国《行政处罚法》第8条将行政拘留确认为一种处罚形式。在我国,只有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才能采取行政拘留措施。... 更多>

    #行政拘留
    相关咨询
    • 又聋又哑的人犯罪犯法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3-12-03
      又聋又哑的人犯罪犯法,但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又聋又哑的人,又称聋哑人,是指丧失听觉能力和口头语言能力的人。盲人是指丧失视觉能力的人。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是要负刑事责任的,但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如何处理精神病人又聋又哑的行为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5-13
      精神病人,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十三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第十四条 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 年轻力壮殴打八十高龄又傻又聋哑的老人,是否能构1成拘留或判刑?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16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已构成刑事案件法律规定判处有期徒刑3年以下,拘役或者是管制,受害者家不同意调解,就会被判刑,刑事拘留羁押在看守所最多不得超过37天,一般这个30天之前公安局会把案件移交检察院,检察院下来批准逮捕之后,择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你现在要做的是积极的赔偿受害人,求得被害人的谅解,写上谅解书,呈交到公安局,委托律师介入,做好刑辩的准备,另外暴力犯罪不好取保候审的。
    • 又聋又哑的人犯罪在哪个方面判刑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15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由于刑法规定对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是可以而不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在审判中应当全面分析犯罪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重点分析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身份对实施犯罪行为的具体影响,并不必然从宽处罚。
    • 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如何认定?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23
      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不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他们具有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他们应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负刑事责任。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生理上的缺陷,他们在接受教育以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必然受到一定的局限,其辨认是非的能力比正常人要差,所以,法律规定对他们的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