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犯罪的刑罚可以是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1-11 10:34:37 426 人看过

一、故意犯罪的刑罚可以是哪些

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刑罚。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故意犯罪指的是行为人明明知道自己的这种行为会发生或者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不予理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故意犯罪有哪些罪名

故意犯罪罪名如下:

最新故意犯罪的主要有盗窃罪、诈骗罪、抢劫罪、抢夺罪、敲诈勒索罪交通肇事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制作贩卖伪劣商品罪、贩卖毒品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妨碍公务罪、贪污罪、受贿罪、职务侵占罪、非法拘禁罪、强奸罪、走私罪等。

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形态。

三、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犯罪的区别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犯罪的区别:

1.从认识因素上看,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

2.从意志因素上看,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明知结果的必然发生而持放任态度时,也应属于间接故意。

这两点区别说明了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所反映出来的非难可能性不同,也说明直接故意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的成立条件不同;由于直接故意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故即使危害结果没有发生,也能查明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持希望发生的态度,因而可能成立犯罪(未遂、预备等);因为间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结果发生,故如果危害结果没有发生,就难以证实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持放任发生的态度,因而通常难以成立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一节 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n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14: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哪些行为可以被归类为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的分类:(1)直接故意犯罪。直接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2)间接故意犯罪。间接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故意犯罪形态有哪些故意犯罪形态分为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和犯罪既遂。1、犯罪预备: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特征:(1)主观上为了犯罪;(2)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3)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4)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2、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特征:(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2)犯罪未得逞;(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
    2023-07-09
    116人看过
  • 哪些是共同犯罪故意
    法律综合知识
    一、哪些是共同犯罪故意共同犯罪故意是指共同犯罪人之间对犯罪行为都具有故意的心里态度,且故意的内容的相同的,互相之间有意思联络。意识到了在协同共同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对此有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十六条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二、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是哪些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1、对于直接实行犯而言,因其行为能够直接造成法定结果、危险状态等发生,对其可以比照单独犯罪的停止形态处理;2、对于直接实行犯之外的
    2024-01-26
    395人看过
  • 犯罪行为故意毁坏财产的刑罚标准有哪些?
    犯故意毁坏财产罪的判刑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如下:1、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2、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是指破坏个人财产导致他人精神障碍,破坏生产经营设备设施造成停产或造成重大损失,破坏手段极其恶劣等等。强拆是否构成故意毁坏财产罪的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
    2023-07-02
    370人看过
  • 故意犯罪和犯罪中止哪个刑事处罚重
    故意犯罪和犯罪中止相比故意犯罪的刑事处罚更重,故意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特征:1.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必须是明知的。这种明知既包括明知必然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也包括明知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行为人必须是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不论行为人明知的是危害结果必然发生,还是可能发生,只要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构成故意犯罪。希望危害结果发生和放任危害结果发生在程度上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就是刑法上通常说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采取漠不关心,听之任之的放任态度,结果发不发生,都不违背行为人的意志。我国刑法没有直接使用“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概念,但在对故意犯罪的规定中,对这两种心理差别是作
    2023-04-07
    410人看过
  • 刑事犯罪中哪些情况可以减轻刑罚?
    可以减轻刑罚的情况包括:1、聋哑人或盲人犯罪;2、预备犯可以根据既遂犯的要求,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3、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自首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予处罚;5、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避免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可以减轻处罚;6、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信用卡诈骗怎么办,可以减轻刑罚吗信用卡诈骗可以减轻刑罚。具体情况如下:1、信用卡诈骗罪的基本犯一般量刑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按照国家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而言;2、如果其在执行期间,能够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其有立功表现的,则可以减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3-07-01
    224人看过
  • 犯罪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是哪些意思
    一、犯罪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是哪些意思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成立条件是:(1)认识因素,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意志因素,行为人希望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即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没有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有效地阻止,既无所谓希望,也无所谓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它发生与否,对结果的发生在行为上持一种消极的态度,但在心理上是肯定的,不与其意志冲突。《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二
    2024-01-15
    247人看过
  •  故意失火罪的刑罚规定有哪些?
    失火罪刑罚轻重与失火情节严重程度有关。较轻的失火罪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而严重情况下,如导致他人重伤、死亡或严重破坏公私财产,刑罚将会在三年至七年之间。构成本罪必须造成严重后果,单纯失火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不构成本罪。以下是改写后的内容:根据失火罪的情节轻重,刑罚会有所不同。如果情节较轻,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如果失火罪导致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严重破坏公私财产,刑罚将会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之间。构成本罪必须造成严重后果,单纯失火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不构成本罪。 失 火 罪 刑 罚 如 何 判 定 ?失火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或他人的财物上失火,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失火罪刑罚如下:1. 失火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刑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2. 失火罪中,造成严重后果的,刑罚为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3. 失火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7年
    2023-09-02
    346人看过
  •  故意绑架罪涉及哪些刑罚?
    绑架罪和抢劫罪是严重暴力性犯罪,罪犯将面临长期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可能会被罚款或没收财产。若情节较轻,罪犯则会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能会被罚款或没收财产。而若绑架罪或抢劫罪导致被害人死亡,罪犯将面临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绑架罪和抢劫罪是严重暴力性犯罪。若情节严重,罪犯将面临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可能会被罚款或没收财产。若情节较轻,罪犯则会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能会被罚款或没收财产。而若绑架罪或抢劫罪导致被害人死亡,罪犯将面临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故 意 杀 人 罪 是 什 么 ? 处 几 年 以 下 有 期 徒 刑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严重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犯罪行为,对受害人的生命权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害。根据《刑法》规定
    2023-09-08
    284人看过
  • 故意犯罪可以假释和缓刑吗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犯罪能不能假释和缓刑要依据具体的犯罪情节而定,如果符合相应条件的,就能获得假释和缓刑。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第八十一条【适用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
    2023-04-26
    80人看过
  • 哪些犯罪属于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的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故意犯罪分为两种: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直接故意犯罪:有加害的的故意,实行了加害行为并且希望加害结果的发生,即为直接故意犯罪。间接故意犯罪:知道加害行为可能会产生加害后果,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造成了实质性的危害,即为间接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最常见的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贪污罪,绑架罪等等都是十分常见的故意犯罪,其中多数包含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注意过失犯罪不是故意犯罪,因为其主观并无加害的故意,且不希望加害结果的发生,如:交通肇事罪,重大安全事故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医疗事故罪等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详细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23-05-01
    154人看过
  • 从犯可以免罚的罪名有哪些
    一、从犯可以免罚的罪名有哪些享有法定减刑权利的人士包括:(1)年过七十五周岁以上者,倘若蓄意犯罪,可酌情予以轻罚或减刑;(2)又聋又哑或者丧失视力之人,在触及法律红线之后,有权获得从宽处理、减轻罚金乃至赦免处罚等不同程度的优待;(3)预备犯者在其犯罪计划暴露后,尽管尚未造成实际危害,仍应参照既遂犯给予相应的从宽待遇,例如减轻惩罚或者免于处置;(4)未遂犯者若是因为下手时遇到突发状况而未能成功实施犯罪行为,则同样可以依循既遂犯的标准,获得从简或者适当减轻惩处的待遇;(5)对那些主动投案自首的犯罪分子,法律也设定了一定的优待条件,允许他们从中获益,选择从轻或者减轻部分刑法责任。在此过程中,根据犯罪情节轻重,甚至可能被解除刑事责任;(6)如果罪犯在坦白自己罪行的同时,能够提供有效信息防止极其严重的后果爆发,则可以考虑减轻对其实施的处罚力度;(7)若有立功表现的罪犯,法律为他们留出一条通往减刑的路
    2024-03-30
    268人看过
  •  自首犯罪是否意味着刑罚可以减轻
    在考虑犯罪行为所带来的刑罚时,可以考虑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在犯罪后是否自首。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在考虑犯罪行为所带来的刑罚时,可以考虑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在犯罪后是否自首。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犯 罪 后 自 首 是 否 还 有 其 他 刑 罚 优 惠 ?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犯罪后自首并如实供述罪行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即使犯罪后自首,仍然需要承担其他刑罚。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案例:2018年,犯罪嫌疑人李某因盗窃罪被警方抓获。经过调查,警方发现李某曾于2
    2023-09-05
    489人看过
  • 是否可以对故意伤害罪犯适用缓刑?
    故意伤害罪能够判缓刑,只要犯罪嫌疑人符合适用缓刑的条件即可。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故意伤害罪判缓刑的条件是哪些故意伤害罪判缓刑的条件是:1、犯故意伤害罪,被依法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缓刑;2、罪犯是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1)犯罪情节较轻;(2)有悔罪表现;(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
    2023-07-08
    210人看过
  • 故意侵占罪的概念犯罪故意犯罪的种类有哪些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犯罪故意的种类如下:1、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2、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一、假想防卫要承担负刑事责任吗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在假想防卫的情况下,行为人对他人实施的防卫行为虽然是故意行为,但这种故意是建立在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认识错误的基础之上的;即行为人自以为自己的行为是对不法侵害的反击,是一种对社会有益的正当防卫行为,即主观上不具备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因此,不能把假想防卫的故意等同于犯罪故意。二、犯罪既遂认定标准犯罪既遂认定标准如下:1、行为人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即明
    2023-06-20
    49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故意犯罪量刑标准是什么?犯故意罪的处罚?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6-13
      一般是属于违法治安管理条例,给予罚金处罚以及赔偿受害人医疗费之类的。犯故意伤害罪的,故意罪量刑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赔偿可以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不能主张精神抚慰金。最好由公安法医做个伤情鉴定看是轻伤还是重伤及其中的等级,然后可以再做个伤残等级鉴定,前者主要是定罪量刑意义,后者主要是附带民事赔偿依据。
    • 拐骗儿童罪的犯罪故意的可以判处刑罚吗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7-16
      拐骗儿童罪指以欺骗,引诱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拐骗”,主要是指使用欺骗、利诱或者其他手段,将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带走。“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是指使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离开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致使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监护人不能继续对该未成年人行使监护权。依据中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监护人”,是指未成年人的父母以及其他依法履行
    • 什么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的特征有哪些,故意犯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05
      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根据刑法规定,故意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特征: 1、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必须是明知的。这种明知既包括明知必然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也包括明知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行为人必须是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不论行为人明知的是危害结果必然发生,还是可能发生,只要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
    •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可以处哪些刑罚?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03
      根据刑法第304条之规定,处罚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给予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相关法律 《邮政法》第三十九条邮政工作人员拒不办理依法应当办理的邮政业务的,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的,给予行政处分。 邮政工作人员玩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孕妇犯罪哪些罪可以免除刑罚?
      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11
      孕妇犯罪不能免除刑罚,但不适用于孕妇死刑。我国刑法规定,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如果在审判过程中发现孕妇在被拘留时仍不适用死刑,即使人工流产,也应视为审判过程中怀孕的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