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员工如何应对公司诽谤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2-09 07:54:17 454 人看过

一、离职员工如何应对公司诽谤

离职员工对公司诽谤的处理方式是,公司可以与员工协商,要求其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更正或者删除诽谤内容等责任。如果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公司还可以要求员工赔偿。协商不成的,可以请第三方调解或者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八条,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报刊、网络等媒体报道的内容失实,侵害其名誉权的,有权请求该媒体及时采取更正或者删除等必要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一条,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获得的荣誉称号应当记载而没有记载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记载;获得的荣誉称号记载错误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更正。

二、公司诽谤员工立案标准

公司诽谤员工立案标准: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

三、公司诽谤员工的起诉流程

公司诽谤员工直接去法院起诉,流程如下:

1.原告到法院起诉,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

2.法院立案审查,审查只是形式上的审查,只要符合立案的标准,即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事实请求和理由;

3.法院排期开庭;

4.法院通知当事人到案,开庭进行审理;

5.作出判决并且宣判民事诉讼的判决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一千零二十八条 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报刊、网络等媒体报道的内容失实,侵害其名誉权的,有权请求该媒体及时采取更正或者删除等必要措施。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9日 20:1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诽谤他人,如何应对?
    网上恶意诽谤他人可以直接报警。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电信诈骗怎么报警?对于电信诈骗的,当事人可以直接到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进行报案。当事人需要保留好电子诈骗的相关证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2023-07-04
    488人看过
  • 离职员工遭扣发工资,公司如何应对?
    首先,遇到员工擅自离职的,用人单位应当以书面形式送达通知书,限定员工在指定是时间内回公司上班,并提出如限期内不上班的处理措施。其次,当员工擅自离职达到可以辞退的标准时侯,用人单位应当将解除劳动关系的事宜公开,并以书面形式送达离职通知书给员工,通知其前来办理交接工作以及离职手续。至于通知书的送达,用人单位应采取挂号信或EMS形式,将通知书送达至员工信息登记的住址、身份证地址,或者经济联系人地址,并保存好回执。送达日期,以签收日期为标准。擅自离职会有哪些法律后果擅自离职的后果如下:1、职工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未经批准而擅自离职均属无故旷工行为,发生争议以自动离职处理;2、职工自动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相应的法律承担赔偿责任;3、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除该劳动者承担直接赔偿责任外,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一、离职的条件如下:1、合同
    2023-07-05
    87人看过
  • 面对诬陷诽谤如何应对
    被他人诬告陷害的,被诬告人可以委托律师处理案件,收集被诬告陷害的有关证据,并且向公安机关报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2023-06-03
    439人看过
  • 员工诽谤公司犯法吗
    员工诽谤公司犯法,公司可以立即要求员工停止侵害,如果给造成损失,还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对于造成或者损害较严重的,可追究其其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一、员工诽谤公司犯法吗员工恶意诽谤公司犯法的,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业声誉罪。造成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业声誉的后果是多方面的,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潜在的,如使他人的商业信用降低,无法签订合同或无法开展正常的商业活动等;或者使他人的商品声誉遭到破坏,产品大量积压,无法销售。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捏造并散播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诽谤立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诽谤他人所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并对他人人格和名誉造成损害的。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损害了他人人格和名誉,情节严重的,属于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2.诽谤罪
    2023-06-05
    170人看过
  • 公安机关如何应对侮辱诽谤?
    侮辱诽谤公安机关的处理方式:一、对侮辱、诽谤案件,经审查,公安机关认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报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后立案侦查;立案后需要采取强制措施的,应当在采取强制措施前报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二、侮辱、诽谤案件一般属于自诉案件,公民个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公安机关只有在侮辱、诽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时,才能按照公诉程序立案侦查。以侮辱罪、诽谤罪立案侦查,作为公诉案件处理的有:1、因侮辱、诽谤造成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2、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来访人员因侮辱、诽谤外交使节造成不良国际影响的;3、其他因侮辱、诽谤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情形。公安机关接到公民对侮辱、诽谤的报告、指控或者举报后,应当认真审查判断是否属于公安机关管辖。侮辱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吗?侮辱诽谤罪是属于自诉案件的,就是只有自己到法院进行起诉了,才会进行受理的,不过要是有严重危害社
    2023-08-04
    223人看过
  • 单位如何对员工进行诽谤处罚?
    单位诽谤员工的处罚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单位治安管理处罚措施是怎样的1、公然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2、诽谤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3、如果诽谤他人造成严重后果,将构成诽谤罪。需要根据刑法的规定定罪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023-08-09
    116人看过
  •  遇到商业诽谤如何应对?
    如果受到他人的诽谤或侵犯名誉权,可以先要求侵权人公开赔礼道歉并消除由此造成的不良影响。如果侵权人不理,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如果受到他人的诽谤,侵犯名誉权,可以先要求侵权人公开赔礼道歉并消除由此造成的不良影响。造成他人精神损害的,还需赔偿损失。如果侵权人不理会被侵权人的请求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遭 受 他 人 诬 告 , 如 何 应 对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六十九条,如果诬告陷害他人意在使他人受纪律追究,应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而根据《刑法》第243条规定,犯诬告陷害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
    2023-10-04
    108人看过
  • 公司诽谤员工立案标准
    一、公司诽谤员工立案标准公司诽谤员工立案标准: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二、诽谤罪的客体要件是诽谤罪客体要件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该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
    2023-06-15
    428人看过
  • 公司故意调换岗位致员工离职应如何应对
    一、公司故意调换岗位致员工离职应如何应对公司故意调换岗位致员工离职应如下应对:1.公司故意调岗迫使员工辞职,劳动者可以拒绝。2.用人单位必须先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调岗、调薪属于对劳动合同内容的变更,未经劳动者同意,用人单位单方面调整岗位,原则上是无效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解决,可以继续要求用人单位履行合同,也可以终止合同,要求二倍的经济赔偿。二、单位调岗劳动合同变更的原则劳动合同变更一般遵循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劳动合同关系,是通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而形成的,其变更当然应当通过双方协商一致才能进行。劳动合同允许变更,但不允许单方变更,任何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行为都是无效的。《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三、
    2023-11-30
    112人看过
  • 员工应该如何应对公司的降职降薪
    《劳动合同法》中有一条违法规定,劳动合同的变更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同时也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首先,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可以书面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从而被迫解除劳动关系。现在,公司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可以正式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的规定,在劳动关系双方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要求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劳动者工资;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应当支付每工作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及时办理辞职手续,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如果用人单位不支付,可以在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后,不上班立即申请劳动仲裁。注意,在司法实践中,一定要注意及时、尽快地提请劳动关系仲裁,如果公司在仲裁备案前排除了降职降薪的违规行为,可能得不到相应的经济补偿
    2023-05-07
    227人看过
  •  如何应对恶意诋毁诽谤?
    针对侮辱、诽谤行为严重且构成犯罪的情况,受害人应当主动向人民法院报案,并要求法院对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还可以在提起刑事诉讼的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赔偿自己因名誉受到损害而遭受的经济损失。如果侮辱、诽谤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可以要求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理。受害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针对侮辱、诽谤行为严重且构成犯罪的情况,受害人应当主动向人民法院报案,并要求法院对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还可以在提起刑事诉讼的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赔偿自己因名誉受到损害而遭受的经济损失。2.如果侮辱、诽谤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可以要求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理。3.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民事诉讼维权攻略标题:民
    2023-08-29
    65人看过
  • 如何处理个人对公司的诽谤罪
    诽谤罪的构成要件。个人诽谤公司的,公司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法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要求因侵权人侵权造成的经济损失。诽谤罪的构成要件: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2、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3、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4、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诽谤罪的构成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客观要件,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一)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二)须有
    2023-07-05
    157人看过
  • 诽谤公职人员罪的主体如何认定
    一、主体特殊1、公职人员作为诽谤罪犯罪对象的主体具有特殊性,其人格权应当做适当地限制。公职人员是具有一定公共职务的人员,此时他已经不再单纯是一个普通的公民,他会因为公职而获得一定的收益,例如荣誉及社会尊重,这些都可以被认为是公职人员因为公职而享有了比普通人更多的权利。然而权利和义务在数量上是等值的,鉴于公平,法律就有必要做出平衡,公职人员应该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此时法律可以选择让普通人也相应地拥有更多的权利。然而一个社会的权利总量和义务总量是相等的,因此,只能够对公职人员在做出比一般人更高的义务性要求。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法院多次阐明:公务员就其公务上之行为,应较一般国民忍受更高程度的批评。限制他的其他权利或者说为其创设义务要求,但这种义务必须是不能适用于一般人的。2、公职人员的人格保护缺乏宪法依据。作为具有公职的人,其人格、人格权也变得特殊起来,它同时具有普通人格和加入公职因素的人格。若
    2023-04-15
    59人看过
  • 员工离职公司应当如何开具离职证明
    一、员工离职公司应当如何开具离职证明离职证明应该包含员工姓名、身份证号码、入职日期、离职日期,所在部门、担任职务及其他竞业协议需交代的事项,并加盖公司公章方可生效。且离职证明应该开2联,公司留存一份,员工留存一份。离职证明应该由用人单位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二、员工离职遇到用人单位拖延开离职证明怎么办如果用人单位不在员工离职时开离职证明,员工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为离职的员工开具离职证明是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不履行该义务属于违法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
    2023-09-15
    19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如何看待离职员工诽谤公司的行为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2-31
      按照《刑法》规定,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商业信誉,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经营者的经济能力、信用状况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经营者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名誉的地位。商品声誉,是指社会公众对一经营者的商品性能、品质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商品在经济生活中的地
    • 如何处理公司诽谤员工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3-19
      按照《刑法》规定,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商业信誉,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经营者的经济能力、信用状况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经营者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名誉的地位。商品声誉,是指社会公众对一经营者的商品性能、品质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商品在经济生活中的地
    • 2022年离职员工对公司诽谤要怎样处理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29
      按照《刑法》规定,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商业信誉,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经营者的经济能力、信用状况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经营者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名誉的地位。商品声誉,是指社会公众对一经营者的商品性能、品质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商品在经济生活中的地
    • 公司对员工侮辱和诽谤该如何处理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21
      根据刑法规定,损害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和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商业信誉是指公众对某一经营者的经济能力和信用状况的社会评价,即经营者在经济生活中的信用和声誉地位。 商品声誉是指公众对一个经营者商品性能和质量的社会评价,即商品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如果员工恶意损害公司声誉,损害
    • 员工离职对公司诽谤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02
      原公司在员工离职后通告中诽谤离职员工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持相关证据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者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消除影响,对因此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