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盗窃犯罪的既遂标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5 20:43:07 447 人看过

盗窃罪在任何国家都是案发率最高的国家,在我国也不例外。我国对盗窃罪的量刑包括了从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的所有刑种。依照我国刑法总则的规定,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虽然未遂犯与既遂犯法定刑原则上相同,但现行刑法的法定刑幅度范围还是比较大的,对未遂犯的处罚完全可以轻于既遂犯,在实践中通常也是轻于既遂犯,减轻处罚的实例也不少。因此既遂还是未遂,直接影响量刑的幅度。而对盗窃既遂与未遂的准确区分与界定,在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一直有多种标准。

关于盗窃罪的既遂标准,理论上有接触说、隐匿说、转移说、失-控说、控制说、失-控加控制说、失-控或控制说等。接触说是指行为人的手接触到盗窃罪的行为对象时就是既遂。隐匿说是指行为人将财物隐藏在不容易被人发现的场所时就是既遂。转移说是指行为人将财物转移到其场所的就是既遂。上述三种学说在理论上和具体适用时均存在一定的弊端。我国刑法学界普遍认同后四种学说,即失-控说、控制说、失-控加控制说和失-控或控制说。所谓失-控加控制说是以被盗财物是否脱离所有人或占有人的控制,而置于其本人实际控制之下来划分盗窃既遂与未遂。凡是已经使公私财物脱离所有人或占有人的控制,并且也已经置于行为人实际控制之下的,为盗窃既遂;尚未使公私财物脱离所有人或占有人控制,或者所有人或占有人虽然脱离控制,但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行为人也未能取得对公私财物的实际控制的,为盗窃未遂。有观点认为,失-控说加控制说实际上等同于控制说,因为既然财物已经被行为人实际控制,那就表明失主已对财物失去控制,很难想象有行为人已经控制了财物而失主尚未对财物失去控制的那种情况。可见此说的侧重点仍然在于行为人对财物的实际控制,与控制说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反而有画蛇添足之嫌。”笔者对此也有同感,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失-控加控制说实际上也可以说是控制说的翻版。而失-控说或控制说则可以认定是失-控与控制说的总和。因此,目前在我国刑法理论界存在的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之争,实际上仍然可以归结为失-控说与控制说之争。

究竟失-控说和控制说何者更能准确地界分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呢?首先从控制说来看,控制说是指被盗窃财物置于行为人的实际控制下是才成立既遂。盗窃案件中行为人对财物的控制和失主对财物的失-控在大多数情形下是一致的。在这种情形下,无论是用控制说或失-控说来解释某行为构成盗窃既遂或未遂均是可行的。但是,司法实践中确实存在着这种情况,即虽然失主已对财物失去了控制,但行为人却并未实际控制财物,比如行为人在房间内盗得财物后,将其扔出窗外,打算出门后再到楼下捡取,恰好让经过楼下的路人拾得并带走,司法实践中多以既遂认定。此时运用控制说进行解释显然无能为力。失-控说是指只要被害人丧失了对自己财物的控制,不管行为人是否控制了该财物,都应当认定为盗窃既遂。因为盗窃行为是否侵害了他人财产,不是绝对取决于行为人是否控制了财产,而是取决于被害人是否丧失对自己的财产的控制。行为人是否控制了财产,不能改变被害人的财产实际上受侵害的事实。同样是上述行为人在房间内盗得财物后,将其掷出窗外,打算出门后再到楼下捡取,恰好让经过楼下的路人拾得并带走的行为用失-控说认定为盗窃既遂就可以得到很合理的解释。因为尽管行为人事后没能捡回了该财物,被害人的财产受到实际侵害的不会发生变化,理当认定为犯罪既遂。

根据刑法第23条第1款的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犯罪未得逞,是指犯罪行为没有具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某一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即犯罪行为没有具备具体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从盗窃罪的犯罪构成来看,同样也是包含犯罪客体、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要件四个部分。而准确区分盗窃既遂与未遂的关键取决于犯罪构成要件中的犯罪客体,在于确定某一已经着手的盗窃行为最终是否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的的行为。刑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法益,盗窃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或合法占有权,即财产所有人或占有人对自己所有或占有的财产享有的各项权利。如果犯罪行为人的盗窃行为已使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或占有权受到了损害,则可以认定为盗窃既遂,反之,则应认定为盗窃未遂,而不应当以行为人最终占有了所盗窃的财物作为既遂标准。如果将行为人最终占有了所盗窃的财物作为既遂标准,则行为人在逃离现场后隔一段时间又将财物返还,即事后返还财物”行为或行为人被抓获后被迫交出其所盗财物等均可作为犯罪未遂进行量刑,这显然是与司法实践相悖的,也是荒谬的。正如张明楷教授所称,一概以行为人实际控制财物为既遂标准的观点,过于重视了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但轻视了对法益的保护;过于强调了盗窃行为的形式,但轻视了盗窃行为的本质”。总之,盗窃罪的本质在于行为侵犯了财产,而不在于行为人获得了财产,因此,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基本上应是失-控说,只有当被害人是否对财物失去控制不明确而能肯定行为人控制了财物时,也可以采取控制说作用认定未遂与既遂的标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5日 14: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浅析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一直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两个容易相互混淆并引发争议的概念。一、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概念与特征1、犯罪未遂的概念: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之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犯罪未遂特征: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即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作为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2)、犯罪没有得逞,即犯罪的直接故意内容没有完全实现,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即行为人没有预料到或者不能控制的主客观原因。2、犯罪中止概念: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犯罪中止的特征:1)、行为人主观上有中止犯罪的决意,即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即:A..中止行为是停止犯罪的行为,是使正在进行的犯罪中断的行为。B.中
    2023-04-22
    368人看过
  • 认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类盗窃犯罪的既遂、未遂的标准是什么
    一、法律规定《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信用卡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恶意透支的。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二、“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既遂与未遂该款规定的盗窃罪构成要件与刑法第264条规定的法定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并不完全一致,后者的盗窃行为就是实
    2023-06-27
    331人看过
  • 什么是盗窃,什么是盗窃行为,盗窃罪既遂的量刑标准
    1、盗窃罪以行为者非法占有被盗财产为基准。该标准应正确理解为行为者对被盗财产的实际控制,包括财产所有者或合法占有者对财产的控制和行为者对财产的控制。掌握盗窃罪即遂标准,不仅有助于行为者的定罪量刑,还影响了介入犯罪行为的正确认识:即后介入,不能成为共犯。2、在特定状态下盗窃财物行为的定性。一般来说,盗窃行为取得别人的财产就完成了,但是盗窃的财产在特定的状态下,例如保险箱、信用卡等,行为者的盗窃行为往往分很多阶段完成,表面上构成了两个以上的即遂:控制保险箱、信用卡取出财产等。此时,应以行为者的实际活动财产为立即标准。3、盗窃罪成为抢劫罪后的立即问题。根据刑法,盗窃公私财产使用暴力者,构成抢劫罪。此时,行为者的行为包括盗窃财产和抢劫完成这两种现象。但是,这种犯罪是否结束,必须根据强盗罪的结束标准来判断的例外是,在这种转换过程中,行为者抢劫财产或受重伤的结果之一成为强盗罪。盗窃罪量刑标准有什么盗窃
    2023-08-07
    480人看过
  • 盗摩托车盗窃罪既遂标准是多少
    在关于盗窃罪既遂的法律判断中,通常将最终行为人是否成功获取并掌握对被窃财物的实际控制权作为重要依据来加以衡量。例如对于盗窃摩托车这一行为,只要行为人体内已经完全拥有并掌控住该摩托车辆,且使得其脱离了原所有者或者保管人的实际控制范围,那么我们便可普遍认为此种情况下的盗窃行为已经构成了盗窃罪的既遂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4-08-14
    297人看过
  • 浅析盗窃罪和侵占罪的不同要领
    盗窃罪和侵占罪的区别如下:1、这两种犯罪主体不同,后者要求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2、侵犯的对象不同,后者侵犯了本单位的财产所有权;3、这两种犯罪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行为方式,前者是非法占有,后者是合法控制。因此,在区分盗窃罪和职务侵占罪时,要从主客观方面进行区分和判断。盗窃罪和侵占罪的量刑《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和第二百七十条规定,盗窃罪和侵占罪的量刑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3-07-08
    460人看过
  • 信用卡诈骗罪既遂犯的标准分析
    信用卡诈骗罪既遂犯的标准是:1、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2、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3、数额在100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信用卡诈骗罪的追诉标准是什么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2、恶意透支,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1)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信用卡诈骗罪、盗窃罪】
    2023-07-05
    136人看过
  •  浅析偷窃罪与盗窃罪在法律上的界定
    偷窃罪和盗窃罪是两种不同的罪名。偷窃罪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而盗窃罪则是一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罪名。当偷窃数量达到一定数额时,就会被认定为盗窃罪。因此,偷窃是一种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而盗窃罪是需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偷窃罪和盗窃罪之间的区别在于它们在法律上的定义和界限。在法律上,并没有偷窃罪这一说法,而却有盗窃罪,所以偷窃并不是一种罪名,而是一种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偷窃数量达到一定数额时,就会被定义为盗窃罪,盗窃罪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偷窃与盗窃的界限:从法律到道德偷窃和盗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法律和道德层面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法律角度来看,偷窃是指以非法的方式获取他人财物,而盗窃则是指以非法的方式占有他人财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偷窃是一种犯罪行为,而盗窃则被视为一种民事违法行为。从道德角度来看,偷窃是指以不诚实的方式获取他人财物,而盗窃则是指
    2023-08-20
    131人看过
  • 盗窃罪既遂犯怎么判刑
    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判刑规定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在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的,构成盗窃罪,要被判处刑罚。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有多次盗窃电瓶车电瓶情节严重吗?要看电瓶车的价值和具体的犯案情节,价值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就构成盗窃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价值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价值不大或者情节不严重的,就不构成犯罪,不要被判刑。二、偷一千多块钱东西会坐牢吗根据法律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因此,盗窃一千元的,构成盗窃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三
    2023-06-23
    289人看过
  • 浅析侵占罪与盗窃罪的适用界限
    侵占罪与盗窃罪均属于侵财型犯罪,侵犯的法益均是财产权,主观反面均表现为非法占有支配下的故意,且客观行为均不要求以暴力或者威胁为必要,故两者在实践认定中存在混淆之处。把握两者之间的适用界限,对于正确适用刑法及保护法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行为对象的差异。侵占罪的行为对象是行为人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行为人在实施侵占犯罪行为之前,便已经对财物形成合法的占有关系。与此相反,盗窃罪的行为对象并不以合法占有关系的存在为前提,事实上盗窃罪的行为对象是他人占有的财物,行为人本事并不占有。二、行为构成的差异。侵占罪中的行为人往往采取欺诈等方式,将已经占有的他人财物,局部给予他人,也正因如此,侵占罪侵犯财产权的行为构成是合法占有转为非法占有。而盗窃罪中的行为人因自始至终均不具有合法占有权,故其通常实施的秘密窃取行为本质意义上是对他人合法占有的侵害,盗窃行为构成便是非法侵害转为非法占有,
    2023-06-11
    276人看过
  • 盗窃罪既遂标准以什么为基础
    盗窃罪的既遂标准应以财物的所有人或保管人是否丧失对财物的占有权,即控制为标准,凡是盗窃行为已使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实际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的,即为盗窃既遂;而财物尚未脱离所有人或保管人的控制的,为盗窃未遂。入室盗窃罪既遂标准盗窃罪既有结果犯又有行为犯,对于入室盗窃行为应当认定为行为犯。即只要实施了入室盗窃行为,不管其是否取得财物、不管其盗窃数额,均构成盗窃罪既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增加了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行为构成盗窃罪的规定,但是并没有否定之前的关于盗窃罪的规定,意思是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此类行为构成盗窃罪不受盗窃数额、次数、是否取得财物的限制,只要实施了相关行为就构成犯罪,是行为犯,除此之外的盗窃行为构成盗窃罪必须受到盗窃数额、次数、是否取得财物的限制是结果犯。意味着盗窃罪既有结果犯又有行为犯,应当区别对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第二百六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
    2023-08-01
    77人看过
  • 盗割电缆行为定罪及盗窃罪既遂标准
    盗割电缆行为的定罪1、根据被盗电缆的性质可以将盗割电缆的行为分为两类:盗割事关公共安全的发电、供电电缆和盗割单位内部生产经营所用电缆。如系前者,行为人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如系后者,则需再分情况讨论:具泄愤报复或其他个人目的,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反之,则可能构成盗窃罪或故意破坏公私财物罪(犯罪金额不构成盗窃罪要求的数额时)。2、破坏电力设备罪与盗窃罪的区别破坏电力设备罪是指行为人破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本罪与盗窃罪可能发生交叉仅仅出现在盗割电力、盗窃电力设备等情形中。主要区别表现在:犯罪对象不同,如前述;犯罪客体不同,破坏电力设备罪除了侵犯公私财产权之外还有公共安全。3、破坏生产经营罪与盗窃罪的区别破坏生产经营罪是指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犯罪行为。本罪与盗窃罪的表象“交叉”发生在盗窃生产设备的情形中,实则,两罪并无实质重合
    2023-05-31
    342人看过
  • 抢夺罪与盗窃罪的既遂标准包括什么
    关于抢劫罪的认定标准,一般认为是以抢取他人财物数量达到一定程度视为犯罪既遂;在实施抢夺行为的过程中,此类犯罪往往采取未被察觉、突然袭击等手段,公然使用具有物理形态的力量来获取财物,使得受害者无法有效地进行抵抗。而对于盗窃罪而言,其犯罪既遂的标志则是行为人成功获得对被盗财物的实际控制权。具体来说,当盗窃行为已经导致被害人失去对财物的掌控,或者行为人已经完全掌握了所盗财物的所有权时,便可以视为犯罪既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罪;抢劫罪】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4-07-27
    275人看过
  • 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划分标准是怎么定的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盗窃犯罪的既遂和未遂之界定,主要在于窃贼是否已成功获得对所盗财物的实际控制权。当窃贼成功获取财物的掌控并持有,此时便可以判定其构成盗窃罪的既遂;而若因主观意志之外的客观因素导致无法完全控制财物时,便只能以未遂论处。举例而言,假设在商店内行窃商品,只要商品已被窃贼带离商店,即可视为既遂;然而,如果在带离过程中不幸被店方或警方抓获,那么这起案件便可能会被判定为未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4-08-12
    492人看过
  • 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认定的司法实践分析
    认定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如下:1、盗窃犯罪必须开始实施;2、未达到犯罪既遂,即未取得对别人财产的非法控制;3、犯罪未完成时,不非法控制别人财产是盗窃犯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正确认定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界定,对于定罪和量刑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盗窃未遂,谈不上数额较大,实际社会危害性也很小的,可以认为是情节显著轻微而不构成犯罪;但是如果以珍贵文物等重要的数额巨大的财物为盗窃对象,因其社会危害性大,也应认定盗窃罪(未遂)。在区分标准上,应坚持以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是否齐备为标准,但在有些情况下,盗窃罪既遂与未遂较难区分,这就需要一定的标准。在具体把握上赞成“失控说”,即应当以盗窃行为人的盗窃行为是否使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失去了对该财物的实际控制,区分盗
    2023-07-03
    284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犯盗窃罪既遂的范围
      广东在线咨询 2021-12-01
      理论上有接触说、转移说、隐匿说、失控说、控制说、失控加控制说。我们主张失控和控制,即当盗窃已经使受害者失去对财产的控制,或者当行为人控制了被盗财产时,就是既遂。受害者的失控和行为人的控制通常是统一的,受害者的失控意味着行为人的控制。但两者也存在不统一的情况,即被害人失去控制,但行为人没有控制财产,也应视为盗窃既遂,因为刑法旨在保护合法权益,既遂与未遂的区别是社会危害的区别。就盗窃而言,其危害程度不
    • 盗窃罪既遂的犯罪责任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8-11
      偷盗罪既遂刑事责任需这样承担: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盗伐林木罪浅析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1-27
      盗伐林木罪是指违反国家保护森林法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擅自砍伐国家、集体所有或者个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
    • 什么是犯盗窃罪的既遂,未遂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04
      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界定。盗窃未遂是犯罪未遂的一种。刑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这是对犯罪未遂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总的原则性界定。这一原则性界定也同样适用于盗窃未遂,即盗窃者实施盗窃时在客观上“已经着手”,但又“未得逞”,是盗窃未遂。
    • 盗窃既遂标准入户扒窃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16
      对于“入户盗窃”的定义,认为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关于“入户抢劫”的解释。“入户盗窃”应当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实施盗窃的行为。认定“入户盗窃”,应当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入户盗窃”的“户”的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中对“入户盗窃”的“户”解释为:家庭及其成员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