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
1、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2、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3、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4、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5、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工资补偿
1、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2、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三、劳务派遣特别规定
1、用人单位或者其所属单位出资或者合伙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的,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不得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
2、用工单位应当履行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的义务,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劳务派遣单位不得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劳动者。
4、劳务派遣单位或者被派遣劳动者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执行。
5、劳务派遣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执行。
无论是湖北省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还是其他地区的实施细则,大致的内容都是差不多的,其目的都是维护劳动市场的秩序,明确劳动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市场经济的有序进行,一切权利和义务都是相辅相成的,大家在享受权利的时候也要遵守一定的义务,凡事都做的遵纪守法,市场经济就可以更加和谐的发展。
-
湖南省专利实施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202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
156人看过
-
湖北省襄阳住房公积金提取实施细则
89人看过
-
安徽省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实施细则
453人看过
-
劳动合同备案的实施细则
497人看过
-
湖南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2022
457人看过
货币是度量价格的工具、购买货物的媒介、保存财富的手段,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它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经济协作关系。 货币政策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也是间接调控经济的政策,其具有长... 更多>
-
湖北省社会保险法实施细则(2016)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151、第一条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规定的统筹养老金,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 2、第二条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十五年。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五年后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十五年。 3、第三条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条规定延长缴费)的,可以申请转入户籍所在地新
-
河北省房产税实施细则是什么?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13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房产税在城市(包括郊区)、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征收。县城系指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建制镇系指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工矿区系指已建制的工矿区和工商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符合建制镇标准,但尚未设立镇建制的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开征房产税的工矿区必须经省税务局批准。 第三条凡在征收房产税的地区范围内,已构成固定建
-
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一至三条)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08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一、总则 1、《劳动合同法》第二条中的“等组织”不仅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还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基金会等其他依法登记注册成立的单位。 2、在工商行政部门登记取得营业执照的分公司,经用人单位授权或同意,可以依法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当分公司不能履行对劳动者的义务时,由用人单位承担责任。 3、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招用除公
-
湖北省城乡规划条例实施细则附件7有什么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01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全省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乡规划管理的相关工作。市辖区、各类开发区(园区)不设城乡规划管理机构;确需设立的,可由上一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设置派出机构,具体负责该区域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乡、镇应当明确相关机构或者人员,依法承担有关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
-
湖北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02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