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定义及特点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10 04:20:19 219 人看过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在时间上有所区别。犯罪中止可以在准备阶段或开始后既遂前中止,而犯罪未遂只能在开始后既遂前出现。此外,两者失败的原因也不同。犯罪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失败的,而犯罪中止是由于犯罪分子自身意志而失败的。这也是两者最大的区别。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在时间上有何区别呢?犯罪中止可以在准备阶段中止,也可以在开始后既遂前中止,但犯罪未遂只能在开始后既遂前出现;

2、失败的原因不同。犯罪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失败的;犯罪中止是由于犯罪分子自身意志而失败的。这也是两者最大的区别。

这里的犯罪中断主要是指犯罪未遂的情况。

犯 罪 未 遂 与 犯 罪 中 止 的 成 因 : 分 析 、 探 讨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是两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它们的成因值得深入探讨。犯罪未遂是指在实行犯罪过程中,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情形。而犯罪中止则是指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形态。

从成因上看,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产生原因可以归结为内外因。内因主要是犯罪分子自身的心理、生理等因素导致犯罪分子无法完成犯罪或者自动放弃犯罪。而外因则包括犯罪分子所处的环境、人际关系、社会背景等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除此之外,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产生还可能与犯罪分子的犯罪动机、犯罪手段、犯罪对象等因素有关。

总之,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成因复杂多样,但都与犯罪分子自身的心理、生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以及犯罪动机、犯罪手段、犯罪对象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法律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准确认定犯罪行为,有效打击犯罪分子。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在时间、成因及失败原因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更好地打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同时,对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深入研究,也有助于推动犯罪心理学、犯罪学等领域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4日 17:3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未遂相关文章
  • 犯罪未遂与中止:犯规与犯过的区分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有冲突。两者不会同时存在于一个案例中。在犯罪过程中,既不可能有犯罪未遂,也不可能有犯罪中止。两者不能共存。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成功,中止是指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是犯罪的未完成形式,但两者有明显区别。犯罪未遂是指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开始实施犯罪而未能成功的。犯罪未遂已经开始侵犯犯罪对象,其行为本身可以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哪个更重犯罪未遂重。犯罪中止的主观恶性比犯罪未遂小,因此量刑会比犯罪未遂轻。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
    2023-07-08
    303人看过
  • 简单共同犯罪与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如前所述,简单共同犯罪,又称共同正犯(共同实行犯),即共同犯罪人共同故意实行某种犯罪客观要件的行为。由于共同犯罪人各人的实行行为,互相配合,成为一个共同犯罪行为的整体,对他们每一个人的行为应从整体上加以考察,所以在他们的共同实行行为共同未能得逞时,共同犯罪人都构成犯罪未遂,自不发生问题。例如,甲、乙二人开枪射杀丙,两人都未命中,致丙趁机逃走,甲、乙均构成杀人未遂。如果共同犯罪人中一人的行为造成危害结果发生,其余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起什么作用,就上例而言,如果只是甲开枪将丙杀死,乙未命中,根据共同实行犯“部分行为全体责任”的原则,不仅甲依犯罪既遂论处,乙同样依犯罪既遂论处。共同实行犯的犯罪中止,情况较为复杂。共同实行犯中一人在共同实行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并且劝说其他共同实行犯放弃犯罪,以致共同停止实行犯罪,共同犯罪人均构成犯罪中止;如果在共同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者,劝说
    2023-08-04
    339人看过
  • 与未遂犯罪中止的情形
    一、与未遂犯罪中止的情形未遂与犯罪中止的情形如下:1.犯罪中止是指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2.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3.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4.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5.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二、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是什么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2.未能完成犯罪
    2023-04-26
    302人看过
  • 故意犯罪定义及特点
    故意犯罪的概念:故意犯罪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这一结果,因此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构成故意犯罪,必须主观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或允许这种结果发生。这是故意犯罪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满足故意犯罪的要求后,构成什么样的犯罪将结合不同犯罪的具体要求,任何犯罪都是具体的,其构成要求不同,盗窃不同于欺诈,故意杀人不同于故意伤害,在于其有法律规定的具体要求。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和故意犯罪的过程、故意犯罪的阶段的联系与区别应当区分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和故意犯罪的过程、故意犯罪的阶段。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与故意犯罪的过程、故意犯罪的阶段有联系也有区别。故意犯罪的过程,是指故意犯罪发生、发展和完成所经过的程序、阶段的总和与整体,是故意犯罪运动、发展、变化的连续性在时空上的表现。故意犯罪的阶段,是指故意犯罪发展过程中因主客观具体内容的不同而划分的段落。故意犯
    2023-07-18
    154人看过
  • 犯罪中止与未遂如何确定?
    未遂:能达目的而不欲,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停止犯罪,具有“被迫”的性质;中止:欲达目的而不能,由于自身的意志停止犯罪,即行为人“良心发现”,自己不想犯罪了。在上述案例中,被害人因为报警最终使得男子放弃强奸行为。表面上来看,该男子确实属于“主动放弃”了犯罪,应当属于犯罪中止的情形。虽然受害人说要报警,给嫌疑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但是嫌疑人还是能够继续实施犯罪行为,这和犯罪未遂的概念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但也有人觉得认定为犯罪未遂更为适宜,观点如下:由于被害女子即将报警,此时男子的内心是恐惧的,他害怕报警后被抓,从而毁了自己的前途。因此报警这个因素虽然还没有现实发生,但是它已经起到“报警”应该有的现实客观效果。(虽然警方还没到,但是对他来说就相当于警察已经到了,警察一到他更得放弃,其客观效果和警察没到之前是一致的。)一、投毒是犯罪未遂吗投毒有投毒的行为但是却没有造成可怕后果的是犯罪未遂。未遂犯是指行
    2023-06-22
    83人看过
  • 剖析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中止情形
    犯罪未遂和既遂中止的区别有:1、定义不同:犯罪的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2、处罚不一样:犯罪既遂的罪犯在量刑时,直接按照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是什么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
    2023-07-18
    205人看过
  •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中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认定时的区别
    一、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中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认定时的区别(一)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二)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为而不为。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区别。(三)行为结果不同。犯罪未遂的结果是犯罪未逞,是指行为人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并不等于不发生任何损害结果。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必须彻底地放弃犯罪。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还要求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他已经实施的犯罪行为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四)刑事责任不同。根据我国刑
    2023-04-13
    425人看过
  • 犯罪形态:既遂与未遂、中止的界定
    犯罪未遂与既遂、中止的区别是:1、概念不同。犯罪既遂:指犯罪分子对某一特定犯罪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已经完成的行为;犯罪未遂:犯罪已经开始实施,因为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对于未遂犯,可以比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是犯罪中止。不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2、责任不同。犯罪既遂一般要追究刑事责任;犯罪中止一般免除刑事处罚;犯罪未遂可以减轻处罚;3、阶段不同。犯罪既遂已完成犯罪阶段;犯罪暂停尚未形成后果;犯罪未遂是由于特殊原因未能达到预期后果。未遂中止与犯罪既遂中止的区别犯罪未遂既遂中止的区别:1.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因为客观原因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则是完成了犯罪目的,中止是犯罪嫌疑人主动停止犯罪行为。2.定义不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实施完成的是既遂,
    2023-07-15
    272人看过
  • 犯罪中止定义和特征
    法律综合知识
    《刑法》规定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有以下特征:(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三)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刑法》规定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有以下特征:(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三)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四)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刑法》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2024-04-21
    134人看过
  •  探究犯罪未遂、犯罪既遂与犯罪中止的法律依据
    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犯罪中止的区别在于:犯罪既遂常常需要受到刑罚追究,而犯罪中止通常不会受到刑事处罚。犯罪未遂可以减轻处罚;犯罪既遂发生在已经完成犯罪的阶段,犯罪中止还没有形成危害性结果,犯罪未遂是因为特殊原因没有达成预期后果。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犯罪中止的区别在于:1、犯罪既遂常常需要受到刑罚追究,而犯罪中止通常不会受到刑事处罚。犯罪未遂可以减轻处罚;2、犯罪既遂发生在已经完成犯罪的阶段,犯罪中止还没有形成危害性结果,犯罪未遂是因为特殊原因没有达成预期后果。 犯 罪 未 遂 与 犯 罪 中 止 的 区 别 : 发 生 阶 段 与 结 果 预 见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是两个在犯罪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犯罪形态。犯罪未遂是指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达成犯罪目的的情形。而犯罪中止则是指在犯罪分子实行犯罪行为的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形态。从发生阶段
    2023-09-02
    100人看过
  • 未遂与中止:对犯罪行为的认定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是:1、发生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犯罪开始实施后,犯罪预备阶段没有犯罪未遂;2、犯罪失败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失败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了行为人的初衷;3、行为结果不同,犯罪未遂的结果是犯罪未逞,是指行为人未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损害;4、刑事责任不同,未遂犯可以比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止犯不造成损害的,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减轻处罚。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量刑【犯罪未遂】实施终了的未遂犯,造成损害后果的,比照既遂犯轻处20%;未造成损害后果的,比照既遂犯轻处40%。未实施终了的未遂犯,造成损害后果的,比照既遂犯轻处30%;未造成损害后果的,比照既遂犯轻处60%。【犯罪中止】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轻处6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
    2023-07-13
    344人看过
  •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相比具备哪些独特属性
    一、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相比具备哪些独特属性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为而不为。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区别。3.行为结果不同。犯罪未遂的结果是犯罪未逞,是指行为人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并不等于不发生任何损害结果。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必须彻底地放弃犯罪。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还要求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他已经实施的犯罪行为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4.刑事责任不同。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
    2023-11-24
    258人看过
  •  "犯罪预备:中止与犯罪中止的区别及认定"
    在犯罪过程中,如果一个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采取措施防止犯罪结果发生,那么他/她可以被认定为犯罪中止。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犯罪预备中的中止也属于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在犯罪过程中,如果一个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采取措施防止犯罪结果发生,那么他/她可以被认定为犯罪中止。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犯罪预备中的中止也属于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预备中的中止属于犯罪中止吗?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在犯罪预备过程中,如果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属于犯罪中止。因此,犯罪预备中的中止属于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采取措施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形态。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犯罪预备中的中止也属于犯罪中止。对
    2023-08-27
    305人看过
  • 犯罪中止与未遂之我见
    犯罪的中止和未遂是两个概念,它们均属于故意犯罪的形态类型,极易混淆。如何区分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在刑法理论界似乎已成定局,而在司法实践中关于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溯及理论上的争议有悖于法治的基本精神。犯罪中止、犯罪未遂作为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并不具备刑法所规定的某一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因而如何正确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对行为进行正确地定性和量刑,在司法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犯罪形态要区别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我们首先要了解犯罪的四种形态,即: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1、犯罪预备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犯罪预备的特征:(1)、主观上为了犯罪。为了犯罪”是指为了自己实行犯罪和为了他人实行犯罪。(2)、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犯罪预备行为”包括准备实行犯罪工具与制造一切为实行犯罪的条件。(3)、事实上未能着
    2023-06-12
    27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未遂应当负刑事责任。其次,由于刑法规定的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要确定对于犯罪未遂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更多>

    #犯罪未遂
    相关咨询
    • 犯罪未遂的特征与含义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1-30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视为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的特征: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作为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 2、犯罪没有得逞,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内容没有完全实现,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 共同犯罪中的未遂特点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7-07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作为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 2、犯罪没有得逞,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内容没有完全实现,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对于结果犯,行为人仅仅实现了其实施犯罪的故意,没有实现其犯罪的目的或犯罪结果的故意。对于实行犯,其实施犯罪行为的故意也没有完全实现,即行为人欲实施完毕的行为没有实施完毕。不论行为和结果,都是刑法规定的作为犯罪客观方面要件的
    • 我国犯罪中止的特征与特点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21
      犯罪中止的特征有: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3、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 4、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 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中止的认定及处罚与处罚的数量标准是什么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08
      在刑法理论上,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作为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它们并不具备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一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 我国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构成犯罪中止,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一)必须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 (二)必须自动地中止犯罪或自动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
    • 复杂共同犯罪与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01-02
      如前所述,复杂共同犯罪是指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着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分工的共同犯罪。在这种共同犯罪形式中,实行犯的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对教唆犯、帮助犯有何影响?教唆犯、帮助犯是否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如果存在,它对实行犯有何影响?需要分别加以研究。 1、实行犯的未遂或中止。 实行犯着手实行犯罪而未遂时,对于教唆犯或帮助犯来说,如果实行犯未遂也是出于他们意志以外的原因,教唆犯或帮助犯与实行犯同样都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