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理应该何去何从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9 15:20:26 307 人看过

精神病人若作出犯罪行为,我国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其犯罪时的精神状态进行处理,若其在犯罪时不能辨认自身行为,则不受刑事处罚。《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一、抑郁症伤人免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

【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特殊人员刑事责任能力如何算的?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三、刑事能力在法律上有哪些特殊规定

刑事责任能力的特殊规定包括针对未成年人、精神病人、醉酒的人的规定,由于时间限制,以下仅就精神病人和醉酒的人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解答如下。《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6日 02:3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刑事责任能力相关文章
  • 精神病罪犯是否应该接受特殊处理?
    精神病杀人在自己不能判认的情况下和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时候造成杀人。如果法定程序鉴定确认是不负刑事责任的。但是责令的家属或者监护人需要严加看管和进行医疗。必要的情况时需要由政府强制医疗。精神病如果是间接性的在精神正常的情况下,犯罪属于负刑事责任。精神病如果一点辨认的认识度都没有。可以从轻处罚。精神病人杀人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要求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犯罪与其他人犯罪不同,有一定的特殊情况,但是无论是那种犯罪杀人,都是不正确
    2023-07-01
    295人看过
  • 如何对待精神病人犯罪的量刑问题
    精神病人犯罪的量刑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情况如下: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精神病人犯罪怎么处理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正确适用该条规定应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1、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2、精神病人犯罪时必须是正处于发病时;3、完全丧失辨认或者自控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对鉴定确认的精神病鉴定结论,人民法院仍须依照刑事诉讼法证据规则进行审查,作出正确的判断,确认采信与否。核心是查证精神病人犯罪时是否处于发病期间以
    2023-07-03
    280人看过
  • 患有精神病的刑事罪犯如何处理
    患有精神病的刑事罪犯的处理,1、经鉴定犯罪时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罪犯,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被严加看管、治疗,必要时可采取强制医疗措施;2、间歇性精神病人精神正常时犯罪的,应承担刑事责任;3、未完全丧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从轻或减轻处罚。一、精神病人偷钱算违法吗关于神经病人偷钱违不违法这个问题,需分三种情况分析。第一、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第二、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自己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三、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负刑事责任刑法第18条第2款规定:“间歇
    2023-03-23
    246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有精神病该怎么处理?
    一、犯罪嫌疑人有精神病该怎么处理?1、精神病刑事犯罪的处理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二、如何鉴定精神病人对精神病的鉴定首先是从临床精神病学的基础出发,全面检查分析,确定有无精神病,同时从法律的角度确定犯罪时的精神状态及严重程度和
    2024-01-28
    53人看过
  • 如何惩治精神病人犯罪?
    刑法对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理: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精神病打人怎么处理?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二、神经病杀了人犯法吗杀人都犯法,但精神病杀人是涉及刑事责任能力的问题,即需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能否控制自己行为分成以下三种情况: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2023-04-10
    406人看过
  • 精神病的鉴定以及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罚
    鉴定精神病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承担任何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应当由政府强制医疗。精神病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是什么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第一,精神病人的行为造成危害结果是否要负刑事责任以及负何等程度的刑事责任,关键要看法律标准即辨认或控制能力的有无和丧失程度。精神病有程度之分,即重度精神病、中度精神病和轻度精神病。从刑法法律的角度分析,精神病人有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部分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以及辨认或
    2023-08-07
    215人看过
  • 精神病人应该如何确定监护人
    法律规定,精神病人确定监护人的方式:需要在精神病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他亲属可以担任监护人的范围中确定。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由谁来确定精神病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民法典》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2023-07-27
    383人看过
  • 精神病杀人犯自首,判刑应该如何量刑?
    精神病杀人犯自首判刑如下:1、对于完全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精神病杀人犯自首不需要判刑;2、对完全有刑事责任和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自首罪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自首的怎么判刑犯罪嫌疑人自首的,人民法院在量刑时,可以依据犯罪情节,酌情从轻、减轻处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
    2023-07-05
    175人看过
  • 恐怖犯罪的治理该何去何从?
    1、从技术上而言,网络容易成为被恐怖主义利用的工具,也有可能会成为恐怖主义攻击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立法和管理上进行更加严格的认定。目前治理网络恐怖犯罪仍存在难点。当前技术的发展速度十分快,法律往往落后于新技术的使用,因此执法机关往往掌握不住充分的证据对此类犯罪进行法律制裁。在恐怖犯罪中,犯罪分子经常会使用和利用高端的网络科技技术进行恐怖宣传活动,加之语言方面的限制,比如说暗语的使用,加大了反恐难度。2、从法律建构而言,中国未来的反恐法律应当是一个系统的法律体系,上位法可有国家适时制定的反恐战略,与联合国的反恐战略相衔接,并作为反恐法相关精神内容的依据;其次则应有包括宪法性法律规定、单行法规、相关法律、国际公约与条约、行政部门的规章、地方法规以及有关的司法解释、行动指南、执法手册等相配套的系统法律。梅建明说,同时,还要与中国的公共管理应急机制建设相配套。一、如何维护金融系统网络安全1、物理
    2023-03-12
    285人看过
  • 我如何应对精神病人的离婚诉讼
    原告张三诉被告李四离婚抚养费纠纷,要求判决离婚并赔偿抚养费1万元。原告提出儿子由自己抚养,被告支付10000元/月,直到婚生儿子成年。原告还要求分割市区路号房,以及其他财产依法分割。原告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向贵院提起诉讼,请求贵院依法判决。原告:张三,男,汉族,1980年1月1日生,住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北路XXX小区XXX号楼XXX室,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被告:李四,女,汉族,1981年1月1日生,住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北路XXX小区XXX号楼XXX室,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诉讼请求1、判决原告与被告离婚;2、婚生儿子(姓名)由原告抚养,被告一次性支付抚养费1万元给原告(从年月起至年月止,按每月10000元计);3、市区路号房(房子的具体地址)所有权归原告所有,其他财产依法分割(见清单)。事实和理由(陈述支持诉讼请求的事实和理由,根据自身情况撰写)为此
    2023-11-17
    371人看过
  • 针对精神病人有正当防卫吗
    对患精神病的侵害者是可以实施正当防卫的。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一、精神病人强制医疗法律规定是如何的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由人民法院决定。公安机关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当写出强制医疗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的或者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的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可以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另外,对于已不具有人身危险性,不需要继续强制医疗的,应当及时提出解除意见,报决定强制医疗的人民法院批准。二、针对精神病人有正当防卫吗精神病人在
    2023-04-03
    251人看过
  • 法律规定精神病人犯法如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部门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一、精神病人犯法给他人造成的损失监护人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吗?精神病人犯法给他人造成损失的,监护人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监护人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
    2023-02-11
    172人看过
  •  对犯罪既遂从犯应如何处理?
    在犯罪既遂之后,补救措施将从轻考虑。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犯罪结果、定义和量刑。犯罪既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实施了犯罪,但由于某些原因未能达成犯罪目的,而犯罪未遂则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犯罪,但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成功。在刑事处罚时,犯罪既遂应该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审判定罪,而犯罪未遂可以享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优惠。在犯罪既遂之后,补救措施将从轻考虑。在任何人在实施违法行为后,如果已经导致了犯罪既遂,但后来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补救措施,那么最终的刑事处罚应当结合补救后的结果来确定。【相关延伸】问: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有什么区别?答:1。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二、定义不同:已开始实施犯罪,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成功的,为犯罪未遂。既遂是实施完成的。三、量刑不同:犯罪既遂依照有关法律进行审判定罪,而犯罪未遂往往在量刑上有所减免,可与既
    2023-11-18
    98人看过
  • 警察对于精神病犯人怎么处理
    根据法律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应当由其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警方应及时采取约束性措施,避免造成他人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警察带犯人指认现场表示什么警察提审犯人指认现场的依据的是:《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27号)第二百四十九条,具体法律条文和解释如下:第二百四十九条: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侦查人员可以让被害人、证人或者犯罪嫌疑人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场所或者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公安机关找到了犯罪现场可以叫犯罪嫌疑人去辨认,得到辨认笔录。犯罪嫌疑人指认犯罪现场的意义是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但这是一个可以有的程序,而并不是刑事诉讼中必要的程序。再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五十六条第七款的规定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
    2023-08-12
    385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刑事责任能力
    相关咨询
    • 精神病人犯罪怎么处理,如何办理精神病人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精神病人犯罪该如何量刑, 精神病人犯罪该如何处罚, 刑罚如何规定的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04
      精神病人犯罪该如何量刑,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在刑罚适用方面,司法实务中应依据司法精神病鉴定关于行为人属于限制责任能力及其等级、程度的鉴定结论
    • 对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犯罪应如何进行处罚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18
      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如何处罚,刑法第18条第二款规定,“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是指一个人的精神并非一直处于错乱状态而完全丧失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对于间歇性的精神病人犯罪,依照刑法的规定,在其头脑清醒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我国刑法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
    • 精神病人犯罪如何处理?精神病人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是怎么样的??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06
      关于精神病人犯罪的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例如:司法实践表明,精神病人的分类不同,其犯罪特点也各有不同,刑法对精神病人的处理,主要依据以下五方面来处理。一是精神病人犯罪具有明显的突发性。此特点与精神病人所患疾病有着密切的客观联系,即患者犯罪并非大脑神经意识主观上所能自控所为,可以说是因发病而犯罪。因此精神病人犯罪普遍存在极强的突发性。众所周知,特别是与精神病患者有一般接触史或目睹过精神病人犯罪的人,对
    • 对精神病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如何处理,精神病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2-15
      对精神病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区别不同情况对待。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2.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违反治安管理的,应予处罚。公安部《关于执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规定,精神病人违反治安管理后,应当由精神病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或者由公安机关指定的精神病院进行鉴定,以确定其有无责任能力。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