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年刑期能减刑吗
被判处两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若表现良好是有机会减刑的。根据我国《刑法》对于减刑的相关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二、不适用减刑的情形有哪些
1.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
2.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被依法判处死缓的;
3.不具有悔罪表现的;
4.拒不交出违法所得的。
三、减刑的程序是怎么样的
减刑的程序如下:
1.提请减刑、假释,应当由分监区召开全体警察会议,结合罪犯服刑表现,集体评议,提出建议,报经监区长办公会审核同意后,报送监狱刑罚执行部门审查。
2.刑罚执行部门完成审查后,出具审查意见,连同监区或者直属分监区报送的材料一并提交监狱提请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评审。
3.监狱提请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经评审后,将拟提请减刑、假释的罪犯名单以及减刑、假释意见在监狱内公示。公示期限为7个工作日。
4.监狱提请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完成评审和公示程序后,将拟提请减刑、假释的建议和评审报告,报请监狱长办公会审议决定。
5.经监狱长办公会决定提请减刑、假释的,由监狱长在《罪犯减刑(假释)审核表》上签署意见,加盖监狱公章,并由监狱刑罚执行部门制作《提请减刑建议书》或者《提请假释建议书》,连同有关材料一并提请人民法院裁定。
6.减刑、假释裁定一般由人民法院直接宣告,直接宣告有困难的,可委托罪犯服刑地人民法院或监所代为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
-
判2年多减刑能减多少刑期过半假释可以吗
76人看过
-
2年后死缓犯能否减轻刑期?
216人看过
-
判刑2年是否可能获得减刑?
112人看过
-
5年有期徒刑减刑2年可不可以
315人看过
-
诈骗罪7年减刑2年吗?
410人看过
-
刑期剩一年能不能减刑
332人看过
-
判2年多减刑能减多少刑期过半浙江在线咨询 2023-02-19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减刑后的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即不能少于一年。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
非吸食2万判刑15年能减刑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04-29是否能够减刑需要根据犯罪分子的服刑表现来决定,但减刑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适用条件与限度】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
-
缓刑2年8个月后还能减刑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08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8个月的情况下只要满足法定的条件就可以减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如果罪犯有悔改表现,或者在服刑期间认真接受教育改造,甚至于有重大立功表现的都可以减刑,但罪犯实际服刑的时间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一半。 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
-
量刑2年期间可否减刑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20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量刑两年可以减刑,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量刑期的二分之一。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
-
有期徒刑七年能减刑吗,有期徒刑七年最多能减刑几年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1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有期徒刑七年能减刑吗的问题如下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