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架后果在我国相关法律中是如何规定的?
打架斗殴被打方造成轻伤该怎么处理?打架,双方的行为都违法。如果造成了一方轻伤,另一方的行为就触犯了《刑法》第234条之规定,涉嫌故意伤害罪,依法要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受害方,既是受害人,同时也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因此,依法给予治安行政处罚,这是合理的。
对于造成的民事损失,应相互赔偿。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打架斗殴致人轻伤,则构成故意伤害犯罪,司法机关徇私枉法,包庇犯罪分子,可以向检察部门申诉。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打架斗殴会犯什么罪
要看打架斗殴犯什么罪,则要看具体行为性质:
1、如果仅仅是故意伤害性质,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犯罪,如果致人轻伤以上的,涉嫌“故意伤害罪”;
2、如果是随意殴打他人的性质,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犯罪,如果致人轻微伤以上、或者持械随意殴打他人的,涉嫌“寻衅滋事罪”;
3、如果是双方聚众斗殴的。
-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有人挑衅打架如何处理
80人看过
-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是如何规定盗窃罪的相关内容的
106人看过
-
在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中打架该如何才属于正当防卫
333人看过
-
我国法律中赡养义务的相关规定
296人看过
-
在我国犯人打架的后果是怎样的
203人看过
-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打架致人重伤赔偿标准
419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打架被关押多久才能出来,相关处罚规定是怎样的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1-19要看是行政拘留还是刑事拘留,如果是行政拘留(通常说治安拘留),仅仅打架一项违法行为,最长不超过十五天;如果是刑事拘留,一般三至四天,特殊情况七天,最长三十天,如果认为应逮捕关押的,应当在拘留期限届满之前报送检察院审查逮捕,检察院有七天的时间决定是否逮捕,如果逮捕继续关押,如果不逮捕,释放、取得候审或者监视居住释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六条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
-
在我国法律规定中打架斗殴拘留条件,我国法律规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2-04-20打架斗殴的情况是违法的,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其一,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 其二,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对于何谓紧急情形,刑事诉讼法第80条和第163条对于公安机关的拘留和人民检察院的拘留作出了不同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80条采用列举的方式,规定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机
-
我国驻外国大使馆内中国人打架是否算涉外,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湖南在线咨询 2023-08-14不算涉外案件。在我国承认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中,规定了各国驻外大使馆、领事馆受本国的司法管辖,而不受驻在国的司法管辖。因此,中国驻外大使馆属于我国领土的延伸,在其内发生的任何犯罪都适用中国刑法。
-
在我国法律中技术事故的法律相关规定是哪些呢?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31技术事故是指因技术设备条件不良而发生的事故。技术事故由于是技术设备条件造成的,因而具有不可避免性,并非所有由于设备原因引起的事故都是技术事故。因为设备是由人操作规程的,同样也是由人护理的。如果设备出现障碍,操作者或者护理者应当发现而未能发现,造成重大事故的,仍然应以重大责任事故罪论处。只有在事故是由设备原因引起并且是在人所不能预见或者不能避免的情况下发生,才能定为技术事故。
-
在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中打架该如何才属于正当防卫贵州在线咨询 2023-01-26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防卫行为。 打架符合下列条件的,成立正当防卫: 我国刑法理论认为,正当防卫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不法侵害现实存在; (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3)具有防卫意识,防卫人具有出于保护合法权益的动机。 (4)针对侵害人防卫; (5)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