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流浪儿童进行救助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4 14:01:59 411 人看过

在救助保护流浪儿童领域开展社会工作,或者将社会工作制度引入该领域,是当今我国救助保护流浪儿童工作的要求。实际上,部分国内机构已取得的成功经验正是引入社会工作的有效性的显示。

1、现在,在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方面遇到的问题包括:如何尽快接触流浪儿童并对其实施救助,如何对不同类型的流动儿童进行甄别并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救助,如何立足流浪儿童的长远生活将他们转移出救助机构,等等。

尽快接触流浪儿童,使他们自愿地接受救助是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规定:救助工作要体现自愿原则,这当然包括儿童。可是,从流浪儿童的一般情况来看,他们缺少社会知识,缺少与政府机构(包括救助管理机构)打交道的经验,多数并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今后的生活问题,再加上他们多数受到不良家庭关系的伤害,所以他们主动求助的观念并不强。这就引发了问题:如果只是遵照《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规定,程式化地去处理流浪儿童的救助问题,那么,执行该项政策的机构的行为就主要是为流浪儿童接受救助提供条件和坐等在机构内实施救助。显然,这种对成年人适宜的救助办法,适用于未成年人就有明显不足之处。如何弥补这一不足?需要新的制度化的方法。

面对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加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系统的能力建设。除了制定针对流浪儿童的更具体的法律和政策,完善救助保护系统之外,重要的是要将社会工作制度引入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领域。因为现在主要针对成年人的救助管理办法并不完全符合对流浪儿童进行救助保护的要求。为了保护儿童、帮助他们走上健康发展之路,现有的救助管理工作需要向前、向后延伸,在机构之内则要向纵深发展。这包括不是坐等流浪儿童自愿上门求助,而应该到社会上去寻找那些流浪儿童;不是简单地劝说流浪儿童要他们进入救助站,而是要让流浪儿童信任工作人员,主动地、也可以是尝试性地到救助站接受救助服务和保护;在服务机构内,不是简单地为了尽快把流浪儿童转移出去(包括送还给其父母和监护人)而把在救助站期间作为等待转送的时间,而是要用服务真正去帮助他们、感化他们、促进他们转化和成长。

2、目前,我国对流浪儿童的救助还是以寻找到他的家庭并帮助其返家为主。这种做法对有的家庭(孩子不慎走失或者在家里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拐卖)是有效的,但对大多数家庭(孩子受虐待出走或者家庭支持下的流浪乞讨)而言,要么结果是流浪儿童从自由而艰难的外部世界回到痛苦无边的火炕,要么是流浪儿童再次逃跑。所以,在帮助流浪儿童返家的时候,首先要调查清楚儿童家庭的状况,只有确定家庭对儿童来说安全的时候,才可以将他送回家;对于那些不适宜流浪儿童继续生活在其中的家庭,则应该剥夺其抚养权。

3、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中,虽然有对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的相关条款,但这些条款只对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没有有关救助保护流浪儿童的具体规定,操作性也不强。要做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当务之急,就是要出台一部针对流浪儿童的特点,能对流浪儿童实施有效救助保护的法律法规。这一法律法规应明确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性质与功能,同时要对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管理以及对流浪儿童的监护、教育、医疗、送返、安置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

4、要从源头上解决流浪儿童问题,就要进一步健全未成年人保护行政执法监督系统,依法监督家庭、社区和学校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情况。一旦发现有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现象,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如:家庭中止孩子学业,要依据义务教育法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严重的要给予行政处罚,如罚款;因家庭暴力对未成年人造成伤害,并迫使其离家外出流浪的,对施暴者必须绳之以法;学校违反义务教育法,因体罚、歧视、侮辱学生造成学生被迫辍学并外出流浪的,学校上级行政管理机构必须对其进行干预,责令其改正,并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5、目前对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在保证流浪儿童能吃饱穿暖的同时,还要解决他们的教育问题,这是解决流浪儿童问题的治本之法。只有接受教育,孩子们将来才有出路,也才能避免再次流浪。

流浪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也是祖国的未来。帮助他们拥有更美好的未来是社会各界特别是我们这些社会工作者的责任。相信在法律日益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系逐步完善、社会各方面高度重视之后,流浪儿童问题最终将得以解决。每一朵祖国的花朵都会沐浴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1日 12:0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抚养权相关文章
  • 大力打击拐卖儿童委员建议建立流浪儿童救助机
    流浪儿童需要社会的关注和保护儿童失去保护,流浪街头无论是对儿童自身,还是对整个社会的安全都是一个巨大的隐患。近年来,流浪儿童的生存状况,以及对流浪儿童如何进行保护和救助,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而随着春季来到,天气逐渐转暖,街头流浪儿童也有增多的迹象。我们特别希望国家能尽快出台和完善流浪儿童的救助机制,挽救这些本应该坐在学校课堂中的孩子们。来自广州的于训告诉记者。于训是一个救助被拐儿童网站的志愿者,他和其他志愿者同伴们把在身边遇见的街头流浪乞讨、卖艺的孩子都一一拍照,然后上传到相关的网站上,希望孩子的父母能认出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他们也会记住一些寻人启事上走丢孩子的照片,一旦发现街头流浪儿童中有相像的,他们就会在第一时间报警,并联系孩子的父母。但是很少有成功的。今年年初,有一个街头被逼卖艺的孩子被发现与某个丢失的孩子特别像,志愿者们一边报警一边联系丢失孩子的父母一边在网络上直播,当晚
    2023-06-06
    372人看过
  • 不属于流浪救助对象的如何处理
    一、不属于流浪救助对象的如何处理救助站对于不属于流浪救助对象的人员,应当不予救助并告知其理由。对拒不如实提供个人情况的,不予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二条《救助管理办法》规定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虽有流浪乞讨行为,但不具备前款规定情形的,不属于救助对象。第五条救助站对属于救助对象的,应当及时安排救助;不属于救助对象的,不予救助并告知其理由。对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提供个人情况的,救助站应当先提供救助,再查明情况。对拒不如实提供个人情况的,不予救助。二、社会救济与社会救助的区别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对陷入生活困境的公民,给予物质接济和扶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标准的制度。国家和社会为保证每个公民享有基本生活权利,而对贫困者提供物质帮助。社会救助
    2023-04-20
    411人看过
  • 我国首部《流浪儿童救助管理规定》已经拟定
    近日,国家民政部工作人员就流浪儿童救助立法问题赴河南进行调研。据了解,我国首部《流浪儿童救助管理规定》已经拟定,该规定将明确流浪儿童的父母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据参与调研的一名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只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条例》等法规对流浪儿童问题提出原则性意见,但还缺乏一部可操作性强的法规来规范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这名负责人表示,流浪儿童的问题根源在家庭,孩子流落街头,就等于父母放弃了监护权。因此,根据《流浪儿童救助管理规定》,流浪儿童的父母将承担法律责任。此外,按照新规定,流浪儿童将不会简单地被集中起来管理,而是尽可能使他们回到家庭,或者接受家庭式的教育。
    2023-04-24
    413人看过
  • 如何解决流浪儿童教育问题
    儿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流浪儿童也不应该被剥夺。如何解除流浪儿童的教育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与当地学生同等对待,实行补助政策,加快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等等。近年来,对流动儿童、流浪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人数庞大,流动性强,其义务教育工作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尤其是近些年出现的流浪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难上加难,要解决这些难题,建议做好以下七方面工作:第一,加大义务教育法的执法力度和国务院相关规定的执行力度,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城市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等方面同等对待,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向农民工子女加收借读费及其他任何费用。此外,还应扩充相应的城市公共教育资源,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第二,发挥城市公办中小学接收农民工子女就学的主渠道作用,保证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受农民工子
    2023-06-06
    348人看过
  • 流浪儿童问题突出我国将立法加强救助保护
    中国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今天指出,目前中国流浪儿童问题突出,中国将在立法方面加强对流浪儿童的救助管理。流浪儿童作为社会特殊群体,它的救助、保护和管理一直受到国内外社会的广泛关注。据了解,中国自去年开始实施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来,广东、北京等省市建立了专门的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改变了过去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与救助管理站合一的体制,强化了儿童保护功能。郑州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尝试运用现代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建立了街头全天候救助点和类家庭救助保护模式,探索进行街头流动救助、职业培训、家庭寄养等工作;长沙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建立了大房子救助保护模式,成为新时期救助管理工作的一大亮点。李立国强调,对流浪儿童问题比较突出的省、市在管理方式上,要根据流浪儿童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这一特点,采取保护性救助方式,不能仅凭自愿,放松管理,以免造成不良的后果。在机构设置上,要逐步
    2023-04-24
    103人看过
  • 委员张礼慧关于建立流浪儿童救助机制的建议
    儿童失去保护,流浪街头无论是对儿童自身,还是对整个社会的安全都是一个巨大的隐患。近年来,流浪儿童的生存状况,对流浪儿童如何进行保护和救助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是现今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仍存在很多问题:1、立法中没有体现国家对流浪儿童赋有的法定职责。《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规定:对拒不如实提供个人情况的,不予救助。而未成年人本身缺乏明辨力和自制力,对待其应有别于成年人,即对于流浪的儿童本应采取主动措施使其接受救助,但因为立法未明确,使得现实中一些救助站采取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措施受到合法性的置疑。民政部公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也没有规定要将流浪儿童与流浪成年人分开管理的制度。同时《实施细则》规定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情况确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在实践中这一期限根本无法查清流浪儿童的来处,教育、矫治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2、简单地送回
    2023-04-24
    486人看过
  • 对救助失学儿童的思考
    法律综合知识
    最早了解到希望之光,是听一位我很敬重的驴友说起.他做过义工,对其经历概括为那是对自己的教育.他也对我讲了一些困惑,比如为什么孩子居然对他表现出戒心和不愿意交谈.上来静默的看了一些帖子,有深深的触动,也有深深的担心:我们会不会在犯错?我们忽略过什么吗?由这位朋友的介绍,我明白这里行胜于言的操守,理解这个社区拒绝道德高标的原因.或许更重要的是,我出生于农村,家庭有过从小康到破落的底层经历,我看问题的角度,或许能对这里真性情的朋友有所帮助.我那位朋友自问:我为什么打不开孩子的心门?我做错了什么?是言谈流露出不屑吗?是在公开场合找他伤了他的自尊吗?为什么他会视那为伤自尊?为什么他会视接受救助为耻辱?!或许源头在于国人多有这样的潜意识看法:因果轮回,报应不爽.所以,一个妇女失去丈夫,大家不是同情,而是她克死了男人;所以,一个母亲失去早夭的儿子,大家不是同情,而是她对婆婆不孝的报应吧?;所以,一个家庭
    2023-04-24
    295人看过
  • 购买儿童票后如何进行票务补救?
    1.如果本应该购买儿童票的却没有买,那么乘客就要按照上面买儿童票的规定来购买;2.身高超过1.5米的儿童使用儿童票乘车时,要补收儿童票票价与全价车票票价之间的差额。3.如果免费乘车的以及持儿童票乘车的儿童需要单独使用卧铺时,需要补收票价差额。补办驾驶证去哪补驾驶证丢了之后不可以直接去车管所申请补办,需要填写《机动车驾驶证遗失书面声明》,书面声明驾驶证确系丢失,由丢失驾驶证所引发的不当后果与你无关。如果还存在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记录的要先处理完毕才能补办新的驾驶证。补办新的驾驶证要缴纳工本费,不同地区价格有所差异。经车管所通知后,驾驶人就可以拿着身份证原件和缴费凭证到办理窗口领取新驾驶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对行政处罚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处分基于单位内部的行政处分,没有提起行政诉讼的资格。
    2023-08-14
    370人看过
  • 人民政府对流浪救助站履行什么职责
    一、人民政府对流浪救助站履行什么职责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站。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需要提供下列救助:(一)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二)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三)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四)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五)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城市着流浪乞讨员救助管理办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救助站的领导和监督管理,履行以下职责:(一)监督救助站落实救助措施和规章制度;(二)指导检查救助工作情况;(三)对救助站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四)调查、处理救助站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违纪问题;(五)帮助救助站解决困难,提供工作条件。二、救助站不救助哪些人求助人员
    2023-06-19
    248人看过
  • 流浪救助站救助期限一般是多长
    一、流浪救助站救助期限一般是多长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情况确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上级民政主管部门备案。救助站是指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站。《城市着流浪乞讨员救助管理办实施细则》第十二条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情况确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上级民政主管部门备案。二、救助站不救助哪些人求助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救助站不予提供救助,并告知理由:1、虽有流浪乞讨行为,但不具备救助条件2、拒不提供个人情况3、进站前患有危重病、精神病、传染病、求助人身上有明显损伤,但本人拒绝说明。二、流浪乞讨人员在救助时需要提供哪些信息1、被救助人应该提供姓名、年龄、性别、居民身份证或者能够证明身份的其他证件、本人户口所在地、住所地2、是否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3、流浪乞讨的原因、时间、经过4、近亲属和其他关
    2023-04-21
    483人看过
  • 哈尔滨市流浪救助机构
    法律综合知识
    哈尔滨救助管理站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长春街19号电话:0451-88958658邮箱:hjzgl@126.com乘车路线:乘公交车12路、19路、64路、70路、107路、108路、109路在外环北十二道街车站下车。1、自主求助的生活无着的流浪人员2、公安、城管部门、社会组织等部门发现并移交的需要救助人员1、入站程序2、站内程序3、离站程序
    2023-11-25
    150人看过
  • 武汉流浪救助怎么办理?
    办理对象: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即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申办手续:填写《受助人员登记表办理程序:填写登记表格;安检;甄-别查询;临时食宿;返乡救助办理机构:市、区救助管理站联系方式:市救助管理站82328163黄陂区救助管理站85932522新州区救助管理站89360106汉南区救助管理站84730066东西湖区救助管理站83090900江夏区救助管理站86696031蔡甸区救助管理站69900200办理时限:随到随办,即时办理
    2023-05-30
    56人看过
  • 泉州流浪救助机构指南
    法律综合知识
    泉州市救助管理站地址:泉州市丰泽区华大街道办事处南埔山联系电话:0595-22672608石狮市救助管理站地址:泉州市石狮市永宁镇沙堤村市社会福利中心内联系电话:0595-886050911、自主求助的生活无着的流浪人员2、公安、城管部门、社会组织等部门发现并移交的需要救助人员1、入站程序2、站内程序3、离站程序
    2023-11-30
    296人看过
  • 山西严打拐卖流浪儿童
    今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公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我省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根据实施意见,我省将严厉打击拐卖未成年人犯罪和操控流浪未成年人犯罪,帮助流浪未成年人早日回归家庭。公安机关发现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应当护送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其中由成年人携带流浪乞讨的,应当进行调查、甄别,对有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嫌疑的要依法查处;对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携带流浪乞讨的,应当批评、教育并引导护送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无力自行返乡的由救助保护机构接送返乡,公安机关予以协助配合。对来历不明的流浪乞讨和被强迫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未成年人,要一律采集生物检材,检验后录入全国打拐DNA(脱氧核糖核酸)信息库比对,及时发现、解救失踪被拐未成年人。对查找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要及时安排接送返乡。对暂时查找不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流浪未成年人,在继续查找的同时,要通过
    2023-06-11
    330人看过
换一批
#子女抚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抚养权
    词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抚养权
    相关咨询
    • 如何帮助被收养儿童解救?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28
      要解除收养关系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公安机关查找到其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或其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查找到该儿童,儿童的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经公安机关确认,该儿童确属于被盗抢、被拐骗或者走失。
    • 怎么收养流浪儿童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01
      依照本法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应当经其所在国主管机关依照该国法律审查同意。收养人应当提供由其所在国有权机构出具的有关收养人的年龄、婚姻、职业、财产、健康、有无受过刑事处罚等状况的证明材料,该证明材料应当经其所在国外交机关或者外交机关授权的机构认证,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该收养人应当与送养人订立书面协议,亲自向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收养关系
    • 儿童如何进行收养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16
      法律规定收养人的条件: 无子女,但领养孤儿或者残疾儿童可不受此限制;继父母领养继子女也不受此限制;华侨领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也可不受此限制;或者虽有一名子女,但该名子女患有精神病等严重疾病,将来无法尽赡养义务的,也可领养一名健康的小孩。 02 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即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且精神正常的成年人。 03 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04
    • 民法典关于流浪救助的规定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22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护送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到救助场所,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顾,并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领回。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
    • 怎样进行被收养儿童的解救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16
      如果你是事故的责任方,不管是碰到别我的车辆和车外物件,你造成别人的损失,将由交强险和第三者险来进行赔偿,交强险先赔,不足部分由第三者险赔。对于车内的司机乘客伤害,第三者商业责任险车上人员是不赔的,要看你买了车上人员伤害保险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