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非法实物证据排除存在的问题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9 17:42:59 133 人看过

一、我国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中的缺陷

(一)排除非法实物证据的范围较其他国家范围窄

第一节中提到凡是不以人的言词陈述来揭示案件事实的证据即为实物证据,包括物证、书证、笔录类证据、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但是我国现阶段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规定排除的非法实物证据仅包括物证和书证两类,其他种类的实物证据并不属于被排除对象。与域外其他实行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国家相比,我国的非法实物证据在排除范围上明显要窄。以非法证据规则的发源地美国为例,美国非法实物证据的排除范围为通过非法搜查、扣押获得的证据,即通过非法搜査、扣押方式获得的一切实物证据都属于被排除的对象。而我国仅将物证和书证纳入排除的范围,而忽视视听资料、电子证据等证据也存在违法取证的现象,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二)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标准不明确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对实物证据排除的标准是:“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该排除标准规定并不明确。

首先,“不符合法定程序”概念模糊不清:“法定程序”中的“法”是指宪法、法律还是包括一切法律类规范性文件;“不符合”需要达到什么程度;只要不符合就一定被排除吗?对这几个问题不界定清楚,就很可能导致非法实物证据在实践操作中随意运用的现象。因此,对法定程序需要做进一步的细化解释。

第二,“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是一个过于笼统的表述,赋予了法官极大的自由裁量权。严重与否这本身就属于主观判断,法官完全有权认定是否严重影响司法公正,如若没有一个可以参照比较的标准,完全放任法官自由决断,就极易导致权力滥用。虽然最高院的司法解释第95条中也有做出了相关解释,即“应当综合考虑收集物证、书证违反法定程序以及所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等情况”。但这个解释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性、参考性的解释,只是建议从几个方面去考虑,并没有切实的可操作性。

(三)对“毒树之果”没有做出规定

毒树之果,即根据以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得的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的口供所得到的第二手证据,新刑诉法对于此种得来的证据未设置任何相关条款,不利于刑事司法的操作。毒树之果的缺失除了在内容上导致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完整外,更为严重的是必将导致刑事司法实践中出现规避或架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情况,甚至出现反向激励非法取证的恶劣后果,最终消解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效果,比如刑讯中口供得来的实物证据仍然有效。主要原因在于在我国侦查人员的头脑中长期顽固地存在着口供中心主义的观念以及司法实践中以供促证的取证模式,即整个侦查取证围绕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展开,获取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是首要任务,然后通过口供中的信息搜集物证、书证等实物证据。因此,在我国增设毒树之果规则是保障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得到良好实施的关键。

(四)相关的配套措施不完备

非法实物证据通常是在搜查、查封、扣押、勘验、检查等侦查行为中取得的,所以要想保障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得以很好的实施,就必须对侦查机关实施搜查、查封、扣押等行为的条件做出严格的规定。现实是侦查机关在取证时有强大的主动权,而我国刑诉法中对其行使侦查权并没有严格的限制,检察院也没有很好的发挥检查监督职能,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非法实物证据排除的实施效果。

二、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建议

(一)扩大非法实物证据排除的范围

对于我国实物证据仅仅明文规定了书证和物证、范围较小的问题,有学者提出了“分两步走”确立我国的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构想:“第一步釆取原则釆纳例外排除的做法;在具备司法真正独立、法律意识普遍提高等条件时,实行第二步原则排除例外釆纳的做法”,以此渐渐将非法实物证据的范围扩大。我认为,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司法实践和法治水平,这种构想是可行的,有利于证据范围的平稳扩大。

(二)完善相关法律规定

第一,诸多法律上和制度上的漏洞需要靠司法解释来予以填补,司法解释事实上已经具备了“法律”的属性和地位,因此所谓“不符合法定程序”之“法”,不仅应包括狭义上的“法律”,还应包括广义上的司法解释,违反司法解释的规定而取证,同样应当视为不符合法定程序的行为。

第二,对“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判断,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1)收集物证、书证行为违反法定程序的程度;(2)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物证、书证手段所侵害的法益及其程度;(3)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物证、书证的司法工作人员的主观罪过;(4)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物证、书证的重要性程度进行考量,或以此为参考制定细则。

(三)增加毒树之果的规定

由于现阶段毒树之果大量存在,结合我国刑事侦查中的客观情况,我们可以借鉴德国对“毒树之果”的排除模式对实物证据进行法律规制:对于非法言词证据衍生的“毒树之果”,如刑讯逼供所衍生的实物证据,因这类非法言词证据的对公民人身权利造成极大的侵害,严重影响公正裁判,建议应当强制排除;对于非法实物证据衍生的“毒树之果”,实物证据本身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一般难以伪造变造,非法实物证据虽在取证方式上有瑕疵但并不能否认其实物证据本身的证明力。因此,对此类“毒树之果”可以不予排除或要求补正或进行合理解释。

(四)构建非法实物证据排除的相关配套措施

第一,严格规定搜查、扣押、查封等侦查行为的程序,对实施搜查、扣押和查封的行为说明理由,比如需要向相关当事人作出书面通知的要及时作出通知,对于需要扣押相关物品的,需要向当事人出具相关的清单,即便没有发现可疑的物品,也要出具相关的搜查证明予以说明,以确保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能够得到妥善实施。

第二,加强检察机关对非法证据排除的监督职能。检察机关应重视侦查、审查起诉及审判的各个环节对证据收集的审查;在二审和审判监督程序中,应充分注意原判决是否正确适用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7日 17: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实物证据相关文章
  • 刑事诉讼法非法证据排除范围
    1、物证、书证收集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是指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的行为明显违法或者情节严重,可能对司法机关办理案件的公正性造成严重损害;补正是指对取证程序上的非实质性瑕疵进行补救;合理解释指对取证程序的瑕疵作出符合常理及逻辑的解释。认定刑诉法第54条规定的可能影响司法公正,应当综合考虑收集物证、书证违反法定程序以及所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等情况。强制排除范围:物证的照片、录像、复制品,不能反映原物的外形和特征的;书证有更改或者更改迹象不能作出合理解释,或者书证的副本、复制件不能反映原件及其内容的;在勘验、检查、搜查过程中提取、扣押的物证、书证,未附笔录或者清单,不能证明物证、书证来源的;对物证、书证的来源、收集程序有疑问,不能作出合理解释的;现场遗留的可能与犯罪有关的指纹、血迹、毛发等证据,未通过指纹鉴定,DNA鉴定等方
    2023-03-08
    342人看过
  • 非法证据排除的证据种类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主要是指:1、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7种证据以外的证据形式;2、法定人员以外的人非法收取的证据材料,例如商场保安人员主持的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3、非经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例如非法搜查、扣押的物品、以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方法取得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证人的供述、陈述和证言;4、未经法定程序在法庭上出示并查证属实的证据材料。一、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非法证据排除是指对非法取得的供述和非法搜查扣押取得的证据予以排除的统称,也就是说司法机关不得采纳非法证据,将其作为定案的证据,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非法证据的特征:1、侵犯的法益非法证据是以刑讯逼供、暴力、威胁或冻饿晒烤等精神折磨的方式为手段,通过直接侵犯公民宪法性基本权利特别是人身权而获得的,因此该违法取证行为即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也妨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严重违背了国家对人权的保障
    2023-03-26
    278人看过
  • 非法储存爆炸物罪的刑事责任问题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爆炸物属于管制物品,在公共场所是不能携带的。如果非法储存法律禁止的爆炸物,危害了公共安全,需要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一、抢夺枪支罪既遂刑法抢夺枪支罪既遂量刑规定为《刑法》,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危害公共安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抢劫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或者盗窃、抢夺国家机关、军警人员、民兵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二、非法持有枪支罪的量刑标准
    2023-02-07
    498人看过
  • 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与辩解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对非法取得的供述和非法搜查扣押取得的证据予以排除的统称,也就是说,司法机关不得采纳非法证据,将其作为定案的证据,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一、什么情况下录音是违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非法取得的证据是不可以作有效证据的,录音证据如果是非法取得的,也仍然不能作为有效证据使用。在司法实践中,这要看具体情况分析:如果是与对方当面或电话沟通过程中,偷偷录制双方沟通的过程取得的视听证据,一般认为属于合法取得,有效;如果在他人居所、工作场所等安置偷录设备采取,或者是以其他非法手段取得的视听资料,一般认为不属于合法取得,无效。二、手机聊天记录可作为法律证据吗手机聊天记录是可以作为法律证据的。电子数据可正式作为证据,这些电子证据包括了微博、微信等,并且还细化并扩大了一些电子数据的范围,其中就包括手机微信聊天记录。一、法律证据的类型有:1、物证、书证。物品或者文字为表现形式的实物证据。物证是用于犯罪
    2023-02-23
    484人看过
  • 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
    刑事诉讼法
    1、程序启动。在法庭调查过程中,被告人有权提出其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意见,并提供相关线索或者证据。2、法庭初步审查。程序启动后,法庭应当进行审查。合议庭对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取得的合法性没有疑问的,可以直接对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调查;对供述取得的合法性有疑问的,则由公诉人对取证的合法性举证。3、控方证明。公诉人应当向法庭提供讯问笔录、原始的讯问过程录音录像或者其他证据,提请法庭通知讯问时其他在场人员或者其他证人出庭作证,仍不能排除刑讯逼供嫌疑的,提请法庭通知讯问人员出庭作证,对该供述取得的合法性予以证明。4、双方质证。公诉人举证后,控辩双方可以就被告人审判前供述的取得是否合法的问题进行质证、辩论。5、法庭处理。法庭对被告人审判前供述的合法性问题作出裁定:如公诉人的证明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能够排除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属非法取得的,法庭确认该供述的合法性,准许当庭宣读、质证;否则,法庭对该供述予
    2023-04-06
    489人看过
  • 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源自于英美法,于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发展,我国对于非法证据的排除也作了相应的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通常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使用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在刑事审判中被采纳的规则。本文主要介绍非法证据排除程序。《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对如何排除非法证据规定了具体的操作规程,这也是本规定的主要内容,对于避免因为采纳非法证据而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该程序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1、程序启动。在法庭调查过程中,被告人有权提出其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意见,并提供相关线索或者证据。2、法庭初步审查。程序启动后,法庭应当进行审查。合议庭对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取得的合法性没有疑问的,可以直接对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调查;对供述取得的合法性有疑问的,则由公诉人对取证的合法性举证。3、控方证明。公诉人应当向法庭提供讯问笔录、原始的讯问过程录音
    2023-04-19
    449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实物证据多以物品或痕迹等实在物为其存在状态和表现形式。法定证据种类中,物证,书证,勘验、检查笔录,现场笔录,视听资料等都属于实物证据。 实物证据的特点: 1、实物证据客观性、稳定性强,不易失真; 2、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一般是静态的、片断的... 更多>

    #实物证据
    相关咨询
    •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1-27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为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根据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结合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一条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属于非法言词证据。第二条经依法确认的非法言词证据,应当予以排除,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第三条人
    • 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2-16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对非法取得的供述和非法搜查扣押取得的证据予以排除的统称,也就是说,司法机关不得采纳非法证据,将其作为定案的证据,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
    • 非法证据的排除方法
      澳门在线咨询 2021-09-29
      1、依职权排除。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在侦查、起诉、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证据的,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实际上,该条文规定了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主动排除非法证据的义务。在侦查阶段,要求侦查人员对自己取得的证据进行否定,实践中可能性很小;在提请批准逮捕和移送审查起诉阶段,办案人员则应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查。 2、依申请排除。
    • 法院调查证据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
      福建在线咨询 2021-09-30
      《证据规定》赋予当事人有向法院申请调取证据的权利,但是在实践中,当事人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往往遇到很多障碍。首先,法院审查当事人申请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以确定是否以职权调查取证。证据规则中对法院以职权调取证据的规定模糊,对于不是明显符合条件的,多采取推脱的态度。而申请一旦被法院裁定不准,当事人又没有其它救济途径。其次,法院“案多人少”的现状不允许法官有更多的时间去调查取证,多选择给申请方开调查令的方式
    • 非监禁刑存在的问题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13
      非监禁刑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对被告人适用非监禁刑呈犹豫、谨慎态度。存在机械适用非监禁刑,对有些案件应当适用非监禁刑而没有适用的情况。审判人员对于人格品行不了解、落实监管措施困难的被告人,难以适用非监禁刑。个别案件适用非监禁刑不当。有个别案件,过于注重对非监禁刑适用的法定条件的把握,忽视被告人人身危险性、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矫正条件、非监禁刑适用的社会效果等等因素。缓刑等非监禁刑难以落实监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