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应走一条什么样的安全道路?这可能是需要我们一生去探索的问题,但通过多年实践,我感到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
一、规划应体现科学化
1、下组煤的科学开发,直接涉及到高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认真吸取3#煤层无序、破坏性开采的深刻教训,成立专门机构,统一规划、整体设计。
2、矿点应控制在35个左右,其依据是: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座,此外,依据地质构造、河流、公路等因素,划分单独矿井15个左右。
平均单产应为40万吨/年,高平煤炭年生产总量控制在1500万吨之内,不宜过低,但也不宜过高。
3、为体现节约建矿的原则,下组煤可在现有矿井的基础上扩建、重组,但矿井主要系统的建设从起步开始就要具有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不应为以后留下安全后患。
二、经营应体现集体化
1、为克服短期行为,从资源保护的角度出发,应倡导集体经营。
2、为保证可靠的安全投入,从提高安全系数的角度出发,应倡导集体经营。
3、为防止农民返贫,从壮大集体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出发,应倡导集体经营。
三、生产应体现机械化
1、生产机械化的核心是采煤机械化,另外两个重要的方面是运输机械化、通风机械化。
3#煤层因赋存量已很少,机械化采煤已不是现实,但至少应实现高档炮采。下组煤的开采(如15#煤层的厚度高平境内大约为4m左右)应大力推广一次性采全高的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
2、生产机械化在带来矿井规模化的同时,可大幅度压缩工作地点的分布,从而形成一矿、一区、一面、运输一条线的现代化矿井格局,这个格局是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基础。
3、生产的机械化要求电力部门提供保障,以每个机械化矿井需3000千瓦负荷计算,仅煤矿用电大约就需要10万个千瓦,这一点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四、安全应体现人性化
1、各企业首先应树立以超前防范为核心理念的隐患控制体系。超前防范主要是指:在工作地点产生隐患之前,生产单位就有了针对性防范措施,真正将隐患消灭在形成事故之前。
实现超前防范的基本方法是安全缺陷管理法,关键因素是人的主动。
唯有人的主动,才能体现预防为主。
2、各企业要真正把握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煤矿安全生产,以人为本就是以工人为本,事故中的伤亡者,有哪个不是工人呢?工人是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必须充分关心、重视、理解工人特别是一线工人。
3、各企业要高度重视科技人才与优秀技工的选拔与培养,这是本质安全矿井建设的首要条件——再好的装备,如果没有人才来驾驭,只是废铁一堆。
煤矿技工如同其它行业的技工一样,也面临着断代的危机,形成这种危机的原因:一是真正扑下身子学技术的人少了,并且往往以行政干部为荣,以技术人员为耻;以白领为荣,以蓝领为耻;二是优秀的技工在企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享受应有的待遇。
这两种原因需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不然,要不了多久,我们也许就会在报上登出××万元招聘一个采煤机司机的广告。
五、管理应体现现场化
1、建立现场排查制——现场管理是煤矿安全工作的牛鼻子,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地点应在生产现场,而不是在办公室,为考核管理人员现场工作情况,可设置现场整改卡、现场工作记录等。
2、建立现场评价制——定期由工人对干部的现场管理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进行奖惩。
3、建立过程监管制——对工作过程由专人进行严格的过程监管,真正实现操作的零缺陷。
4、建立责任追究制——对在现场敷衍了事酿成事故的管理人员层层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
5、建立项目负责制——将现行的各项标准落实到个人,由个人落实在现场。
六、教育应体现立体化
1、形成多层次的教育模式:注重井上教育、也注重井下教育;注重理论教育,也注重实践教育;注重亲情教育,也注重制度教育;注重阶段教育,也注重常年教育
2、形成深层次的安全文化。什么是深层次的安全文化?它是一种无形的但却影响人的行为的文化。如果有这么一天,三违都消声匿迹,说明这种文化在企业是真正建立起来了。
3、形成针对性教育机制,谁有病,就让谁吃药,不能一人有病,大家吃药。
4、形成重点性教育机制,煤矿教育的主要场所应在井下、在实物、在实践,技术课堂最好设在井下,老师最好就是技师,这点是我们始终应坚持的教育方向。教育切忌泛泛而谈,切忌纸上谈兵。
七、质量应体现标准化
1、建设质量标准化是一项细致入微的庞大工程,首先应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此项工作。
从心理学上讲,工人劳动场所的整齐度、干净度、有序度以及照明、温度、噪音都直接影响工人的安全情绪,质量标准化的重要目标之一便是创造井下良好的工作环境,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高度和谐统一。
2、建立质量标准化,应建立一套严谨的评价体系,如:班评价——日评价——周评价——月评价,评价要精确到毫米,从而促进安全生产的精细化、正规化。
3、建立质量标准化,应具有一种严格的考核体系,考核结果真正与工资挂钩。如果只考核不奖罚,很难保证此工作的长久性。
八、知识应体现技术化
1、首先应在企业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煤炭工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具有专业特长的人才。否则,一个没有安全管理知识的领导带着一群没有安全意识的工人,事故永远无法避免。
2、必须认识到仅有知识远远不够,只有将知识转换为技术,才能真正提高煤矿生产力。知识转换为技术,除知识分子主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管理者要为他们搭建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如成立若干个技术应用、技术创新小组,为他们的技术攻关创造一些条件、提供一些政策,技术成果肯定会多一些。
九、用工应体现固定化
1、实践证明,哪个煤矿的工人流动性大,哪个煤矿的安全状况就差,所以企业首先应与工人签订劳动合同,签约条款可包括:企业不轻易撵走工人,工人也不轻易离开企业等,以此稳定生产队伍。
2、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如能为生产工人提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各类基本生活保障,真正为生产工人解除后顾之忧,工人队伍会更加稳定,安全水平也将会进一步提高。
十、发展应体现示范化
1、因条件、人才、环境等差异,矿井不可能站在一个水平线上,为此,首先应在政策上倾斜一下基础较好的矿井,建设几个典型的标准化矿井。
2、采取一帮一的形式,一个好矿在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拉动一个差矿。一变二、二变四,以此全面推动高平煤炭事业的发展。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根据这个朴素的道理,可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达到共创先进经验、共享先进经验的目标。
-
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木桶效应”
84人看过
-
煤矿安全检查一年几次
181人看过
-
谈煤矿安全教育
160人看过
-
煤矿事故频发,煤矿安全如何保障
335人看过
-
煤矿安全的重点是“一通三防”
476人看过
-
煤矿安全的根本在人
476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煤矿企业煤矿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条例的目录台湾在线咨询 2022-09-21产煤地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煤矿特别重大和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煤矿企业应当制定并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按照规定报送有关部门备案;按照规定建立专职应急救援组织,配备救护装备,并定期进行救援演练。不具备单独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煤矿企业,应当指定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并与邻近专业应急救援组织签订救护协议或者联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
煤矿安全措施应该有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3-03-30一、煤矿安全措施应该有哪些 1、增强员工安全培训的力度不管是煤企管理人员还是矿井开采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安全培训关乎企业未来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安全培训关系到开采工人的生命安全。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不仅要提升对安全理论的掌握,还要助其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念,提升员工自身专业技术,培养面对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和应变能力,真正有效地提升整体员工的安全素质。 2、树立正确安全管理观念,增强安全文化的构建
-
煤矿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应当怎么履行煤矿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15煤矿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应当认真履行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职责,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日常监督管理和行业管理,监督实施煤矿准入条件和办矿标准。加强煤炭工业的规划,实施煤矿资源整合,严格煤炭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经营资格证的管理。依照煤矿建设程序,严格基建和改扩建项目审批。严肃查处未经批准擅自基建、改建、扩建的矿井和超能力生产的矿井。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国土资源主
-
煤矿事故死亡一人安全矿长追责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4责任不大,你最好带上手上的证据材料,包括书证、物证等等,当面找律师进行详细咨询,律师会结合你的证据材料在法律角度给你进行详细解答。如果需要贵阳律师帮忙,你可以联系我
-
煤矿安全生产法规定煤矿单位应当建立什么等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22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按照规定对职工进行岗前、在岗、转(返)岗等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职工,不得上岗作业。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煤矿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持证上岗作业。煤矿企业应当免费为每位职工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