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量刑情节的适用原则,最高人民法院有过规定,根据《关于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的规定,量刑的指导原则有以下几点:
1、量刑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决定判处的刑罚。
2、量刑既要考虑被告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又要考虑被告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实现惩罚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3、量刑应当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确保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4、量刑要客观、全面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治安形势的变化,确保刑法任务的实现;对于同一地区同一时期,案情相近或相似的案件,所判处的刑罚应当基本均衡。
一、法定量刑情节的种类
1、从重处罚情节:它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对有从重情节的犯罪分子判处较重的刑种或较长的刑期。
2、从轻处罚情节:它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对具有从轻情节的犯罪分子判处较轻的刑种或较短的刑期。
3、减轻处罚情节:它是指依法在法定最低刑之下,对具有减轻情节的犯罪分子判处刑罚。
4、免除处罚情节:它是指对犯罪分子作出有罪宣告,同时免除其刑罚处罚。
二、不能予以从轻处罚的情节
1、醉酒的人犯罪。醉酒的人不仅不能成为免除或减轻、从轻处罚的依据,在交通肇事犯罪中,如果行为人酒后驾驶,不仅在责任上处于不利地位,而且可能因此从重处罚。但行文系病理性醉酒且自己不知情,因醉酒实施犯罪行为的,则因缺乏刑事责任能力,一般不追究刑事责任。
2、法盲。俗话说不知者不怪罪,但并不适用于法律领域。在现代社会,学法、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因此不知法不能减轻责任,知法犯法也不会罪加一等,否则人们就不会有学法的积极性,反而在触犯法律时可以以不知法推卸责任。
-
法定量刑情节在刑法总则中的适用条件
62人看过
-
量刑情节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353人看过
-
刑事裁量时适用酌定情节的情形
497人看过
-
量刑情节(法定量刑情节、酌定情节)
319人看过
-
浅谈刑事案件量刑情节竞合的适用
401人看过
-
关于法定量刑情节适用的几个实践问题
269人看过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
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的适用情况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20未成年人强奸案件应当依法考虑的法定情节有初犯、自首、立功、从犯、胁从犯、未遂、预备犯、中止犯等。应当将法定情节作为确定量刑幅度的主要依据,再考虑酌定情节。既不能将法定情节作为唯一的量刑标准,忽视酌定情节,也不能强化酌定情节而弱化法定情节,应该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终合考虑。(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人偶尔
-
量刑情节调节基准刑的方法是什么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06最高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量刑情节调节基准刑的方法规定: (1)具有单个量刑情节的,根据量刑情节的调节比例直接对基准刑进行调节。 (2)具有多种量刑情节的,根据各个量刑情节的调节比例,采用同向相加、逆向相减的方法确定全部量刑情节的调节比例,再对基准刑进行调节。 (3)对于具有刑法总则规定的未成年人犯罪、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犯罪预备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量刑情节的量刑规范, 对于自首情节应如何适用河北在线咨询 2022-02-1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法发[2013]14号 2013年12月23日发布 2014年1月1日实施)三、常见量刑情节的适用 4.对于自首情节,综合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等不足以从宽处罚的除外。 8.对于退赃、退赔的,综
-
量刑情节分为哪几类,量刑情节对量刑有什么作用?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26一、量刑情节分为哪几类常见的酌定情节主要有量刑情节分为法定量刑情节和酌定量刑情节。法定情节,是指法律明文规定在量刑时必须予以考虑的情节。它既包括刑法总则规定的对各种犯罪共同适用的情节,也包括刑法分则对特定犯罪适用的情节。我国刑法共规定了以下四种法定情节:第一,从重处罚情节;第二,从轻处罚情节;第三,减轻处罚情节;第四,免除处罚情节。酌定情节,又称裁判情节,是指刑法没有明文规定,根据立法精神从审判实
-
情节较轻适用缓刑的情形都有哪些贵州在线咨询 2022-06-27一、侵犯知识产权犯罪4种情形一般不适用缓刑 2007年4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的新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适用缓刑情形予以规范,以列举的方式进一步明确:4种情形一般不适用缓刑。 根据这一司法解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符合刑法规定的缓刑条件的,依法适用缓刑。但是,司法解释同时明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适用缓刑: (1)因侵犯知识产权被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